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7)
2023(17113)
2022(14887)
2021(13726)
2020(11591)
2019(26602)
2018(26209)
2017(50996)
2016(27160)
2015(30393)
2014(30185)
2013(29534)
2012(26966)
2011(24093)
2010(24091)
2009(21883)
2008(20830)
2007(17944)
2006(15698)
2005(13754)
作者
(75114)
(62699)
(62138)
(59410)
(39907)
(29828)
(28444)
(24662)
(23814)
(22082)
(21206)
(21092)
(19793)
(19670)
(19257)
(19033)
(18632)
(18330)
(17923)
(17784)
(15504)
(15233)
(15007)
(14445)
(14156)
(13893)
(13632)
(13417)
(12614)
(12146)
学科
(124315)
经济(124189)
管理(78575)
(72019)
(59585)
企业(59585)
方法(53230)
数学(46747)
数学方法(46172)
(29482)
(29188)
中国(29051)
地方(26240)
业经(25337)
(24412)
(22912)
贸易(22901)
(22248)
农业(19887)
(18988)
理论(17810)
(17478)
财务(17407)
(17400)
财务管理(17366)
环境(17196)
技术(16453)
企业财务(16412)
(15411)
金融(15409)
机构
大学(380151)
学院(377454)
(160943)
经济(157756)
管理(152154)
理学(132591)
理学院(131157)
管理学(128809)
管理学院(128123)
研究(125809)
中国(92965)
(79437)
科学(75441)
(72214)
(61199)
财经(58138)
中心(57232)
研究所(55739)
(55618)
业大(54115)
(53406)
(53070)
经济学(49797)
北京(49708)
(48784)
师范(48370)
(46036)
经济学院(44733)
财经大学(43450)
(43200)
基金
项目(262624)
科学(207571)
研究(192759)
基金(192581)
(166950)
国家(165602)
科学基金(143573)
社会(124007)
社会科(117611)
社会科学(117582)
基金项目(101924)
(100602)
自然(92270)
自然科(90171)
自然科学(90151)
自然科学基金(88532)
教育(88042)
(84346)
资助(79456)
编号(78102)
成果(62689)
(58436)
重点(58135)
(55674)
(54264)
课题(52245)
国家社会(51803)
教育部(50866)
创新(50616)
科研(50243)
期刊
(173768)
经济(173768)
研究(112365)
中国(66691)
学报(56833)
管理(55678)
(55320)
科学(52394)
(50104)
大学(44192)
学学(41601)
教育(37592)
农业(34817)
技术(33551)
(29852)
金融(29852)
经济研究(29389)
财经(28580)
业经(26924)
(24547)
问题(22385)
图书(21378)
技术经济(19383)
(18315)
统计(17924)
理论(17899)
(17480)
科技(17164)
商业(16658)
现代(16543)
共检索到549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庄腾飞  
本文在三个前提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并由此建立了两个计量模型,通过对中国14个省区1991至2003年的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得出在转型经济时期的中国,公共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公共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非常弱的正相关关系。实证检验结果的政策意义在于,(1)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公共支出仍然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效应。(2)有关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并发挥好公共支出中转移性支出的功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廖楚晖  余可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5—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估计法(GMM/DPD)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对地区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影响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一些地方生产性支出对长期经济增长并不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俊  吴照  
政府公共支出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公共支出结构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效果,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合理安排公共支出结构,从而保证其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本文将我国的公共支出分成经济建设类支出、社会性支出与一般性支出三类,并在一个内生增长框架下探讨了这三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利用我国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建设类支出和一般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负效应,社会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我国地方公共支出结构存在失衡现象,而且东、中、西部的公共支出结构存在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涛  周业安  
本文利用1994~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政府竞争、公共支出、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其他地区的总体财政支出或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财政支出水平的增加能够显著地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其他地区的基本建设财政支出或行政管理费财政支出的水平或比重的增加的作用截然相反;本地区更低的预算外财政支出水平、更多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更高的贸易开放度都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地区财政分权程度的空间策略性互动以及地区财政分权本身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且稳定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晔  黄承键  
本文利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1996-1999、2000-2006年2个时间段、东中西3个不同区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其贡献率高于固定资产的贡献率;2、在1996-1999年与2000-2006年2个时间段内,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3、分区域来看,教育产出弹性呈现出由东到西递减的过程。本文对上述实证结果给予了解释,并在增加教育总支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沈琦  
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构建政府参与背景下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即处于倒"U"型右半部分;随着各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财政支出与包容性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效应,说明现阶段的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在财政支出下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弱化。据此,提出要适时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对政府支出的力度进行调整,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炼成  谢慧明  
运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地区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差异,加大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快速经济增长对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增长的拉动作用和由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地区均等化带来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峰  
研究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个三部门模型,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中国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支出整体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其中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溢效应,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外溢效应;(2)区域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结构外溢效应的影响有所不同;(3)整体上看,购买性支出部门不具备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优势,而转移性支出部门的生产效率优势较为明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玉春  种胜兵  
本文利用1997—2004年的各省GDP、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等经济指标样本期内的平均数,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及各种不同类别的支出项目占财政支出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通过引入交互项,进一步分析了上述影响在地区之间(东、中、西部)的差异及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及其构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在量上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大小不同),而且在质上也存在某些差异(不同地区之间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同时本文认为,实证分析中政府财政支出比重扩大对经济增长率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资源合理分配而被遏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慧  李金昌  
本文根据1987-2004年我国29个省份的统计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在考虑FDI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本身并未给经济增长带来益处,它需要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1987-2004年间与FDI相结合的是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但是随着FDI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层次开始发生改变,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对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开始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调整有一定的时滞,这种正向的作用还不显著。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伦轩  曹清峰  
鉴于目前鲜见关于中国高校不同类型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高校R&D经费总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高校基础R&D、应用R&D以及试验与发展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梯次递减;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所有类型高校R&D经费支出都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中部地区只有高校应用R&D经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西部地区不同类型高校R&D经费支出的作用都不明显。因此,我国不同区域高校R&D活动的支出结构需要进行深层次调整以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博文  高岩  
公共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公共教育支出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将公共教育支出引入经济增长收敛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E)分析公共教育支出对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支出缩小了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公共教育支出引起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收敛,但是在西部地区不明显,这说明西部公共教育支出的具有一定滞后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曾慧  
本文研究了人力资本由外资生产部门转移至国内生产部门或建立新企业时,FDI溢出效应对金融市场发展的依赖。分析发现,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降低自主创业门槛值有利于国内企业获取正向的FDI溢出效应,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基于1987-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资本积累效应,金融市场发展决定的FDI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尽管如此,金融市场发展对我国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却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仲常  章翔  陈锡崑  
本文从阐述"资源诅咒"的命题出发,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选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主要的能源矿产作为研究对象,既从静态角度讨论了地区能源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动态角度研究了能源供求比的变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煤能源供求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同时"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客观存在但并非普遍存在,具有相同能源状况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表现并不一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颖  赵文军  
理论机制分析显示,公共支出既可能通过纠正私人投资的外部性对技术进步产生正向影响,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可能通过刺激私人物质资本投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入,强化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利用1995—2010年我国除西藏之外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基于FMOLS方法,考察了公共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支出规模扩张强化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公共支出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也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公共支出效率提高则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