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6)
2023(16673)
2022(14056)
2021(12964)
2020(10638)
2019(24428)
2018(24399)
2017(46671)
2016(25263)
2015(28441)
2014(28429)
2013(28356)
2012(26610)
2011(24423)
2010(24799)
2009(22714)
2008(22081)
2007(19483)
2006(17569)
2005(15958)
作者
(74915)
(62415)
(62159)
(58926)
(40039)
(29723)
(28095)
(24312)
(23725)
(22502)
(21376)
(21188)
(20096)
(20058)
(19368)
(19147)
(18395)
(18104)
(17885)
(17818)
(15762)
(15411)
(15036)
(14424)
(14079)
(13901)
(13885)
(13536)
(12674)
(12330)
学科
(121987)
经济(121869)
管理(69962)
(65084)
(52162)
企业(52162)
方法(45865)
数学(39392)
数学方法(38989)
中国(32732)
地方(30150)
(29635)
业经(26139)
(25850)
(25060)
(23652)
贸易(23639)
(22907)
农业(20161)
(19436)
环境(17905)
地方经济(17314)
(17299)
金融(17297)
理论(17295)
(17232)
(17230)
银行(17186)
(16617)
技术(16421)
机构
大学(370579)
学院(367820)
(156212)
经济(152987)
管理(142199)
研究(132512)
理学(121973)
理学院(120517)
管理学(118562)
管理学院(117889)
中国(98073)
科学(80688)
(80333)
(70183)
(67624)
研究所(61396)
(59661)
中心(57898)
财经(55444)
(55144)
业大(53022)
北京(51467)
(50826)
师范(50372)
(50318)
经济学(48224)
(47856)
农业(46327)
(44552)
经济学院(43206)
基金
项目(245484)
科学(192923)
研究(180681)
基金(177610)
(154748)
国家(153454)
科学基金(130844)
社会(115109)
社会科(109091)
社会科学(109065)
(95110)
基金项目(93867)
自然(83104)
教育(81727)
自然科(81139)
自然科学(81120)
(80191)
自然科学基金(79660)
编号(73057)
资助(72978)
成果(60389)
(56330)
重点(55137)
(54177)
课题(50901)
(50341)
国家社会(47640)
创新(47002)
教育部(46482)
科研(46195)
期刊
(181003)
经济(181003)
研究(116424)
中国(73305)
学报(57884)
(55151)
科学(54041)
管理(53615)
(51039)
大学(43653)
教育(41553)
学学(40911)
农业(38331)
(33951)
金融(33951)
技术(31934)
经济研究(29690)
业经(28297)
财经(27628)
(23743)
问题(23591)
图书(21644)
(19495)
(19374)
技术经济(19313)
理论(17638)
世界(17427)
科技(17287)
现代(16934)
国际(16682)
共检索到562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俊英  
笔者基于政府职能转变视角,考察了公共支出转型中的规模与结构变化,并对其经济发展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公共支出已经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2)公共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率和社会不公平指数正相关;(3)经济建设性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与社会不公平指数正相关;(4)公共服务性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社会不公平指数负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英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视角,考察了公共支出转型中规模与结构变化,并对其经济发展效应进行了协整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支出已经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预算内经济建设支出的名义GDP占比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预算内公共服务支出的名义GDP占比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负相关;预算内支出的名义GDP占比与经济发展水平为反向变动关系;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长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俊英  
笔者从政府职能转型的视角,基于协整理论和VECM,运用中部六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公共支出调整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三个维度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调整公共支出结构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在长期内能够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中部地区短期内公共支出规模调整和结构转型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不存在均衡关系,因此中部地区政府公共支出的规模调整和结构转型不是经济发展的短期原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扩大居民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的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构建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公共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支出总量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公共支出总量增长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入效应;(2)在公共支出结构方面,只有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3)在社会文教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方面,社会文教费的增长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显著地强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公共支出角度提出促进我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蕊  王楠  冯鑫鑫  
基于单投入多产出的随机成本前沿模型,利用我国286个城市2004~2010年的数据测算了各个城市公共支出效率,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非线性假设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和公共支出效率的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我国286个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平均值达74.1%,但以每年2%~5%的速度逐年下降;(2)公共支出效率与城市规模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基于公共支出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城市规模是639万人;(3)公共支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U型曲线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公共支出效率由降低转为上升的临界点为人均GDP 6.42万元/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智慧  
基于公共支出结构视角,采用两阶段回归方法,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具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地方财政支出占比每提高1%,人均实际GDP增长12个百分点;经济建设支出具有挤出效应,教育支出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是财政分权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智慧  
基于公共支出结构视角,采用两阶段回归方法,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具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地方财政支出占比每提高1%,人均实际GDP增长1~2个百分点;经济建设支出具有挤出效应,教育支出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是财政分权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丽  
本文以2007-2014年的省际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这三大指标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同时,依据地区生产总值与社会保障支出关系,以财政支出为媒介,构建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社会保障与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并估计出了财政支出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门限值,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丽  
本文以2007-2014年的省际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这三大指标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同时,依据地区生产总值与社会保障支出关系,以财政支出为媒介,构建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社会保障与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并估计出了财政支出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门限值,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捷  汪德华  白重恩  
针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实行财政分权制度的多民族国家缓和民族矛盾、缩小地区差别的重要手段。基于最优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型和"净财政收益"概念,本文首先提出如下理论假说:这类转移支付有助于减少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公共支出差异和经济发展差距。然后使用1993—2003年中国县省两级数据,并采用基于趋势评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DID wit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检验上述理论假说。研究发现:(1)中国2000年底实施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政策,显著促进了民族地区公共支出水平的相对提高和公共支出结构的相对优化。不过,促进作用未显示出随时间不断增强的态势。(2)该项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长革  
建立合理的公共支出结构,首先必须搞清楚影响支出结构的关键因素,正确分析和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公共支出结构作出正确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初可佳  侯小娟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2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经济增长与老龄化对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会促进公共卫生支出的增长,而老龄化则会抑制公共卫生支出的增长;经济发展对公共卫生支出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体现得最为强烈,老龄化对公共卫生支出的负向作用在西部地区体现得最为强烈。因此,应加大对公共卫生支出的投入,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城乡统筹等,以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并不乐观,如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不足、农村社会保障支出过少、地方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过大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重,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明确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中的责任,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伟刚  
中国防务支出的增长一直是近几年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然而这种增长又是与中国的安全环境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本文以1979年为界,通过对两个时期(1953-1979年和1980-2007年)中国防务支出的经验计量分析发现:1979年以前中国防务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外部威胁,而1979年以后中国防务支出的增长则主要源自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快速发展基础上的自然增长。因此,中国防务支出的增长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说是与中国政府所宣称的和平崛起战略相一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