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6)
2023(9173)
2022(7635)
2021(7402)
2020(5976)
2019(13249)
2018(13427)
2017(23673)
2016(14003)
2015(15681)
2014(15466)
2013(13893)
2012(12677)
2011(11555)
2010(12102)
2009(10976)
2008(10466)
2007(9647)
2006(8744)
2005(7939)
作者
(34023)
(27914)
(27682)
(26799)
(17916)
(13216)
(12859)
(10839)
(10501)
(10464)
(9415)
(9202)
(8836)
(8801)
(8798)
(8676)
(8672)
(8349)
(8164)
(8100)
(7136)
(6996)
(6675)
(6609)
(6534)
(6298)
(6272)
(6268)
(5610)
(5547)
学科
管理(35274)
(34252)
经济(34218)
(27098)
教育(21571)
(21228)
企业(21228)
中国(18512)
(14173)
(12646)
理论(11303)
方法(10858)
(9860)
(9646)
教学(9445)
(9111)
数学(8983)
农业(8859)
业经(8774)
数学方法(8734)
(8570)
贸易(8563)
(8351)
地方(7986)
及其(7599)
(7275)
银行(7274)
(7244)
工作(7100)
(7026)
机构
大学(174067)
学院(171686)
研究(60732)
(59046)
管理(58628)
经济(57234)
理学(48995)
理学院(48377)
管理学(47269)
管理学院(46913)
中国(41175)
(38125)
(35107)
师范(34926)
科学(34443)
教育(33309)
(31905)
(29730)
(29342)
师范大学(27686)
中心(27455)
研究所(26086)
北京(25016)
(23445)
(23251)
财经(23084)
技术(22879)
(22428)
职业(21600)
业大(21118)
基金
项目(106173)
研究(91043)
科学(84140)
基金(70334)
(58677)
国家(57989)
社会(53153)
社会科(49958)
社会科学(49950)
教育(49896)
科学基金(49254)
(44005)
编号(42753)
成果(39370)
(38019)
基金项目(35342)
课题(32720)
(28869)
自然(28311)
资助(28287)
自然科(27632)
自然科学(27622)
自然科学基金(27071)
项目编号(26093)
重点(25014)
(24444)
(24376)
规划(24374)
(24323)
(22143)
期刊
(72131)
经济(72131)
研究(64625)
教育(59873)
中国(47315)
(24757)
(22148)
管理(21381)
学报(20737)
科学(18966)
技术(18223)
大学(17784)
(16860)
金融(16860)
农业(15591)
职业(15378)
图书(14581)
学学(14140)
业经(13328)
经济研究(11475)
(11202)
论坛(11202)
书馆(11085)
图书馆(11085)
财经(10976)
(9562)
技术教育(9180)
职业技术(9180)
职业技术教育(9180)
(9020)
共检索到284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伦  
近年来,国外多所高校遭受恐袭的惨痛案例,给予了我们深刻的警示。为了提高学校和师生应对恐怖犯罪的能力,避免遭到侵害,高校应该提高站位,克服困难,积极采取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实战演练、加强法制宣传、争取政府对高校的支持和接受检查督导等有效措施,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为建设平安校园、平安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伦  
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应当做好提高青年师生防范暴恐思想渗透的安全教育。高校为了提高青年师生防范暴恐思想渗透的安全教育取得实效,有必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防范暴恐思想渗透安全教育,加强反恐怖主义法治宣传,斩断恐怖组织思想渗透的渠道,加强对师生的关爱和校园的管理等工作入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璇  
个体恐怖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类型,它具有独特的特征,有别于恐怖主义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以近年来频发的公交纵火案为视角,通过分析个体恐怖犯罪的特点,评估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提出完善我国刑法中的保安性措施以预防该类犯罪发生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璇  
个体恐怖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类型,它具有独特的特征,有别于恐怖主义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以近年来频发的公交纵火案为视角,通过分析个体恐怖犯罪的特点,评估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提出完善我国刑法中的保安性措施以预防该类犯罪发生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金永红  慈向阳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后来必然是金融的全球化,随之而来的则是金融犯罪的全球化趋势。为此,及早研究和解决金融犯罪的国际化是我们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论述了金融犯罪国际化的特征,分析了我国金融犯罪国际化的一些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淑华  
