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9)
2023(8129)
2022(6904)
2021(6697)
2020(5512)
2019(12865)
2018(12431)
2017(24094)
2016(12977)
2015(14633)
2014(14476)
2013(14451)
2012(13675)
2011(12541)
2010(12615)
2009(12019)
2008(11886)
2007(10549)
2006(9563)
2005(8782)
作者
(35516)
(29537)
(29462)
(28429)
(19042)
(14175)
(13582)
(11521)
(11366)
(10703)
(10126)
(9907)
(9679)
(9467)
(9387)
(9149)
(8843)
(8539)
(8460)
(8450)
(7577)
(7113)
(7106)
(6769)
(6734)
(6686)
(6471)
(6377)
(6068)
(5960)
学科
(58014)
经济(57965)
管理(38608)
(35593)
(28526)
企业(28526)
方法(25642)
数学(23700)
数学方法(23448)
中国(19125)
(17220)
(15349)
(13422)
贸易(13416)
(13212)
(11549)
(11372)
业经(10310)
农业(9628)
(9524)
财务(9505)
财务管理(9486)
(9428)
银行(9427)
地方(9312)
(9127)
企业财务(9105)
(8825)
金融(8825)
环境(8769)
机构
大学(189328)
学院(186472)
(91229)
经济(89714)
管理(74008)
研究(69121)
理学(62926)
理学院(62287)
管理学(61598)
管理学院(61228)
中国(54734)
(43168)
(40211)
科学(36344)
(33893)
财经(33399)
(30630)
研究所(30435)
中心(30379)
经济学(29281)
(26647)
北京(26469)
经济学院(26331)
(24918)
财经大学(24833)
(24579)
(23629)
师范(23500)
业大(21516)
(20917)
基金
项目(118855)
科学(95618)
研究(90526)
基金(89451)
(76677)
国家(76092)
科学基金(65453)
社会(60925)
社会科(58035)
社会科学(58019)
基金项目(45138)
(41743)
教育(40826)
自然(39415)
自然科(38540)
自然科学(38529)
资助(38463)
自然科学基金(37863)
(36643)
编号(35495)
成果(30438)
(29016)
重点(26508)
国家社会(26446)
(25672)
中国(25461)
教育部(25453)
课题(24692)
人文(24191)
(23780)
期刊
(99416)
经济(99416)
研究(63060)
中国(36971)
(32707)
管理(27698)
科学(23478)
学报(22252)
(22077)
(21153)
金融(21153)
大学(18016)
教育(17989)
财经(17392)
经济研究(17266)
学学(16786)
技术(15561)
农业(15435)
(15087)
(14523)
国际(13581)
问题(13371)
业经(12952)
世界(12080)
技术经济(10314)
统计(10086)
图书(9607)
(9195)
(9005)
现代(8334)
共检索到292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勇  古明明  
本文在考虑中国预算外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的前提下,通过重新分解并估算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同时结合改进的新古典投资模型对中国发展过程中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实际拉动作用显著为负,而资本成本对私人投资贡献显著为正。本文主要结论与传统研究相反,主要是因为数据分解方法的差异和理论前提不同,另一原因在于私人部门缺乏可得资本,不符合西方公共投资理论中有关资本充足的假定,在研究中不经改进地使用西方经济学中经典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会使结果出现偏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延军  
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既有正的挤入效应,又有负的挤出效应,净效应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资本存量对公共投资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资本存量水平较低,公共投资的挤入效应显著,而发达国家资本存量水平较高,挤出效应较为明显。公共投资是公共部门经常使用的一种财政政策,尤其是经济陷入低迷后,公共部门总是试图通过扩大公共投资,引导私人投资,扩大总需求以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萧条。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不均衡的发展,东西部之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投资的政策效果也将会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将公共投资引入到内生增长模型建立起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评价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贻林  卢晶  
本文从理论上将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各种效应进行重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有关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我国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存在着惟一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综合效应表现为挤入效应。在短期内,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则具有挤出效应,并分析了这种挤出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最后,本文根据上述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玺  张勇  
一、引言公共投资是指政府支出中资本形成的部分,主要表现为政府支出中用于改善广义的基础设施和用于社会转移支付的部分,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在公共投资中是主要的,包括交通设施、能源和基础生活设施等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公共投资主要是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易小燕  宋敏  
美国育种产业的投资以私人投资为主,公共投资为辅,实现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因此研究美国育种产业的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对中国育种产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育种产业的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状况,主要就农业科研投资、农作物育种投资资金、技术人员时间投入及育种保护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美国育种产业公、私投资结构合理转化的原因,总结出对中国的启示与提高中国种业竞争力的政策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韩仁月  常世旺  段超  
