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3)
2023(12830)
2022(10939)
2021(10201)
2020(8939)
2019(20520)
2018(20368)
2017(40000)
2016(21507)
2015(24327)
2014(24222)
2013(24080)
2012(22119)
2011(19814)
2010(19689)
2009(18307)
2008(18083)
2007(16194)
2006(13813)
2005(11993)
作者
(59803)
(50732)
(50334)
(47918)
(31913)
(24388)
(23072)
(19822)
(19029)
(17791)
(17050)
(17023)
(15694)
(15619)
(15590)
(15543)
(15423)
(14778)
(14576)
(14366)
(12371)
(12359)
(12278)
(11702)
(11468)
(11427)
(11140)
(11075)
(10277)
(10109)
学科
(95831)
经济(95740)
(66077)
管理(59088)
方法(47628)
(47614)
(44827)
企业(44827)
数学(43430)
数学方法(42970)
农业(31252)
(25135)
业经(22873)
中国(22163)
(21023)
贸易(21021)
(20586)
地方(17476)
(17096)
(15915)
(14824)
财务(14782)
财务管理(14737)
企业财务(13978)
技术(13566)
(13537)
(12857)
银行(12833)
(12516)
金融(12513)
机构
学院(306413)
大学(303645)
(131160)
经济(128737)
管理(124039)
理学(108457)
理学院(107425)
管理学(105656)
管理学院(105096)
研究(94697)
中国(73925)
(64750)
(61161)
(58504)
科学(56980)
农业(49998)
业大(49580)
中心(47389)
财经(47239)
(46431)
(45026)
(43218)
研究所(42045)
经济学(40786)
经济学院(37369)
(37247)
北京(37145)
师范(36889)
(35516)
经济管理(35461)
基金
项目(210205)
科学(166671)
基金(155029)
研究(154143)
(133748)
国家(132625)
科学基金(115289)
社会(99944)
社会科(94659)
社会科学(94631)
(82442)
基金项目(82351)
自然(73836)
自然科(72183)
自然科学(72165)
自然科学基金(70888)
教育(70165)
(68152)
编号(63608)
资助(63442)
成果(50245)
(47688)
重点(46395)
(44962)
(43735)
国家社会(42111)
课题(41342)
教育部(41139)
创新(40906)
科研(40881)
期刊
(137745)
经济(137745)
研究(81424)
(65590)
中国(53211)
学报(46005)
(45506)
农业(44430)
科学(42247)
管理(38980)
大学(35925)
学学(34207)
(29238)
金融(29238)
业经(28537)
技术(26716)
教育(24286)
财经(22948)
(21574)
经济研究(20743)
问题(20324)
(19545)
统计(16842)
图书(15915)
(15865)
技术经济(15684)
世界(15248)
(15135)
(14936)
理论(14771)
共检索到436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洪曙  鲁元平  
本文利用中国一般社会调查(CGSS)数据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论发现:(1)增加公共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公共支出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增加农民的消费来实现,在控制了消费之后,公共支出的作用显著下降;(2)对公共支出进行分解发现,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等社会性支出是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支出,其他支出对农民幸福感并没有显著影响;(3)公共支出对不同收入等级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它对低收入农民幸福感的影响最大,穷人的消费水平较低,他们更加依赖于政府的公共支出,这进一步证实了公共支出确实是通过促进消费来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鉴于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志良  成前  王鸿儒  
利用CGSS2013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文化支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文化支出增加有利于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但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的人群异质性;财政文化支出主要通过居民认知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两个渠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提升作用;不同的文化要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经济地位、社会态度、生活方式、阶级认同和道德素养五个要素的作用效果依次递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志良  成前  王鸿儒  
利用CGSS2013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文化支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文化支出增加有利于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但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的人群异质性;财政文化支出主要通过居民认知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两个渠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提升作用;不同的文化要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经济地位、社会态度、生活方式、阶级认同和道德素养五个要素的作用效果依次递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思博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四个层面构建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框架,进而实现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剖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四个层面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潜在传导路径均显著,其中"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7和0.29,影响程度较深;"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9和0.08,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中国政府在制定意在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政策过程中,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同时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进而增强"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薛畅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地确权政策对农民幸福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不仅直接性地显著提高了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而且农地确权也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提高了农民的主观幸福感,目前尚未形成农地确权通过增加抵押贷款机会而增加农民幸福感的中间机制。政府未来应通过宣传增强农民对支农惠农政策的信任感,提高农民职业选择的自主性,提升农民的福利水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文婷婷  
文章利用CGSS2010调查和《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研究亲贫式支出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亲贫式支出可提升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但效果不显著;从结构上看,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正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负效应;从区域差异上看,亲贫式支出对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正效应要显著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此,文章提出公共支出应向农村地区倾斜,尤其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且要调整支出结构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连杰  
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系统分析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对城乡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既呈现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性别、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同样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婷  张秀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调查数据,了解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通过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整体上比较高;性别、年龄、信仰、婚姻、居住地、社会地位自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家庭经济地位自评、收入合理度、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感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社会评价、家庭变量和态度变量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开丽  杨宸  
基于CGSS2017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消费行为-农民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框架,结合OLS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文化消费行为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客观收入水平与主观阶层定位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个人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公共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路径中不存在中介效应;客观收入水平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更强,而其中介路径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鉴于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重点关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加强东西部协作以及定点帮扶,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开丽  杨宸  
基于CGSS2017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消费行为-农民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框架,结合OLS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文化消费行为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客观收入水平与主观阶层定位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个人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公共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路径中不存在中介效应;客观收入水平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更强,而其中介路径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鉴于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重点关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加强东西部协作以及定点帮扶,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屈沙   刘孝斌  
基于CGSS2018及2021年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户籍转换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户籍转换有助于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且自致型农转非的幸福感提升效应高于外致型农转非。户籍转换对低收入层次或低教育层次自致型农转非群体和高收入层次或低教育层次的外致型农转非群体的幸福感起到显著提升作用。户籍转换可通过社会资本间接影响居民幸福感,且较外致型农转非而言,社会资本对自致型农转非幸福感提升的中介作用更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海英  夏英  孙东升  张琳  魏昊  
[目的]进一步探索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及其效应并深入分析研究层面产生分歧的原因。[方法]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40项实证研究,运用Meta分析,探究影响我国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效应,分析其是否存在异质性,并探讨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随时间迁移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住房条件、家庭年收入、区位特征、医疗条件、人际交往是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除家庭人口数、区位特征、医疗条件外,其他影响因素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值随时间的变迁趋于稳定且变化趋势较为良好或趋于稳定。此外,不同的研究特征对实证研究的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结论]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水平,多渠道提升农民收益水平,维护拓展农民社会联系以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同时在未来研究中加强对关键影响因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潜在调节变量的进一步考察,并注重多方法的交叉及比较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华强  
文章依据北京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的问卷数据,根据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相关理论选取变量指标,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因素及其变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主要受到六个生活评价指标的影响,并且发现物质条件状况满意度的评价对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基于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为探索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因素提供一种研究方法,并且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