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1)
- 2023(4595)
- 2022(4011)
- 2021(3531)
- 2020(3011)
- 2019(7056)
- 2018(7018)
- 2017(13570)
- 2016(7503)
- 2015(8496)
- 2014(8252)
- 2013(8385)
- 2012(7909)
- 2011(7230)
- 2010(7382)
- 2009(6684)
- 2008(6655)
- 2007(5767)
- 2006(5169)
- 2005(4676)
- 学科
- 济(30613)
- 经济(30578)
- 业(21104)
- 管理(19012)
- 方法(13502)
- 企(12401)
- 企业(12401)
- 数学(12166)
- 数学方法(12025)
- 中国(10596)
- 农(9483)
- 地方(8941)
- 财(7813)
- 学(7077)
- 服务(6968)
- 农业(6792)
- 制(6701)
- 工作(6366)
- 业经(6212)
- 贸(5714)
- 贸易(5711)
- 易(5493)
- 服务业(5118)
- 银(5048)
- 银行(5030)
- 融(4935)
- 金融(4934)
- 行(4846)
- 地方经济(4682)
- 环境(4569)
- 机构
- 大学(109622)
- 学院(106904)
- 济(44147)
- 经济(43136)
- 管理(41215)
- 研究(38713)
- 理学(35652)
- 理学院(35167)
- 管理学(34559)
- 管理学院(34346)
- 中国(28323)
- 科学(24599)
- 京(23499)
- 财(20169)
- 所(20161)
- 农(20003)
- 研究所(18562)
- 中心(17986)
- 江(16572)
- 业大(16466)
- 财经(16066)
- 范(15864)
- 农业(15741)
- 师范(15708)
- 经(14581)
- 北京(14547)
- 经济学(14173)
- 院(13564)
- 州(13516)
- 师范大学(12890)
- 基金
- 项目(76491)
- 科学(60423)
- 基金(56388)
- 研究(55115)
- 家(50179)
- 国家(49800)
- 科学基金(41849)
- 社会(36629)
- 社会科(34636)
- 社会科学(34623)
- 基金项目(30358)
- 省(28974)
- 自然(26298)
- 自然科(25727)
- 自然科学(25717)
- 自然科学基金(25285)
- 划(25078)
- 教育(24396)
- 编号(22370)
- 资助(22080)
- 成果(19057)
- 重点(17557)
- 发(17245)
- 部(17055)
- 国家社会(15803)
- 创(15601)
- 课题(14804)
- 科研(14796)
- 创新(14640)
- 教育部(14527)
共检索到160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楚亮 刘盼
本文利用1996~2019年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求职招聘信息,估算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匹配效率变化特征及其地区差异,发现匹配效率有下降倾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匹配效率反而更低。基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匹配效率的地区差异,本文还讨论了求职者和岗位分布在匹配效率较低地区相对集中所带来的就业、产出和收入效应。从时间序列特征来看,地区匹配效率差异所导致的就业、产出和收入损失并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改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匹配效率,是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总就业、总产出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匹配效率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国辉 张新文
文章通过AMOS评价模型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匹配效率进行相关测度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水平和生产绩效对公众满意度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而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与决策规模对公众满意的影响效应则为负向的抑制作用。实证研究显示:财政资源配置对生产绩效的影响实为抑制效应,而资源配置与决策规模、生产绩效等亦会同时影响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国辉 张新文
文章通过AMOS评价模型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匹配效率进行相关测度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水平和生产绩效对公众满意度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而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与决策规模对公众满意的影响效应则为负向的抑制作用。实证研究显示:财政资源配置对生产绩效的影响实为抑制效应,而资源配置与决策规模、生产绩效等亦会同时影响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欧阳小迅 黄福华
以物流产出距离函数为分析框架,提出并定义物流匹配效率的概念,运用中国30个省市地区1999—2008年相关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非参数的生产前沿面函数模型,对中国地区物流匹配效率进行全面测算,同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间物流匹配效率的差异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整体效率并不高,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整体水平偏低;中国东、中、西部的物流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依次降低,且差异明显;在物流匹配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地区人均资本、所有制结构、物流业人力资本质量及专业化程度表现出显著正效应。实现物流匹配效率的提升,必须在持续投资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的完善及配套资源的及时跟进;深化产权结构改革,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红灿 陈星星
在公共服务渠道类型公共服务特征匹配与渠道模式公共服务特征匹配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服务渠道类型与渠道模式公共服务特征匹配度的度量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定量计算渠道类型与渠道模式的匹配情况,构建了一种公共服务渠道管理模型。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渠道管理 服务特征匹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玲 林锋 陈宝国
针对我国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的客观现实,基于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本文利用199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异质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从供给侧视角探讨并解读三大区域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差异及其成因。结果显示:尽管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变化轨迹显著不同,但前沿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适配是资本积累动态效率的源泉。其中,东部因"适用技术"选择惰性致使前沿技术变迁滞后于要素禀赋结构演化而历经资本积累由动态无效到有效的过程;中部虽然选择了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相对匹配的适宜技术且资本积累始终处于动态有效区间,却受制于高质要素供给上的"天花板效应"约束、各级人力资本技术吸收能力尚未达到溢出门槛,致使资本边际生产率持续下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蓉 刘楠楠 黄策
