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46)
- 2023(3327)
- 2022(2871)
- 2021(2636)
- 2020(2252)
- 2019(5310)
- 2018(5033)
- 2017(9569)
- 2016(5292)
- 2015(5996)
- 2014(6022)
- 2013(5894)
- 2012(5611)
- 2011(4931)
- 2010(5064)
- 2009(4679)
- 2008(4493)
- 2007(3995)
- 2006(3535)
- 2005(3285)
- 学科
- 济(23652)
- 经济(23639)
- 管理(14976)
- 方法(11407)
- 业(11180)
- 出(10790)
- 数学(10320)
- 数学方法(10200)
- 贸(9947)
- 贸易(9947)
- 易(9841)
- 企(9330)
- 企业(9330)
- 口(7656)
- 出口(7655)
- 出口贸易(7655)
- 财(7149)
- 中国(5777)
- 农(5448)
- 学(4760)
- 财政(4334)
- 地方(4257)
- 政(3857)
- 业经(3839)
- 制(3555)
- 策(3389)
- 农业(3352)
- 环境(3330)
- 和(3237)
- 工作(3187)
- 机构
- 大学(75640)
- 学院(73682)
- 济(32801)
- 经济(32131)
- 管理(29763)
- 研究(25792)
- 理学(25456)
- 理学院(25181)
- 管理学(24847)
- 管理学院(24704)
- 中国(19190)
- 京(16430)
- 财(15884)
- 科学(15157)
- 所(12408)
- 财经(12269)
- 中心(11896)
- 经(11231)
- 研究所(11225)
- 农(11136)
- 江(11114)
- 经济学(10852)
- 业大(10470)
- 北京(10136)
- 经济学院(9934)
- 院(9825)
- 范(9708)
- 师范(9629)
- 财经大学(9130)
- 农业(8593)
- 基金
- 项目(52001)
- 科学(40792)
- 研究(38396)
- 基金(37849)
- 家(32996)
- 国家(32760)
- 科学基金(27716)
- 社会(25451)
- 社会科(24204)
- 社会科学(24195)
- 省(19791)
- 基金项目(19613)
- 教育(17005)
- 自然(16641)
- 划(16609)
- 自然科(16256)
- 自然科学(16249)
- 自然科学基金(15920)
- 资助(15854)
- 编号(15192)
- 成果(12617)
- 部(12095)
- 重点(11706)
- 国家社会(11157)
- 发(10830)
- 课题(10347)
- 教育部(10317)
- 创(10181)
- 人文(9906)
- 科研(9881)
共检索到112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成威 马海涛
公共支出效果评价是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建立公共支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厘清公共支出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职能中的作用机制基础上,才能建立公共支出宏观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公共支出宏观效果评价,就是对公共支出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职能中实际发生的作用进行评价。宏观经济稳定的指标具有多维性,且公共支出对宏观经济稳定作用的机制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所以公共支出宏观效果评价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事后性、长远性等特点。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宏观效果 经济稳定职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石英华
本文结合追求财政资金绩效和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要求,基于从宏观决策到项目完整周期的通盘视野,提出了在中国特色公共财政建设中,于全面的财政效益观之下把握财政投资支出资金综合效益的"分层次六大环节"认识评价框架,意在为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未来我国投资支出绩效预算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财政资金 政府投资支出 绩效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什么是宏观审慎管理1979年6月,Cooke Committee(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前身)首次提出的"宏观审慎性"问题,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后又被国际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姜爱玲
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历经十多年的实践运行,初步构建了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公共化特征逐渐显现。当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财政大国,科学有效地配置政府财力资源紧迫而必要。本文立足于宏观视角,简要评价了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状况,基于微观层面选择几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宏观评价 微观思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政府公共支出是使得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政府公共支出理论研究涉及的两个基本的问题是: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最优比例是多少,即最优的政府公共支出规模为多大;分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最优比例是多少,即最优的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应如何确定。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关于政府公共支出的几类代表性框架、核心假定和主要结论,旨在加深我们对政府公共支出作用于经济增长机制的认识,并为国内学者研究类似问题提供一些研究线索。
关键词:
公共支出 经济增长 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江波 郭琪 楚晓光
随着市场化定价、金融创新和金融交易的发展,市场风险对系统性风险的边际冲击产生重要影响,日益成为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本文系统回顾了宏观审慎框架下市场风险监管体系及度量方法的演进过程,着重梳理了市场风险的形成及价格传导渠道,总结了市场风险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的实体经济途径、资产价格途径和资本监管途径,并指出未来市场风险研究的可能方向和重点内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梁璐璐 赵胜民 田昕明 罗金峰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下,通过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贷款价值比动态化,以及引入对家庭和企业进行区别调控的思想,探讨了4种政策组合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传统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不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目标;在非传统冲击下,遵循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配合,对于通胀目标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2)宏观审慎政策会改变各部门的资产配置,从而部分改变经济体的格局,但不会对经济体的总体运行状态产生结构性影响,因而具有中立性特征。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马勇博士的新著《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了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并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结构性重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马勇博士的新著《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了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并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结构性重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翠华 武力超
本文借助博弈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包含多重竞争策略的政府竞争问题。我们导入了两种不同竞争策略:税率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全面分析了政府财政竞争问题,并利用我国2006-2010年间的253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采用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间的竞争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当相邻的地级市降低税率时,本地级市将试图通过降低税率或(和)提高公共支出水平来吸引流动资本。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立华 张顺顺
从时间维度上对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风险评价是应对金融危机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未定权益法分析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上,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评价进行实证分析,测度了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并透析监管部门对银行风险评价的政策研究,诠释出我国预防和应对未来"重要而不能倒"银行风险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防范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科 李戎
1970年代以来,由于货币稳定无法保障金融稳定、个体稳健无法实现系统稳健等问题无法在制度层面得以解决,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下增加"宏观维度"并以此重构全球金融监管格局,不仅成为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而且已经真正走进了主要经济体的监管实践当中。近年来,尽管中国紧随全球监管改革大趋势,不断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但就目前来看改革仍限于工具创新而未真正触及体制改革的核心,系统性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因此,在人民币加入SDR,内外部风险相互交织衍生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当尽早构建起与新时期经济金融发展相匹配、符合中国实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本文详细阐述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目标、工具、政策协调等问题,并据此为新时期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SDR 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任代滨 张杨 尹琳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政策内涵及评估目的为导向,在现有MPA考核广义信贷考核口径基础上,提出广义信贷的统计口径,并对广义信贷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赋权的方法加总广义信贷各子项,使广义信贷更好地服务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金融调控框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松 肖晓俊
研究目的:研究地价走势与各宏观经济指标及市场因素变动间的相关性,从而辅助科学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地价变动与多数宏观经济指标呈显著相关,与土地供应量相关性较弱,甚至出现逆规律性。研究结论:中国地价变化与各宏观指标的相关性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规律,体现了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初步成效;在特定阶段,资本变动主导居住用地市场,土地供应调控作用的发挥需全方位考量、多因素配合;地价增长与人均收入变化协调性降低以及工业用地市场初显资本炒作等迹象值得关注。
关键词:
地价 宏观因素 土地供应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玉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重新审视金融稳定相关制度安排,逐步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但各国改革进展并不均衡。本文在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典型制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分析,探讨了改进现有制度安排的方法与路径,提炼总结一般性经验教训,为构建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供镜鉴。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宏观审慎 制度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