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1)
2023(9292)
2022(7993)
2021(7820)
2020(6801)
2019(15392)
2018(15332)
2017(30412)
2016(16292)
2015(18497)
2014(18321)
2013(18003)
2012(16610)
2011(14418)
2010(14626)
2009(13497)
2008(13123)
2007(11196)
2006(9706)
2005(8504)
作者
(42465)
(35290)
(35148)
(33927)
(22471)
(16681)
(16203)
(13649)
(13346)
(12581)
(11928)
(11716)
(11011)
(10977)
(10909)
(10723)
(10463)
(10437)
(10194)
(10021)
(8820)
(8390)
(8388)
(8086)
(8059)
(7994)
(7722)
(7679)
(7087)
(6903)
学科
(62734)
经济(62658)
管理(51877)
(46593)
(38090)
企业(38090)
方法(32218)
(30648)
数学(29441)
数学方法(29058)
中国(20410)
(17966)
(16147)
(15084)
财务(15046)
财务管理(14992)
企业财务(14262)
财政(13707)
业经(12506)
(12004)
贸易(11995)
(11950)
银行(11940)
(11760)
地方(11699)
(11263)
(11200)
农业(10997)
(10816)
(10594)
机构
大学(220918)
学院(219529)
(93736)
经济(91903)
管理(89787)
理学(77326)
理学院(76625)
管理学(75559)
管理学院(75106)
研究(65937)
(54772)
中国(53296)
(44737)
财经(39850)
科学(36651)
(36107)
(33007)
中心(32371)
(30841)
经济学(29636)
财经大学(29549)
(28557)
业大(28221)
北京(27830)
研究所(27144)
经济学院(27040)
(26651)
师范(26405)
(25714)
(24239)
基金
项目(144559)
科学(114686)
研究(109295)
基金(106725)
(90751)
国家(90023)
科学基金(78723)
社会(70854)
社会科(67294)
社会科学(67279)
基金项目(56247)
(55148)
教育(50986)
自然(49259)
自然科(48146)
自然科学(48132)
自然科学基金(47262)
(46262)
编号(45089)
资助(43788)
成果(36877)
(33555)
重点(31867)
(30271)
(30240)
国家社会(29816)
教育部(29606)
课题(29571)
人文(29048)
项目编号(28461)
期刊
(98768)
经济(98768)
研究(68320)
(46834)
中国(39716)
管理(32770)
学报(28440)
科学(26071)
(24399)
大学(23184)
(22358)
金融(22358)
学学(21674)
教育(21170)
财经(20204)
技术(19796)
(17270)
经济研究(16434)
农业(16181)
业经(16080)
问题(14246)
图书(12687)
理论(12131)
财会(11656)
(11608)
会计(11242)
实践(11044)
(11044)
技术经济(10617)
统计(10535)
共检索到328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光辉  范建鏋  
关键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力平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时,回顾共和国财政发展,笔者认为,共和国财政的本质属性就是"人民财政",共和国财政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民财政为人民"。在不同发展时期中,这一本质属性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地被赋予特定要求。今天,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深刻认识共和国财政的本质属性与时代内涵,并从制度性安排、配置性保障,阶段性体现、体制性支持与国际性贡献五个方面来把握,从而为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目标做出更多中国财政贡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瑞  
近年来 ,尤其是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基本框架以后 ,理论界与实践部门在如何更好地实践财政公共性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同时 ,也引发了许多争论。如财政公共性是财政一般范畴还是财政特殊范畴 ?公共财政是否公共性的必然选择 ,国家财政是否就是对公共性的否定 ?公共性的最佳实现形式是什么 ?等等。本文从国家与财政的关系入手 ,对财政公共性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财政公共性脱胎于国家的公共性并由国家强制权力保证实施 ,其具体内容取决于一国的基本国情 ,而且与财政实践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进而得出当前进行财政理论研究 ,应紧密联系中国国情 ,在维护国家绝对权威的基础上 ,循序渐进地实现财政公共性的完全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清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财政本来就是公共的,但其公共性又是发展的,在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下和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实现形式和存在范围是不完全相同的。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公共性才真正取得独立、成熟、规范、完全的存在形式———公共财政,亦即市场经济财政。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体系,乃势所必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星侯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之后 ,围绕着公共财政与财政的公共性问题 ,人们展开了激烈争论。这场争论至今仍在进行之中 ,本文对其中一些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作了综述和评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德安  
一、公共财政理论与契约论 国内财政学界认为公共财政学说不能成立的人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公共财政学以社会契约论的国家学说为基础,但契约论为卢梭等人的向壁虚构之作,历史上找不到它曾经存在的根据,故公共财政学不能成立。“社会契约论……只是而且永远是一个‘美丽的虚构’,根本不是现实的反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耀宗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危机丛生,政府财政性拨款总量不足,比例持续下降;学费收入占总经费比例持续增长,影响入学机会公平;高校贷款危机凸显,影响加剧;财政分权导致高校财政出现系统化差异。市场机制过度引发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带来大学公共性缺失,体现在高等教育财政规模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质量遭受质疑、教育腐败、大学功能窄化。从2002年始,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政策整体取向发生转变,政府职能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财政制度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过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知识经济形态以及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质量提升的吁求,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把彰显公共性作为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价值标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童光辉  张鹏  
中国之所以将"公共财政"作为标识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旗帜,是旨在突出和彰显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的"公共性",所以,正确理解和解释"公共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梳理了中国财政学和西方财政学中对于"公共性"的不同定义,反思分歧的由来、问题的焦点及折中的可能,然后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架构,从而拓展我们既有的认识。简而言之,财政的"公共性"的概念可归结为三个层次:一个中心、两大原则和三项职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秀芝  
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预决算的偏差率居高不下,由此而来的超收收入的使用问题、超支的资金来源问题引人注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政预算约束软化,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考察了1994-2007年我国财政收支预算决算数偏差的现状、原因,就如何控制财政收支预决算数的偏差提出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安  侯昭瑞  林子琪  
在研究土地财政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土地财政模式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土地财政的具体形式或类型。土地财政模式是在一定经济和社会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以财政社会学为视角,把土地财政模式划分为贡纳型土地财政、租金型土地财政、利润型土地财政和税收型土地财政。中国现行土地财政模式为租金型土地财政,应转型为税收型土地财政。同时认为,土地财政模式转型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制度变迁过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刚  
现代财政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公共性,体现为财政收入的大众性、财政支出的公益性和财政管理的公开性,这一特征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步获得的。本文以西欧部分国家为例,分别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财政管理诸环节的变迁出发,考察西欧地区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演进过程,透视现代财政的关键特征及其演变的基本脉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蔡琛  
中国财政学对公共预算问题的研究,未能融合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也未实现必要的"市场细分"。近期的研究取向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谋划:组建"中国公共预算研究会";尽快完成中国近代预算史的抢救性研究与实现预算术语统一化;按照正确的顺序继续推进"三部曲"的预算规范化进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芳宏  柯元  
当前乡镇政府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改革的主轴是"减人、减事、减支出"。改革的目标是"保稳定、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有关财政改革的举措包括:"乡财县管"、"以钱养事"、"校财局管"等。这些财政改革具有一些"新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