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9)
- 2023(9272)
- 2022(7846)
- 2021(7142)
- 2020(5903)
- 2019(12833)
- 2018(12409)
- 2017(23879)
- 2016(12363)
- 2015(13412)
- 2014(12522)
- 2013(12147)
- 2012(10888)
- 2011(9258)
- 2010(9571)
- 2009(9326)
- 2008(8424)
- 2007(7475)
- 2006(6441)
- 2005(5999)
- 学科
- 济(41090)
- 经济(41046)
- 管理(40380)
- 业(35900)
- 企(31227)
- 企业(31227)
- 融(25647)
- 金融(25646)
- 财(25056)
- 银(22952)
- 银行(22950)
- 行(22120)
- 中国(19896)
- 方法(16394)
- 务(16086)
- 财务(16065)
- 财务管理(16019)
- 企业财务(15333)
- 贸(15323)
- 贸易(15310)
- 易(15123)
- 数学(14516)
- 数学方法(14384)
- 出(12783)
- 制(12562)
- 农(12170)
- 中国金融(11068)
- 地方(10684)
- 业经(10379)
- 家(8708)
- 机构
- 学院(154537)
- 大学(150782)
- 济(66950)
- 经济(65592)
- 管理(58080)
- 理学(49298)
- 理学院(48867)
- 管理学(48215)
- 管理学院(47924)
- 研究(47576)
- 中国(45457)
- 财(39168)
- 京(29968)
- 财经(29086)
- 经(26364)
- 中心(25071)
- 科学(24748)
- 江(23115)
- 经济学(22605)
- 所(22046)
- 财经大学(21666)
- 经济学院(20664)
- 融(20351)
- 金融(19935)
- 银(19913)
- 州(19353)
- 银行(19240)
- 研究所(19224)
- 农(19027)
- 北京(18400)
- 基金
- 项目(99473)
- 科学(78736)
- 研究(77679)
- 基金(72976)
- 家(61437)
- 国家(60935)
- 科学基金(53337)
- 社会(51391)
- 社会科(49075)
- 社会科学(49064)
- 省(38742)
- 基金项目(37724)
- 教育(34547)
- 编号(32617)
- 自然(31272)
- 划(31147)
- 自然科(30593)
- 自然科学(30584)
- 自然科学基金(30021)
- 资助(29653)
- 成果(26838)
- 重点(22065)
- 国家社会(22015)
- 部(21920)
- 发(21708)
- 创(21592)
- 课题(21374)
- 性(21352)
- 项目编号(21283)
- 制(20643)
共检索到246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鄢斗
当前政府债务快速扩张问题日益引起各国关注。不同国家政府债务扩张的原因、渠道、机制不同,效果也存在不同的差异。本文分析了公共债务扩张与金融脆弱性的关联逻辑,并就公共债务扩张对宏观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了理论解释与特征事实印证,最后结合我国客观现实提出完善公共支出约束制度,确保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并控制财政风险金融化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政府债务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盼文 曹协和 肖毅 李兴发 鄢斗 卢孔标 郭凯 丁攀 徐璐 王守贞
2001~2012年,我国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呈快速扩张态势。国有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增加是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的主导因素,这显示了经济增速放缓时期政府对经济的主导的特征。DSGE模型分析显示:我国政府性债务可持续性不断降低,财政风险极易传导至金融体系,不利金融稳定。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是根本,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增强政府性债务可持续性、防范主权债务风险的前提。短期内,亟需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性债务约束框架和债务风险化解机制。
关键词:
政府性债务 或有风险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冀云阳 付文林 束磊
地方政府债务过度扩张容易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本文通过一个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间共同事权的支出责任下移、竞争性地区的举债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利用279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是支出责任下移与标尺竞争机制共同驱动的结果;政府间支出责任下移造成的财政压力是地方政府被动负债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间的标尺竞争使其在举债融资行为上表现为明显的策略模仿;各地区在债务扩张的主因上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政府债务的增加主要是地区间竞争的结果。这意味着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应规范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更重要的是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违规举债的问责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利用2010—201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财政-金融关联与政府竞争行为结合的综合视角探讨了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空间关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不仅推动了本区域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还刺激了邻近区域的债务扩张;而金融分权则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进一步考虑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分权规制对债务扩张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交互作用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和空间溢出。研究结论对于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曾莲 王莹
基于地方财政以及金融风险视角,构建PVAR模型,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政府支出效率以及金融稳定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显著降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而金融稳定性的降低会对政府支出效率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加剧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造成恶性循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莉 王苗 许文立
本文通过BVAR和DSGE模型,从实证和理论角度厘清政府高杠杆引致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系统比较不同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在应对财政冲击时稳定金融的效力。研究发现:政府高杠杆通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削弱了金融市场的稳健性;紧盯政府信贷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应对财政冲击;"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防范政府债务高杠杆引致的金融风险。据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债务—金融风险传导隔离机制;针对不同性质和来源的金融风险,恰当选择宏观审慎政策;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的"双支柱"调控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飞鸣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弥补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财力不足而兴起。随着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大规模推开,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大肆扩张。本文在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扩张的原因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金融约束理论的视角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扩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存贷款利率管制下,地方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一起分享这种金融约束政策创设的租金,并提示应警醒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尤其是道德风险因素;治本之策在于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
