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5)
- 2023(14227)
- 2022(12290)
- 2021(11674)
- 2020(9815)
- 2019(22609)
- 2018(22632)
- 2017(43971)
- 2016(23679)
- 2015(26507)
- 2014(26156)
- 2013(25437)
- 2012(22865)
- 2011(20084)
- 2010(20658)
- 2009(19298)
- 2008(17940)
- 2007(15351)
- 2006(13155)
- 2005(11403)
- 学科
- 济(90585)
- 经济(90489)
- 管理(68750)
- 业(63743)
- 企(54745)
- 企业(54745)
- 方法(45680)
- 数学(39617)
- 数学方法(38916)
- 财(25145)
- 中国(23297)
- 农(22814)
- 业经(19920)
- 学(18811)
- 地方(16892)
- 理论(16801)
- 务(16485)
- 财务(16403)
- 财务管理(16329)
- 贸(15583)
- 贸易(15570)
- 企业财务(15511)
- 制(15325)
- 农业(15145)
- 易(15117)
- 技术(14730)
- 和(14302)
- 环境(13378)
- 划(12613)
- 银(12301)
- 机构
- 学院(322619)
- 大学(322507)
- 管理(132183)
- 济(123673)
- 经济(120913)
- 理学(115785)
- 理学院(114608)
- 管理学(112370)
- 管理学院(111803)
- 研究(99010)
- 中国(73358)
- 京(67877)
- 科学(61726)
- 财(58348)
- 所(48299)
- 财经(47324)
- 业大(46576)
- 农(45681)
- 中心(45413)
- 江(45198)
- 研究所(43701)
- 经(43032)
- 北京(42144)
- 范(41781)
- 师范(41430)
- 州(37541)
- 院(36684)
- 经济学(36409)
- 农业(35722)
- 财经大学(35457)
- 基金
- 项目(225358)
- 科学(177573)
- 研究(166431)
- 基金(163225)
- 家(141059)
- 国家(139897)
- 科学基金(121548)
- 社会(103776)
- 社会科(98389)
- 社会科学(98360)
- 省(88122)
- 基金项目(86586)
- 自然(79894)
- 自然科(78055)
- 自然科学(78040)
- 教育(77672)
- 自然科学基金(76585)
- 划(73865)
- 编号(69648)
- 资助(67920)
- 成果(55702)
- 重点(49904)
- 部(49391)
- 创(47080)
- 课题(46865)
- 发(46429)
- 项目编号(43866)
- 创新(43746)
- 科研(43289)
- 教育部(43036)
- 期刊
- 济(129951)
- 经济(129951)
- 研究(92203)
- 中国(59157)
- 学报(47698)
- 管理(47015)
- 财(45422)
- 科学(43957)
- 农(40788)
- 教育(37495)
- 大学(36618)
- 学学(34434)
- 农业(28900)
- 技术(28853)
- 融(23403)
- 金融(23403)
- 业经(22304)
- 财经(21988)
- 经济研究(21869)
- 图书(18895)
- 经(18705)
- 问题(16451)
- 技术经济(15479)
- 理论(15187)
- 科技(15180)
- 业(14509)
- 商业(14366)
- 统计(14307)
- 财会(14277)
- 版(14181)
共检索到45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亚 张弛 夏胜权 陈丙欣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打破了传统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工程建设格局,是国家投融资模式、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重大变革与创新。当前,由于认识不到位、法律法规障碍、人员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审计机关对PPP项目审计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不足,亟待加强和完善。本文从公共投资审计视角出发,剖析PPP审计现状和面临挑战,探索回答PPP审计应该"审什么"、"怎么审",并从理论支撑、制度保障、人才支持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更好地推动投资审计转型和现代化,提升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亚 张弛 夏胜权 陈丙欣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打破了传统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工程建设格局,是国家投融资模式、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重大变革与创新。当前,由于认识不到位、法律法规障碍、人员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审计机关对PPP项目审计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不足,亟待加强和完善。本文从公共投资审计视角出发,剖析PPP审计现状和面临挑战,探索回答PPP审计应该"审什么"、"怎么审",并从理论支撑、制度保障、人才支持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更好地推动投资审计转型和现代化,提升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尚庾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下简称PPP投融资模式)作为国家战略,有效缓解了当前宏观经济下行趋势,对推进国家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意义重大,各级国家审计机关的首要职责是对PPP投融资模式下公共投资项目开展有效的监督。本文针对PPP投融资模式的特点,在传统公共投资审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优秀经验,探索适应我国国情,分析评估PPP投融资模式公共投资项目实现绩效的审计思路和方法,帮助完善管理框架、政策体系和扶持手段,强化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以期促进形成自由公平的竞争市场,树立政府公信力,逐步有效推进公共投资项目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尚庾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下简称PPP投融资模式)作为国家战略,有效缓解了当前宏观经济下行趋势,对推进国家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意义重大,各级国家审计机关的首要职责是对PPP投融资模式下公共投资项目开展有效的监督。本文针对PPP投融资模式的特点,在传统公共投资审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优秀经验,探索适应我国国情,分析评估PPP投融资模式公共投资项目实现绩效的审计思路和方法,帮助完善管理框架、政策体系和扶持手段,强化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以期促进形成自由公平的竞争市场,树立政府公信力,逐步有效推进公共投资项目更好地应用和发展PPP投融资模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曼 陆贵龙
政府审计是公共投资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公共投资项目已经普遍应用跟踪审计,在促进公共资金的合法有效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跟踪审计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新时代国家治理目标的要求。本文指出了现有公共投资跟踪审计的现实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公共投资审计模式,对跟踪审计进行修正和完善,并分析了问题导向的公共投资审计模式的原则、构建思路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某省审计厅的审计项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问题导向的公共投资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国家治理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跟踪审计的创新和发展,旨在解决跟踪审计中审计力量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有利于实现审计全覆盖和提高审计效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建军
