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07)
2023(18848)
2022(16193)
2021(14995)
2020(12641)
2019(28729)
2018(28285)
2017(54189)
2016(29429)
2015(32826)
2014(32391)
2013(32144)
2012(29345)
2011(26371)
2010(26107)
2009(23930)
2008(23217)
2007(20348)
2006(17993)
2005(15129)
作者
(86123)
(72050)
(71308)
(67778)
(45611)
(34802)
(32204)
(28245)
(27307)
(25361)
(24475)
(24260)
(22597)
(22483)
(22085)
(21961)
(21884)
(21159)
(20708)
(20402)
(18015)
(17563)
(17419)
(16540)
(16225)
(15984)
(15891)
(15664)
(14541)
(14340)
学科
(119058)
经济(118922)
(84729)
管理(81283)
(61011)
企业(61011)
方法(54684)
(53749)
数学(48657)
数学方法(48069)
农业(36013)
中国(30874)
(29798)
业经(29436)
地方(26334)
(25230)
(21255)
(20861)
贸易(20853)
(20226)
环境(18562)
技术(18404)
(17720)
财务(17648)
财务管理(17610)
理论(17200)
(17046)
企业财务(16723)
(16631)
(15994)
机构
学院(414708)
大学(412858)
管理(164398)
(162783)
经济(159326)
理学(144064)
理学院(142464)
管理学(139800)
管理学院(139042)
研究(136965)
中国(101454)
(88829)
科学(88576)
(85857)
(71748)
业大(71555)
(68909)
农业(68811)
中心(64497)
研究所(63389)
(60594)
财经(58302)
(54028)
(53473)
师范(53420)
北京(52865)
(50646)
(48923)
经济学(48579)
(44972)
基金
项目(297005)
科学(232199)
基金(215371)
研究(211603)
(189934)
国家(188316)
科学基金(161080)
社会(134128)
社会科(126821)
社会科学(126785)
(117894)
基金项目(114861)
自然(106378)
自然科(103833)
自然科学(103802)
自然科学基金(101946)
(98066)
教育(96078)
资助(87786)
编号(86097)
成果(67519)
重点(66276)
(64653)
(63551)
(61145)
课题(58116)
科研(57228)
创新(57139)
国家社会(55490)
计划(54713)
期刊
(173999)
经济(173999)
研究(112414)
(87554)
中国(76886)
学报(74583)
科学(65461)
农业(59522)
大学(55985)
管理(54234)
学学(53328)
(52377)
教育(39485)
(35074)
金融(35074)
业经(34948)
技术(34027)
(28266)
财经(27265)
经济研究(25725)
问题(24473)
(23187)
(22846)
图书(22379)
科技(21198)
业大(20985)
资源(20676)
技术经济(18912)
理论(18509)
统计(18356)
共检索到589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澹远  陈始发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一个关键变量。本研究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共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①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有待提升。除了经济获得感相对较高外,农村贫困人口的政治获得感、福利获得感和社会获得感相对偏低。②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配置方式或不同的配置渠道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同。其中,“输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较大的获得感,而“造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尚未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较大的获得感。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开发就必须实现公共性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启示:①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②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③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④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王璇  
文章利用西南地区三个国家级贫困县的2203户贫困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基于多维贫困视角,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贫困人口扶贫认可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贫困人口对扶贫的综合认可度为92.43分,其中对村庄总体变化的认可度最高,对家庭整体变化的认可度最低,对脱贫退出的认可度居中;贫困人口健康状况、贫困程度、家庭收入增长情况,产业扶贫政策、就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政府扶持力度、帮扶责任人工作力度、村两委干部素质等因素显著影响贫困人口对扶贫的认可度。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骆祚炎  
本文根据ELES分析认为,总消费口径的2002-2004年农村贫困人口分别为2699万人、3827万人和3323万人,贫困人口的收入分布呈现“两端分化”的特征,即人均纯收入小于100元和收入400元以上的群体构成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这要求政府实行结构性的扶贫政策。为此,对最低收入者和最贫困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贫困人口中的“较高”收入者和地区做好开发式扶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增强贫困人口的创收能力应成为扶贫政策的根本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丽华  
本文在阐述湘西八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及构成变化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瞄准地缘性贫困群体、促进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劳动力流动和保护等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裕  王璇  
通过对山西省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18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调研,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总体评价为"基本满意",其中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对帮扶措施的满意度最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贫困户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及退出精准度是影响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艳冰  巢妍  
综合考虑贫困人口分级单指标和多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场K-means融合聚类的农村贫困人口精准分级方法,该方法先由数据场势函数得到初始聚类的个数与聚类中心,再将其导入K-means聚类算法得到最终分级结果,有效地解决了传统K-means算法需要主观给定聚类参数的问题。最后,以贵州省某乡镇贫困人口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融合聚类方法更简洁、高效,能够为农村贫困人口分级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丹  张苗苗  
提升贫困人口获得感是检验精准扶贫成效的重要标准。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形成是贫困人口脱贫行为与特定社会情境及个体人口、心理特质的交互作用,经由物质条件改善、能力提升及人际互动等所得到的关于扶贫的积极心理体验和主观满意度。为实现"让贫困人口有更多获得感"的目标,本文提出了强化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加强贫困人口主体性地位建设、优化脱贫能力及脱贫行为激励方式、突出民族特色的扶贫项目等贫困人口获得感提升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霞  
农村陷贫、发展受限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棘手问题,于是,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来应对解决这一问题。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再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缺乏、资源分布不均、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所以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精确地找到贫困人群,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帮扶、培养,以帮助其实现精准就业。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教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03年扶贫重点县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60.8%。农村低收入人口2946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2.4%。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为4709万人,占全国同类人口的55.3%。 一、绝对贫困发生率8.9%。2003年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比上年略有增加,贫困发生率反弹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 2003年中部地区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增加35.4万人,西部地区减少24.7万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贵州、陕西、甘肃、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卫平  申学锋  
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后,我国农村年度人均纯收入处于温饱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明显趋缓。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 2001—2004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2927万、2820万、2900万和2610万,平均每年减少150万,大大低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的每年减少650万的速度。按照这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姗姗  吴春梅  
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具有一定的反贫困性质。目前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整体发展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完善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挥其在反贫困中的作用,促进贵州省农村的长远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珍  商迪  赵荣  刁钢  秘天仪  
文章以贵州和广西2个省3个贫困县20102014年的调研数据对林业二、三产业比重以及支柱性产业与脱贫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用材林林木种植产业发展不利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林业二、三产业、木本油料及经济林产业发展将会减少贫困。因此,建议贫困林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发展林业二、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木本油料及经济林等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珍  商迪  赵荣  刁钢  秘天仪  
文章以贵州和广西2个省3个贫困县2010~2014年的调研数据对林业二、三产业比重以及支柱性产业与脱贫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用材林林木种植产业发展不利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林业二、三产业、木本油料及经济林产业发展将会减少贫困。因此,建议贫困林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发展林业二、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木本油料及经济林等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磊  伍国勇  
贫困人口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本文首先对精准识别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了6省区的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信息维度、政策维度、方法维度以及识别标准等方面对既有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整合多维数据、创新扶贫政策、推广定量方法以及道德标准优先等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对象和任务;树立职业教育脱贫意识,增强职业教育脱贫自信;因人因地而异,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培训等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脱贫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