金融约束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债务扩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锐 刘楠楠 刘蓉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张导致金融和经济杠杆率快速上升,债务风险引致的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地方政府债务作用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约束和私人信贷投资的DSGE模型,模拟债务—金融风险的累积迭加机制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驱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顺周期特征,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大量认购使债务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商业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所致风险的载体。在中央隐性担保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金融风险的累积性质扭曲了信贷配给效率,并使得居民和金融
关键词:
地方债扩张 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央担保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若愚 张莹 李波
文章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构建中国月度金融稳定指数,实证检验信贷扩张与金融稳定的周期同步程度和内在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除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外,中国金融稳定指数近几年来出现较于前期更为剧烈的波动。(2)金融稳定受宏观基本面因素影响最大,与银行信贷关系最为密切。(3)信贷扩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和结构性差异。其中,政府部门信贷扩张会危害长期金融稳定,这也是目前金融不稳定的主要来源;家庭部门信贷扩张会给金融体系带来短期动荡,但其长期效应并不明显;企业部门信贷扩张具有消极的长期累积效应,且极易引发较大的金融冲击。
关键词:
信贷扩张 金融稳定 联动关系 部门分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宇
当前,全球主权债务风险和潜在危机问题值得高度关注。自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虽然有较多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案例,但在较长时期内全球主权债务潜在危机问题并不突出,主要得益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保持复苏增长态势,低利率下主权债务融资成本较低。但近三年来形势急剧变化,全球主权债务规模不仅迅速扩张,而且主权债务风险存在同步上升的趋势,如果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持续下行或出现大范围衰退,不排除将会有更多国家主权债务违约乃至发生债务危机问题。随着全球竞争性加息进一步演进,全球融资环境持续收紧,融资成本继续攀升,届时不仅低收入国家将遭遇严峻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而且高收入国家也可能出现潜在主权债务风险问题,
关键词:
债务扩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育辉 莫一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张引起高度关注,其对企业的影响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并购为视角,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会抑制企业的并购行为,具体表现为降低并购概率、并购频率且缩小并购规模;第二,由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导致的企业融资约束加剧、风险承担能力降低和投资机会减少是造成上述负面影响的重要机制;第三,上述影响在非国有、融资需求大、高管风险偏好程度低和非市政相关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降低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认识,还能够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实践指导和证据支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缪小林
分税制至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断扩张,为地方财政风险埋下了极大的隐患。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994年—2011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主要由预算支出拉动,尤其在1998年和2008年实施的两轮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下更加明显。进一步从具有挤出效应的支出结构贡献分解来看,真正对地方政府债务具有较大拉动作用的是人员经费支出,平均贡献率高达51.36%,这种拉动主要表现为人员经费对各类投资项目支出的挤占,而民生事业支出仅在积极财政政策下才发挥短期拉动效应,平均贡献率为31.50%,社会管理支出和其它事务支出作用较小且趋于稳定。对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傅天 姚东旻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在地方政府面临财政、金融及土地等制度因素之外,本文创新性地探讨了“城投部门”(市内城投公司汇总)的自身激励、自发行为,及其在债务扩张过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在国资增值的规模导向、隐性担保导致债务成本低等制度背景之下,“城投部门”存在过量举债的自发倾向。并且由于其在城市建设及土地出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债务扩张问题中,“城投部门”对于面临救助压力、债务风险的地方政府能够产生议价能力。在新《预算法》所代表的“防范债务风险”政策冲击中,“城投部门”能够通过更强的议价能力,持续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相对提高了债务扩张速度。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法识别了这一因果效应,并从显性债务角度进行验证。债务限额能够对这一过程产生调节。控制内生性后,土地使用权在该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本文将研究视角下探至“城投部门”,从议价能力的视角为理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及规范、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金秀 张亮
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预算审查监督已成为我国政府债务治理的重要手段。为约束债务规模无序扩张,文章以各地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修订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人大监督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该条例修订前后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修订后,能够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其中,显性债务规模下降约为0.217%,隐性债务规模下降约为0.121%。这一结论在考虑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可能性解释后仍然成立。人大监督约束债务规模扩张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对债务预算软约束的治理以及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大监督约束效果越好;而人大监督与媒体监督相互补充,媒体关注度能影响债务的监督约束效果。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迪
在经济压力叠加背景中,中国出现房价疲软与地方政府债务激增并存现象,二者趋势的长期背离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建立包含异质性生产部门、地方政府的DSGE模型,讨论在实现稳房价目标基础上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问题。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小时,其土地融资行为能够推动房价与地价螺旋上涨。负向住房交易成本冲击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土地融资渠道刺激经济增长,由此引发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相比于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逆周期地方政府贷款价值比的宏观审慎政策的优势在于能够基于地价与预期房价的变动关系来适时调整政策力度,有效抑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同时在稳地价、稳房价上的表现更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