现行审计委托模式是造成"独立审计不独立",进而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现代企业的"社会企业"特征,使会计报表及其审计信息具有公共品的属性,审计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会计报表审计信息这一公共品私人供给模式的失败。公共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其公共供给模式较私人供给模式更有效率;税务机关作为特殊的公共部门,令其作为会计信息审计的委托人在独立性、激励和实践上更具优势。当然,会计报表审计的税务机关委托模式作为一个新的审计委托模式,其制度需不断完善。
关键词:
审计委托模式 公共品 税务机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侯峻
世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正兴起一种新的高效率、宽领域的经营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简称公私合作关系或PPP模式。本研究对国外PPP服务协议、BOT、BBO、BOOT等主要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PPP模式在中国城市公共产品投资建设中的主要绩效,最后就PPP模式在我国引进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博弈架构等适合国情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庞艳红 王瑶瑶
本文在研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特点、实施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PPP模式下的审计需求。然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价值创造原则、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了协同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审计框架,创新传统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模式,以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从而实现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审计。最后,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创新了PPP项目阶段性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审计组织方式的阶段性调整提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PPP模式 协同审计 审计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庞艳红 王瑶瑶
本文在研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特点、实施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PPP模式下的审计需求。然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价值创造原则、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了协同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审计框架,创新传统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模式,以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从而实现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审计。最后,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创新了PPP项目阶段性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审计组织方式的阶段性调整提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PPP模式 协同审计 审计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桂花 彭建宇
PPP是制度供给的一项伟大创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PPP项目推介规模快速扩张,各参与方实现合理的风险分担是影响PPP项目的重要因素。运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基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PPP项目中双方地位对称和非对称的不同情形,构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风险分担模型,并就PPP效率的提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桂花 彭建宇
PPP是制度供给的一项伟大创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PPP项目推介规模快速扩张,各参与方实现合理的风险分担是影响PPP项目的重要因素。运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基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PPP项目中双方地位对称和非对称的不同情形,构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风险分担模型,并就PPP效率的提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槐庆 赵全新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部门的一种合作模式、融资方式,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以BO T为主要形式的PPP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设施进程和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PPP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中也面临缺乏专门法律法规、价格机制难以发挥关键作用等挑战。因此,有必要尽快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PPP模式下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定价机制,以便加快推进PPP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槐庆 赵全新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部门的一种合作模式、融资方式,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以BO T为主要形式的PPP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设施进程和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PPP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中也面临缺乏专门法律法规、价格机制难以发挥关键作用等挑战。因此,有必要尽快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PPP模式下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定价机制,以便加快推进PPP模式,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雷 李晓红
本文针对PPP模式下的社会资本选择问题,以构建的PPP模式下社会资本选择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了PPP模式下社会资本选择模型,即运用DEMATEL法确定各指标间的关联关系,利用AN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法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应用该模型对辽宁省某PPP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相关评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武若思 王春成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公共项目投融资结构。它以公、私合作为核心,以有效引入市场要素为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资源在调动市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杠杆作用,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财政投资项目安排开辟了一种有效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