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8)
- 2023(13711)
- 2022(11737)
- 2021(10454)
- 2020(8989)
- 2019(20787)
- 2018(20557)
- 2017(40114)
- 2016(21522)
- 2015(24659)
- 2014(24843)
- 2013(24849)
- 2012(23516)
- 2011(21565)
- 2010(21895)
- 2009(20852)
- 2008(20743)
- 2007(18831)
- 2006(16771)
- 2005(15557)
- 学科
- 济(113273)
- 经济(113137)
- 管理(69069)
- 业(62239)
- 企(51830)
- 企业(51830)
- 方法(47262)
- 数学(41391)
- 数学方法(41100)
- 财(30132)
- 中国(25886)
- 农(25211)
- 地方(23078)
- 制(22422)
- 业经(21799)
- 贸(21077)
- 学(21076)
- 贸易(21070)
- 易(20473)
- 务(17180)
- 财务(17147)
- 财务管理(17097)
- 农业(16656)
- 企业财务(16226)
- 融(16181)
- 金融(16177)
- 体(15875)
- 银(15868)
- 银行(15837)
- 行(15067)
- 机构
- 大学(330370)
- 学院(326345)
- 济(150557)
- 经济(147656)
- 管理(125567)
- 研究(110823)
- 理学(107720)
- 理学院(106543)
- 管理学(105061)
- 管理学院(104426)
- 中国(85164)
- 财(72758)
- 京(67971)
- 科学(62640)
- 财经(56807)
- 所(55648)
- 经(51422)
- 中心(50307)
- 江(50179)
- 农(50046)
- 研究所(49641)
- 经济学(49037)
- 经济学院(44087)
- 业大(43705)
- 北京(42793)
- 财经大学(41993)
- 范(40374)
- 师范(40009)
- 院(39150)
- 农业(38948)
- 基金
- 项目(207152)
- 科学(164593)
- 基金(153787)
- 研究(152522)
- 家(132136)
- 国家(131079)
- 科学基金(113155)
- 社会(101771)
- 社会科(96609)
- 社会科学(96583)
- 基金项目(80528)
- 省(78938)
- 教育(70285)
- 自然(70169)
- 自然科(68576)
- 自然科学(68556)
- 自然科学基金(67411)
- 划(66040)
- 资助(63454)
- 编号(60328)
- 成果(50699)
- 部(48178)
- 重点(46520)
- 发(44575)
- 国家社会(43183)
- 创(42644)
- 制(42511)
- 教育部(42291)
- 课题(41506)
- 人文(40853)
- 期刊
- 济(171798)
- 经济(171798)
- 研究(103364)
- 中国(63708)
- 财(59348)
- 学报(47500)
- 管理(46870)
- 农(45408)
- 科学(43691)
- 大学(36883)
- 学学(34940)
- 融(32738)
- 金融(32738)
- 财经(30513)
- 农业(29576)
- 教育(28921)
- 经济研究(28716)
- 技术(27476)
- 经(26249)
- 业经(24320)
- 问题(22818)
- 贸(20226)
- 技术经济(18292)
- 统计(16606)
- 国际(16527)
- 世界(16093)
- 理论(15671)
- 业(15324)
- 商业(15075)
- 策(14922)
共检索到501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国 陈国绪
长期以来我国以财政为主要政策工具的宏观调控,使人们更多的关心和研究财政政策对经济的短期波动影响,并认为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仅在于防止经济衰退或经济过热。这似乎给人一种财政支出政策就是用来词控经济短期波动的政策手段,或者说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工具的感觉。为此,必须明确和认识积极财政支出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锻炼
大部分研究认为FDI或公共支出分别独立的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很少将两个因素放在一起研究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含有FDI和公共支出的动态模型,其中把FDI作为技术进步的原因,利用我国1986-2003年的面板数据,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个样本对公共支出和FDI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公共支出在两个样本中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而FDI在中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公共支出 FDI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英
采用1980~2004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统计上并不显著;经济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负相关性;维持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据此,提出了增加社会性支出、缩减经济性支出与维持性支出的公共支出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经济增长 回归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进 丁伟 刘军民
一、引言 《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刊登了庄子银与邹薇同志所著的《公共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一文,对我国公共支出(投资)、预算外资金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简单回归分析(虽然该文中列出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字样,但只计算了数据增长率,并未对数据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回归效果皆不显著,进而得出我国“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下降,甚至出现负效应”的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庞瑞芝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财政支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内生增长模型中,更是如此。本文在构建一个一般性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财政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两种作用机制:影响有效劳动的生产率和供给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资本生产率和有效供给的作用机制。通过对财政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这两种作用机制分析,本文最后得出政府影响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支出的原则和内容。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顾佳峰