[目的/意义]恐怖主义思想在网络空间广泛渗透和扩散,网络恐怖主义正在成为当前恐怖活动的重要运作方式,防范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是反恐领域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通过对网络恐怖主义势力和网络反恐力量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认为后者无论在道义基础上还是能力优势上都更胜一筹,网络恐怖主义治理是大势所趋且势在必得。[结果/结论]在治理路径选择上,以网络安全治理为视角研究如何应对网络恐怖主义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我国可据此制定务实的国家策略,从明确网络反恐战略任务、落实网络反恐相关立法、组建网络安全专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与此同时,潜伏在校园内部和周边地区的许多不安定因素也显现出来,高校面临的消防、交通、财物、食品、网络等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技能,已成为新时期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课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瑾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反动势力,必须严厉打击。文章介绍了三者的具体含义,分析了三者在产生原因和政治诉求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以及其目的阶段性和手段欺骗性的区别,认为极端主义是恐怖主义的雏形,宗教极端因素在发展中有转变为恐怖主义的可能性。指出对这三种犯罪,应坚持预防在先,露头就打,将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与黑社会性质犯罪遏制和歼灭于萌芽状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昕炜  
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手中有了闲散资金,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投资理念引导,许多群众在能"钱生钱"、"利滚利"的诱导下,掉进犯罪分子设置的陷阱,集资诈骗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近年更是大案、要案频发,犯罪金额巨大,社会影响面广,不仅严重危害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危害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严重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甚至危害国家经济安全。要解决当前非法集资犯罪问题,通过认真透视非法集资犯罪的现状,剖析其犯罪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贾宇  李恒  
[目的/意义]恐怖主义犯罪是全人类的公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是世界各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反恐情报信息工作是反恐怖斗争的第一道防线,情报信息能否准确搜集是反恐怖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方法/过程]分析当前国内外恐怖犯罪斗争特点,对国内外恐怖活动形势进行评估,明确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情报信息搜集重点。[结果/结论]提出完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之情报信息搜集的具体策略。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夏一雪  兰月新  王沙骋  
[目的/意义]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恐怖主义风险建模,为网络恐怖主义风险防范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基于网络恐怖主义作为复杂的大规模系统的本质特征,采用等级全息建模方法,构建网络恐怖主义的风险情景,识别可观测的风险因素,进而进行风险量化、评级,得出高风险因素。[结论/结果]依据风险管理过程和风险分析结果,提出"无事先防、事初防变、事过防复"的风险管理理念,分别针对网络恐怖主义潜伏期、实施期、效应期的高风险因素,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丽  吕康银  陈漫雪  
为遏制犯罪率上升,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我国公共安全支出不断增长。面对犯罪诱因的多元化以及犯罪主体的职业化,目前的公共安全支出水平及政策对总体刑事犯罪仍保持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基于不同类型犯罪的检验中,公共安全支出对侵财犯罪的抑制作用显著,对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抑制作用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犯罪的自身特点、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运作效率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因此,犯罪治理应当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而不能单纯依靠增加公共安全支出来实现对犯罪的减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丽  吕康银  陈漫雪  
为遏制犯罪率上升,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我国公共安全支出不断增长。面对犯罪诱因的多元化以及犯罪主体的职业化,目前的公共安全支出水平及政策对总体刑事犯罪仍保持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基于不同类型犯罪的检验中,公共安全支出对侵财犯罪的抑制作用显著,对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抑制作用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犯罪的自身特点、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运作效率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因此,犯罪治理应当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而不能单纯依靠增加公共安全支出来实现对犯罪的减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晋康  刘卫军  
金融犯罪是犯罪人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前者是内因 ,后者是外因。金融犯罪是一种较典型的“理性犯罪” ,犯罪人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当实施犯罪行为的净收益增加 ,会带来犯罪人总效用的增加时 ,一个人犯罪的可能性相当大。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成本与收益或净收益 ,受犯罪人个人因素与外部条件影响。本文运用经济学方法 ,分析了金融犯罪行为的净收益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提出金融犯罪防范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