本文通过构建两个地区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同时提供和序贯提供两种地区间外溢性公共品的二阶段或三阶段动态博弈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直接供给承诺与以匹配率为主要方式的间接供给承诺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两个地区完全承诺直接供给和匹配率间接供给下的同时提供模型是帕累托最优的;只有一个地区进行匹配率间接承诺的模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做出匹配率承诺的地区的福利对比没有承诺的地区来说有所增进;序贯提供两种外溢性公共品时,总供给量要低于同时提供模型的总供给量,两种外溢性公共品的供给量具有关联性,匹配率的作用不显著。最后,论文对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区间外溢性公共品 直接供给承诺 匹配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卢盛峰 陈思霞
笔者构建了一个测度辖区公共服务供给匹配状况的检验模型,并利用中国1999—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及社会治安等6种公共服务的拥挤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拥挤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中国现有的公共服务提供量下,除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等近似纯公共品的公共服务成本应完全由政府通过税收垫付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混合型公共服务其成本应根据其拥挤程度以及各自内部的"公共度",由政府通过差异化财政拨款和受益者付费分摊,社会保障等私人型公共服务的成本应主要由受益居民负担;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努力增加拥挤性公共服务,特别是私人型公...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拥挤系数 成本分摊 匹配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人力资本结构研究"课题组
关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匹配与协调,现有研究大多处于定性分析或局部的经验观察。本文在系统解析两者的匹配协调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耦合协调"的理论,测算了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两种要素之间的匹配协调度,并考察了这种匹配协调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匹配协调对经济效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十分稳健。因此,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有效积累,不仅仅是两者数量上的增加,同时还要关注两者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匹配和均衡。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匹配协调 经济效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华 李桂荣
在教育匹配视角下,从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四个方面构建劳动者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教育匹配的就业质量效应,并分样本估计不同类型劳动者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教育匹配显著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且使用PSM方法进行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教育匹配对劳动者的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学历、男性劳动者教育匹配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高于低学历、女性劳动者,且教育匹配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来自年轻劳动者;教育匹配对不同地区和城乡劳动者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尽其才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2015年第二季度,全国101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下降;但与上季度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增长。从供求对比看,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60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有528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6,比去年同期和上季度分别下降了0.05和0.06。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4.9万人和37.4万人,分别增长了2.9%和8.3%。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2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近46.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66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4.8%。本季度市场供求信息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一、市场中劳动力供求总体平衡,与去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呈增长态势。从供求对比看,用人单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第一季度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我国91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67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3.3%;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019.6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0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7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6%;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25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4%。一是市场中劳动力供求总体平衡;与去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减少。从供求对比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