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3)
- 2023(16223)
- 2022(14122)
- 2021(13572)
- 2020(11341)
- 2019(26005)
- 2018(25624)
- 2017(50099)
- 2016(27324)
- 2015(30602)
- 2014(30533)
- 2013(30031)
- 2012(27375)
- 2011(24018)
- 2010(24231)
- 2009(22202)
- 2008(21990)
- 2007(19048)
- 2006(16787)
- 2005(14759)
- 学科
- 济(102819)
- 经济(102690)
- 管理(84296)
- 业(76720)
- 企(65040)
- 企业(65040)
- 方法(48271)
- 财(42663)
- 数学(42137)
- 数学方法(41480)
- 农(28887)
- 中国(28378)
- 务(23569)
- 财务(23487)
- 财务管理(23421)
- 业经(23295)
- 企业财务(22237)
- 税(22085)
- 制(21609)
- 地方(21588)
- 学(20958)
- 税收(20609)
- 收(20428)
- 农业(18914)
- 理论(17942)
- 贸(17677)
- 贸易(17668)
- 易(17152)
- 和(16805)
- 财政(16713)
- 机构
- 大学(371010)
- 学院(370551)
- 管理(148832)
- 济(144790)
- 经济(141499)
- 理学(128429)
- 理学院(127097)
- 管理学(124815)
- 管理学院(124120)
- 研究(116478)
- 中国(89094)
- 财(80674)
- 京(77782)
- 科学(71093)
- 财经(59990)
- 所(57173)
- 江(55785)
- 中心(54587)
- 经(54252)
- 农(52845)
- 业大(51595)
- 研究所(50869)
- 北京(49292)
- 范(48023)
- 师范(47633)
- 州(45093)
- 财经大学(44352)
- 经济学(43099)
- 院(42801)
- 农业(40710)
- 基金
- 项目(249727)
- 科学(196197)
- 研究(186794)
- 基金(180578)
- 家(155319)
- 国家(153985)
- 科学基金(133481)
- 社会(116680)
- 社会科(110522)
- 社会科学(110489)
- 省(97000)
- 基金项目(95810)
- 教育(85997)
- 自然(85858)
- 自然科(83883)
- 自然科学(83861)
- 自然科学基金(82284)
- 划(81245)
- 编号(78435)
- 资助(74463)
- 成果(64537)
- 重点(55059)
- 部(54902)
- 课题(52522)
- 发(52005)
- 创(51770)
- 项目编号(49555)
- 创新(48213)
- 教育部(47804)
- 科研(47692)
- 期刊
- 济(158660)
- 经济(158660)
- 研究(115727)
- 中国(68544)
- 财(66983)
- 学报(54978)
- 管理(53467)
- 科学(48936)
- 农(47907)
- 大学(42536)
- 教育(42510)
- 学学(39680)
- 农业(32724)
- 技术(32683)
- 融(31963)
- 金融(31963)
- 财经(28850)
- 业经(25976)
- 经济研究(24850)
- 经(24500)
- 图书(22688)
- 问题(20984)
- 务(18915)
- 财会(18635)
- 理论(18352)
- 技术经济(17413)
- 会计(17194)
- 版(17021)
- 实践(16809)
- 践(16809)
共检索到553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太轩
实证考察发现当前我国公共投资在区域、城乡及行业间都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公平,此种分布不公平严重影响了全体社会成员对公共投资的公平分享。究其根源,是由于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公共投资法律体系的不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所造成。因此,要从重新配置税权、完善公共投资法律体系、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等路径促进公共投资的公平分享。
关键词:
公共投资 公平分享 财税法 转移支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元聪
我国公共投资分享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公共投资资金来源上的总量不足,资金去向上的定位不准确,以及区域公共投资有差异、产业公共投资有差异和群体公共投资有差异等方面。因此,公共投资主体多元化旨在解决总量的不足,是公平分享的前提;公共投资方向准确是公平分享的具体途径;加强公共投资科学决策与合理监管是公平分享的重要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必坚 张新民
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走低,劳动者报酬占企业利润的比重缺乏约束机制,是初次分配公平的制约因素。个人所得税法、社会保障制度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未能有效促进再分配公平,捐赠税收优惠激励机制也未能根本促进第三次分配公平。因此,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需要创新财税法制:初次分配中促进劳动、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公平参与分配,再分配中促进税收、社保和转移支付的公平调节,第三次分配中促进个人、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捐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怡 王慧
环境利益公平分享是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现行的制度框架无法保障环境利益的公平分享。克服环境利益分享制度不公和矫正环境利益分享制度缺乏的诸多政策工具中,从环境利益分享不公的社会根源来看,环境税无疑是保障社会主体公平分享环境利益的理想的政策工具,因为环境税具有保护环境利益且公平分配环境利益的制度效应。
关键词:
环境利益 公平分享 环境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任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年均GDP增长超过9%,人均GDP目前已达3700美元,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突出表现在为城乡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薇
实现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城乡差距日益明显的当下更为重要。法律是保证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重要保证。本文即以经济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权利配置、市场分配、政府分配、第三次分配方面探讨经济法介入下如何构建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制度。并从宏观机制、微观机制、具体措施方面寻求实现路径。