借助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省级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中西部地区挤出效应更明显,东部地区从总效应中受益最大,不同地区获得的区域外公共投资溢入效应不同。原因在于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圈扩散效应和吸附效用的相对强弱不同。由于经济圈中心地区强大的吸附作用,同时邻近两个经济圈的河南、福建(长期)、贵州(长期)私人投资发展仅仅依靠本地区公共投资的带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省域经济发展可能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伟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11个省市的年度数据和pmg方法,估计了地方公共资本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估计结果发现,政府的基建支出、文教科卫支出和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均具有显著的长期正向影响,特别是教育支出不仅直接影响私人投资,而且还通过产出间接地影响私人投资。这些结果意味着,地方政府扩大教育、文教科卫和基建等公共资本性投入,不仅不会阻碍私人投资,反而会刺激私人投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伟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分析方法从短期与长期、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替代与互补的影响机制。一方面,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具有替代性,增加公共投资会"挤出"等量的私人投资;另一方面,公共资本对私人投资具有正外部性,可提高私人投资的边际产出从而"挤进"私人投资。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方向由这两种对立效应的相对强弱决定。实证检验表明,政府公共投资对私人部门投资在挤进的同时又有挤出,最终起主导作用的是挤进效应。政府在公共投资政策的制定和把握上应加强对私人投资的引导和规范,使私人投资者产生正确的理性预期,将项目投向更有效率、更有作用的领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中华  郑群峰  
:公共投资在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一国经济发展不能只依赖于公共投资,更要关注私人投资的发展,私人投资才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源动力。那么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关系又是如何?是带动了私人投资还是挤出了私人投资,抑或是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之间没有关系?本文总结了西方学者关于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关系的文献,并进行了简短的评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虎  
对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对GDP增速的增长有正相关影响,这在三个实证模型中都得到了验证;而三个实证模型共同指出,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很小,可能既不存在挤出效应也不存在挤入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工  苑德宇  
公共投资是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就大力推行以增加必要基础设施为主要目的的公共投资政策。事实证明,这次公共投资在改善投资环境、鼓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迎风  童光荣  邹薇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公共资本与私人能力投资相互作用下的区域性贫困聚集现象。分析得出,公共资本影响个体的能力投资决策,它为私人能力投资提供了一个门限,只有超过该门限值,个体才会选择进行能力投资。同时,不同类型公共资本的投资决定了其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小,如果公共资本为能力互补型的,则增加该公共资本投资会促进私人投资,当公共资本超过某个门限,则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可以推动地区走出贫困陷阱;如果公共资本为生产型的,则增加公共资本投资会挤出私人能力投资,使得个体的收入动态路径变得不确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斐  何守超  吴青山  康松  
本文在假定存在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程度系数并将其纳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同时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建立非空间面板模型与空间面板模型,以检验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是否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空间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根据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而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也存在着"发达地区<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关系;但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而言,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总体上高于其潜在的最优规模。全国层面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在数值上稍微变小,从而使得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有所下降,表明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相对更高。研究结果预示着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适度控制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是必要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忠敏  马树才  陈素琼  
首先采用Diamond模型对公共投资及各项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利用1980~2005年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单方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政府支出和公共投资及各项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长短期效应;经验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政府支出挤出了私人投资而公共投资则挤入了私人投资,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在长期和短期都挤出了私人投资,社会文教支出长期挤入了私人投资,短期挤出了私人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