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8)
2023(8495)
2022(6590)
2021(5847)
2020(4909)
2019(11121)
2018(11091)
2017(21675)
2016(11584)
2015(12615)
2014(12562)
2013(12295)
2012(11099)
2011(9824)
2010(9879)
2009(8897)
2008(8920)
2007(7996)
2006(7062)
2005(6737)
作者
(32120)
(27036)
(26538)
(25749)
(17343)
(12989)
(12135)
(10269)
(10113)
(9606)
(9193)
(8872)
(8796)
(8656)
(8442)
(8367)
(7933)
(7868)
(7732)
(7615)
(6729)
(6585)
(6440)
(6248)
(6057)
(6038)
(6004)
(5760)
(5550)
(5430)
学科
(48295)
经济(48248)
管理(30129)
(29989)
(22832)
企业(22832)
方法(19245)
数学(16825)
数学方法(16597)
中国(15441)
(14507)
(14376)
(14285)
贸易(14281)
(14060)
(12107)
业经(10645)
(10448)
(10259)
农业(9702)
地方(9271)
(8194)
(8188)
出口(8184)
出口贸易(8183)
银行(8167)
(7846)
(7513)
金融(7511)
(7221)
机构
大学(160677)
学院(157608)
(68463)
经济(67165)
管理(58397)
研究(56613)
理学(50259)
理学院(49689)
管理学(48677)
管理学院(48368)
中国(42572)
(33795)
(33588)
科学(33353)
(28327)
(27393)
财经(26189)
研究所(25640)
中心(25520)
(24099)
(24057)
经济学(22988)
业大(22752)
农业(21337)
北京(20972)
经济学院(20819)
(20732)
(20550)
师范(20501)
财经大学(19666)
基金
项目(107678)
科学(85670)
基金(80827)
研究(77581)
(71359)
国家(70833)
科学基金(60454)
社会(52180)
社会科(49647)
社会科学(49635)
基金项目(41672)
(40197)
自然(37789)
自然科(37032)
自然科学(37022)
自然科学基金(36370)
教育(35141)
(33960)
资助(32820)
编号(29836)
成果(25379)
重点(24451)
(24340)
国家社会(23266)
(23005)
(21703)
(21415)
教育部(21144)
课题(20601)
科研(20517)
期刊
(72754)
经济(72754)
研究(49387)
中国(33378)
学报(27330)
(26553)
(26037)
科学(23904)
管理(21807)
大学(21059)
学学(19655)
农业(17276)
教育(16745)
(16099)
金融(16099)
财经(13613)
经济研究(13379)
技术(12154)
(11783)
(11360)
业经(10931)
问题(10623)
图书(10008)
(9619)
国际(9496)
(8037)
世界(7821)
书馆(7674)
图书馆(7674)
统计(7540)
共检索到243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崔小勇  赵煦风  闫昱  
本文为研究政府间转移支付提供了一个可拓展的一般性理论框架。在公共支出存在外部性、地区对于公共品需求具有异质性偏好的设定下,本文证明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公共支出的函数,其边际量大小由四个因素决定,分别是支出对转移支付的弹性、公共支出在地区间的分布、中央对公共支出均等化的偏好,以及地区公共支出的外部性大小。结合该理论框架,本文进一步使用中国2019年的县级财政数据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边际转移支付呈现U型且主要为负,其形状主要由公共支出均等化偏好和外部性决定。通过与现实政策对比,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增强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倾斜力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光  李平  姜永华  
文章以教育、医疗、社保、环保与交通运输五大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为研究对象,阐释了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这五大领域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作用,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项转移支付对上述五大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一般性转移支付仅对环保与交通运输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科学确定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结构,可以有效地矫正地方财政支出扭曲,从而有助于促进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毓  
我国从1995年起实施一般性转移支付,其目的是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因其测算方式采用了透明规范的"因素法",所以备受推崇。然而本文选取2000-2009年之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取GLS估计方法,实证得出一般转移支付对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并不明显,研究进一步表明官员的GDP崇拜、政府机构的膨胀、财政分权等因素同样扩大了地区公共服务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小宁  陈斌  梁若冰  
财力事权不匹配被广泛认为是制约地方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原因,长期的政策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但是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的影响极其微弱。这一结论的得出基于2000余个县级样本,同时运用FE-OLS和GMM估计方法估计,分别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三项支出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度量指标。政策含义为,虽然专项转移支付有诸多弊端,但就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而言,更应依靠专项转移支付,中央通过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需要改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莉   黄伟  
财政转移支付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现阶段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能否在“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间取得适度平衡?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空间一般均衡模型量化了转移支付的产出和福利效应。理论机制表明,在地区间存在劳动力流动和产品贸易的条件下,转移支付面临总产出增长和地区间人均公共服务差距缩小的权衡。进一步的政策模拟显示,给定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为地区间人均公共服务差距最小化,则当前的转移支付规模仍远低于理论最优点;而给定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为社会福利最大化,则当前的转移支付规模略高于理论最优点。此外,削弱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的GDP偏好有助于转移支付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最后,降低地区间人口迁移成本和产品贸易成本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下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量化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菊红  