本文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2000年中国各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发现教育经费支出对GDP、地方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弹性较弱,都小于1,因此,瓦格纳法则不适用。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这种弱弹性限制了“4%”目标的实现。所以,当前除了要关心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要关心教育经费使用的低效问题。要积极探索提高既定教育投入的产出效率和效益,通过良好而科学的教育产出管理,节约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效益,以缓解现有教育投入不足的压力。
关键词:
教育经费 空间计量经济学 瓦格纳法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骆永民
采用1953年到2003年的时序数据对我国科教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对教育和科研的财政支出和GDP变化有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教育支出在长期中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科研支出却在短期中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而科研支出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比教育支出更为显著。
关键词:
科教支出 经济增长 突证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利
文章利用 VAR模型系统分析了政府消费支出、政府公共投资(包括转移支付)及预算外支出与 GDP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政府收入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为正,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短期无显著影响。从长期看,政府消费支出、预算外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解释力,而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的长期增长解释力则较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廖楚晖 余可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5—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估计法(GMM/DPD)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对地区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影响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一些地方生产性支出对长期经济增长并不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振华
基于多变量VAR模型,运用1978~2008年中部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性支出与维护性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而社会文教科卫费用支出则能明显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这说明,通过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和加强支出项目管理能加快中部地区长期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公共支出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王定祥
从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本支出视角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基于收入水平的门限效应,即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增;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呈逐级递减趋势,中部地区呈先减后增的"U"型特征,西部地区则是逐级递减的正向关系。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君萍 阮锋儿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等实证分析了陕西省GDP、农业GDP与陕西省农村建设投资支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增加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GDP增长和农业GDP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陕西省GDP本身是农村建设投资支出的Granger原因,但是西安市GDP不是农村建设投资支出的Granger原因,说明增强西部地区农村建设投资需要通过进一步区域内统筹和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等相关的制度安排解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现祥 徐俊武
文章首先基于多维贫困指标SHPI构建了共享式增长指数PEG,然后运用公共支出、政府治理水平和部门效应三个方面的指标来考察共享式增长。文章具体通过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长期和短期影响共享式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调整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估计了各部门公共支出对共享式增长的影响。文章发现1978-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共享性,但是大部分年份的共享程度较低。长期内,在公共支出、部门效应和政府治理水平三大类因素中公共支出方面的三个变量对PEG的影响最大。短期内,政府一般性支出和政府规模对共享式增长程度有非常显著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共享式增长 公共支出 贫困的增长弹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一直在理论界颇有争议,对各国政府公共支出政策效应的实际考察也众说纷纭。作者认为,在公共支出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调整成本”,这既包括与大规模的公共支出相伴随的安装和调配成本,也包括由于公共支出过程中的寻租和“非生产性寻利”行为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为了考察调整成本对公共支出效应的影响,本文对中国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展开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经验分析。自1980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中央的财权相对于地方政府逐步削减、预算外支出比重不断上升、预算外支出主要由地方所控制等种种现象都表明,围绕公共支出的调整成本上升了,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公共支出 调整成本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继 廖筠
基于公共支出增长理论,具体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比重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揭示了各项公共支出比重的变化导致了公共支出产出弹性的变化,从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也发生变化。
关键词:
公共支出 经济增长 定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