关键词:
经济法 农民 制度构建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目标,人们的关注焦点也逐渐转移到高等教育公平层面。与此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实现教育公平。基于此,各级政府理应坚持人文主义,在高等教育之起点、过程、结果公平方面按照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积极的差别待遇,力图构建一个有效的高等教育公平分享机制,实现教育公平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包燕萍 陈耿
分享经济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为参与者创造了新的交易模式,其本质上并未改变传统的"供—需"关系,却通过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来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大大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知识技能分享经济带动了社会就业、扩大了税源,然而现行的税制及征收体系尚未能适应此新经济业态,存在偷漏税现象,因而深入分析分享经济的税收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知识技能分享平台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交易模式的价值链、适用的税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税制的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子正
本文认为 ,财税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调整对象极为广泛和重要 ,决定了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还针对我国财税法制的现状 ,提出了当前我国财税法制建设的两大任务
关键词:
财税法 法律体系 财税执法 财税监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穷志
税收竞争和资本外流风险导致辖区政府追求高增长、不分配(低税)政策,但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在较高税负的前提下吸引住资本,既使经济增长,又使收入公平分配。本文在一个非合作开放经济框架中构建的理论模型表明:(1)资本税负越重,资本外流越严重;(2)如果投资环境改善,资本流入且促进经济增长,工人依附资本取得劳动报酬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收入不平等;如果投资环境恶化,资本进一步流出至外地获取收入并使本辖区经济增长减速,工人失去资本依赖且无法取得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收入不平等。联立方程计量分析验证了理论命题。本文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穷志
税收竞争和资本外流风险导致辖区政府追求高增长、不分配(低税)政策,但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在较高税负的前提下吸引住资本,既使经济增长,又使收入公平分配。本文在一个非合作开放经济框架中构建的理论模型表明:(1)资本税负越重,资本外流越严重;(2)如果投资环境改善,资本流入且促进经济增长,工人依附资本取得劳动报酬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收入不平等;如果投资环境恶化,资本进一步流出至外地获取收入并使本辖区经济增长减速,工人失去资本依赖且无法取得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收入不平等。联立方程计量分析验证了理论命题。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保持对资本所得的有效税负,改善投资环境,形成经济增长与收入公平分配并行的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姚涛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房产税具有累进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房产税改革可以有效改善分配领域中的不公平状况。获取财政收入与调控房屋价格不适宜作为房产税改革的主要目标。调节贫富差距应该作为房产税制度设计的最重要目标,其他两个目标处于次要地位。为此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一是将农村地区纳入征税范围;二是设立差别税率;三是免征额为当地上两年平均房价与每人35平方米的乘积金额;四是优先将房产税收入用于保障房建设。
关键词:
房产税改革 财富公平分配 制度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曾军平
鉴于公平所涉及的是个体所得与决定所得诸因素间"关联"的合理性,以收入公平分配为目标的财税政策应以公平规则的建构为导向,而不应局限于单纯的公平的结果。由于真正的公平是强调主体人格平等的平等待人而不是强调客体占有均等意义上的使人平等,财税政策所追求的应该是平等待人的规则而不是使人平等的规则,是理性个体在"无知之幕"后所选择的规则类型。在政策的具体选择上,为推进收入的公平分配,财税应该有所作为,但作用范围应该有限制:应限制在保障个体基本生存、基本教育与基本健康等权利的范围之内。以此为基础,社会收入的分配最终应该由个体的自由选择与市场公平竞争去确定。由于牵涉政策作用的基本取向,这里的讨论对我国收入分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曾军平
以收入公平分配为导向的财税政策选择,其要义在于架构一套公平的分配规则,而不是去确定某一公平的分配结果。首先,公平分配规则的架构要以个体基本权利为保障,而不是以缩小个体间收入的差距为目标,进而,在收入分配方面,累进税制并不是必须的;其次,在有关起点配置的规则上,公平分配规则并不是要通过遗产税等方式来缩小个体在起点配置所存在的经济禀赋和(或)非经济禀赋的差异,而在于为每一个体潜能的发挥提供制度保障,在于保障个体在受教育和健康方面的基本权利;第三,在有关过程控制的规则上,在个体基本权利得以保障的前提下,财政应该局限于为非排他性公共产品进行筹资,而相关的成本则应该采用先受益、后能力的原则来分摊,以维护...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规则架构 财税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曾军平
以收入公平分配为导向的财税政策选择,其要义在于架构一套公平的分配规则,而不是去确定某一公平的分配结果。首先,公平分配规则的架构要以个体基本权利为保障,而不是以缩小个体间收入的差距为目标,进而,在收入分配方面,累进税制并不是必须的;其次,在有关起点配置的规则上,公平分配规则并不是要通过遗产税等方式来縮小个体在起点配置所存在的经济禀赋和(或)非经济禀赋的差异,而在于为每一个体潜能的发挥提供制度保障,在于保障个体在受教育和健康方面的基本权利;第三,在有关过程控制的规则上,在个体基本权利得以保障的前提下,财政应该局限于为非排他性公共产品进行筹资,而相关的成本则应该采用先受益、后能力的原则来分摊,以维护...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规则架构 财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