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财政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近年来转移支付制度也历经几次重大变革,为均衡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对近年来我国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情况进行了提炼和概述,并分析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内容设置、规模、配置效率等,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改革方向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莉莎  刘穷志  
政治家的个人行为可能对转移支付分配产生扭曲作用,降低分配效率,因此许多国家都采用公式法确定政府间转移支付分配方案,以此限制政治因素的负面影响。本文以中国2011—2018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财政部领导成员的政治关联为研究对象,讨论公式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机制是否消除了政治关联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部领导成员的政治关联依旧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具有显著影响,领导成员的人数越多、成员在结构上越重要,其来源地所获得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越多;任期内的政治关联作用具有倒U型曲线特征,并随领导成员的卸任而消失;中国共产党中央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案审查制度显著弱化了政治关联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的影响。据此,本文认为,仅依靠公式化的计算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机制中存在的政治因素,完善的审查监督制度是提高分配机制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甫  朱保华  
基于1978-2007年的中国宏观数据和VAR模型的研究发现一些经验事实:总产量、社会投资以及居民消费对政府支出正向冲击反应为正。由于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支出的正外部性可能是解释这些经验事实的重要因素,于是,本文主要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对此问题加以深入探讨,尝试将消费性和生产性的政府支出分别引入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构建模型、经济模拟,以解释中国总产量、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对政府支出冲击响应的经验事实。分析发现所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俊培  郭柃沂  
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是实行一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稳定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一般性转移支付基金制度的安排构想。建立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一般税和一般公共商品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践基础是一般税的宏观税负和一般公共商品的支出需求相适应。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证了我国实行一般性转移支付基金制度的可行性。这一制度的建立更符合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也有利于公共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燕  樊明方  李军  
本文以我国一股性转移支付为例,对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分析模型,揭示机会主义产生的制度缺陷,以便从角度对地方政府机会主义有所认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伏润民  常斌  缪小林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央财政为了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中央财政以均等化为目标、以标准财政收支差为依据对省(市、自治区)拨付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省对县(市)级政府拨付该项资金时,并没有规定具体用途,因此,县(市)级地方政府拥有对这部分资金完全的自主支配权。在多重目标,尤其是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可能被挪用和挤占,上级政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意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的目的是:从制度层面论述一般性转移支付政策目标与效率评价的内在联系;探讨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的适用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玮蓉  张帆  
本文从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目标出发,考察均衡性转移支付对承担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事权的县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的内在机制,探讨其是否会带来地方政府福利性公共服务支出偏向,是否对社会性公共品供给行为产生有效激励;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对不同经济水平下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均衡性转移支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间财力失衡并提升地方性公共品供给,但在经济发展的压力和自有财力欠缺的双重制约下,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福利性公共服务供给激励不足。因此,我国要加快改革中国式分权的官员绩效考核机制,硬化均衡性转移支付预算约束机制,加强对资金的具体使用用途的监测及绩效的评估;进一步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结构,完善地方税体系,培育税基较为稳定、竞争弱的税种作为地方税的主要税种,逐渐改变地方财力过分依赖中央转移支付的局面,保证地方财政支出与当地居民的需求基本一致,从而实现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凯强  
文章基于2000年-2007年县级地区,分析了均衡性转移支付经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均衡性转移支付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公平特征,县级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比值提高10%,该地区实际GDP增长率将提高0.46%,且其城乡人均纯收入差额将降低145.1元。文章的结论也为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晓俊  
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有效手段,其资金分配公式中标准财政收支的科学度量是准确判断各个地区应取得转移支付资金量的关键,也是实现均等化目标的关键。在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具有均等化转移支付性质的只有均衡性转移支付。鉴于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中标准财政支出测算中存在的问题,以下讨论运用一种相对简单且客观的测算支出需求的方法测算标准财政支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均衡性转移支付改革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景宏军  王蕴波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指导理念,对于这一理念,从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需求方和公共服务自身等不同视角分别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不同的侧重点,从这些侧重点出发,对照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能够发现其在目标选择、成本差异系数确定和计算方法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体现全面均等化理念,应采取改革计算公式、引入绩效评价等系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