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2)
2023(5990)
2022(5191)
2021(5120)
2020(4335)
2019(9929)
2018(10022)
2017(19166)
2016(10919)
2015(12727)
2014(12615)
2013(12395)
2012(12128)
2011(10737)
2010(11157)
2009(10482)
2008(10934)
2007(9890)
2006(8930)
2005(8350)
作者
(32292)
(26739)
(26674)
(25468)
(17247)
(12973)
(12259)
(10261)
(10242)
(9951)
(9432)
(9244)
(8624)
(8476)
(8358)
(8059)
(8052)
(7873)
(7846)
(7767)
(6905)
(6647)
(6550)
(6312)
(6041)
(5995)
(5955)
(5814)
(5525)
(5438)
学科
(40328)
经济(40265)
管理(31005)
(27672)
(22890)
企业(22890)
方法(14382)
(13437)
(12284)
数学(11322)
(11320)
中国(11095)
数学方法(10975)
地方(10000)
(9838)
业经(9618)
农业(8701)
理论(8578)
(7953)
贸易(7947)
(7640)
(7020)
财务(6996)
财务管理(6970)
(6936)
教育(6714)
(6638)
(6473)
银行(6454)
企业财务(6444)
机构
大学(158620)
学院(156446)
(55430)
研究(55397)
管理(55079)
经济(53853)
理学(46157)
理学院(45446)
管理学(44369)
管理学院(44052)
中国(42808)
(35884)
科学(35864)
(29460)
(29295)
(27693)
(26421)
研究所(26328)
中心(25613)
(25032)
师范(24827)
北京(22974)
业大(22853)
财经(21982)
农业(21545)
(21251)
师范大学(20126)
(19788)
(19539)
(17955)
基金
项目(96809)
科学(74644)
研究(72383)
基金(68061)
(59472)
国家(58903)
科学基金(48990)
社会(43302)
社会科(40538)
社会科学(40522)
(37996)
基金项目(35996)
教育(33382)
(32438)
自然(31757)
编号(31048)
自然科(30957)
自然科学(30946)
自然科学基金(30364)
成果(27952)
资助(27900)
重点(21865)
课题(21772)
(20979)
(20632)
(19094)
项目编号(18577)
(18438)
(18277)
科研(18162)
期刊
(71932)
经济(71932)
研究(49301)
中国(34471)
(26402)
学报(26295)
(24786)
科学(23830)
教育(22507)
管理(20171)
大学(19607)
学学(17895)
农业(17787)
(14424)
金融(14424)
技术(12877)
图书(12838)
业经(11485)
财经(10940)
问题(10052)
书馆(9806)
图书馆(9806)
经济研究(9625)
(9487)
(9350)
(8996)
(8437)
资源(8309)
(8140)
论坛(8140)
共检索到252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史泽华  陈欢  
价值整合是公共外交中的关键环节。在韩与日本就"慰安妇"问题对美公共外交竞争中,"历史真相派"通过院外游说、政治宣传、立碑造像等活动,成功地把该问题打造成为美国主流社会接纳并具备强大文化嵌入能力的社会运动,获得了对"历史修正派"的相对优势,并进而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由此,公共外交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应结合对象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客观定位价值整合的内容、工具、对象和目标,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韵筑  张一凡  叶瑞恒  张景源  
近年来,随着全球意识与和平理念的盛行,慰安妇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慰安妇研究面临史料不足和脱离公众的困境,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史料并使其回归公共领域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介绍笔者团队将增强现实技术引入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研究,制作“AR故事地图”的成果和经验,展示传统史料及其研究成果的数字化、公众化呈现方式。以此为基础,提出历史学通过数字人文方法回归公共领域的两条路径,发掘史学研究体现自身价值的新领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吕春月  
"慰安妇"问题,一个悬而未决的战争遗留问题,一直困扰着受害国国民,而加害国日本也未能逃脱,一直备受世界进步舆论的谴责。而要理清"慰安妇"问题的战争责任,必须客观还原真相。本文以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的记载为依托,配合大量史料,从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动机、"慰安所"的设置、"慰安妇"的遭遇以及当时民众的反响入手,试图从中探寻"慰安妇"问题的真相,为早日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更多的历史证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玉强  
"慰安妇"问题一直被美国议员所关注,1997年美国议员威廉姆·里品斯基首次向美国众议院提交议案要求众议院关切"慰安妇"问题,从而在美国众议院开启长达十年之久关于"慰安妇"问题的立法活动。2007年美国众议院终于通过H.Res.121议案,该议案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以明白和明确的方式正式承认、道歉和承担历史责任。H.Res.121议案获得通过,不仅意味着首次成功以立法形式确定日本性奴役"慰安妇"事实和划定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责任,而且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对"慰安妇"问题的立法活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日军侵华期间强征中国女性充当慰安妇,使其沦为日军的性奴隶,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犯罪,是日军所犯下的最惨无人道、最血腥、最为人类所不齿的罪行。作为受害者的中国慰安妇,不论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受害程度最深者。但是作为加害者的日本政府对待原中国慰安妇的态度又是最不公平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凌磊  
公共外交政策作为增强国际互信、提升国际形象的有效途径,是韩国参与全球治理、拓宽外交渠道的重要手段。韩国高等教育发展与韩国公共外交政策维系着依存共生、互为载体的关系。韩国公共外交政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主要包括以高等教育为载体,向外国适龄青年介绍和推广本国教育情况;以国外大学生、留学生为对象,组织相关体验活动,推广本国文化;采用语言培训、教育援助、增派专家教授等方式,助推国外高校建设韩国语言、文化等相关专业。韩国公共外交政策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了一条维系国家之间相互认同、互利互惠、和平友好的纽带,推进了外交事业和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禹守根  汪伟民  
朝核六方会谈对韩国的国家利益利害关系重大,韩国的应对策略也最为复杂和微妙。韩国既要顾及短期安全利益与长远民族利益之间的平衡,又要弥合国内政治力量之间的政策分歧,并竭力避免其对北政策与对美政策之间出现零和局面,同时还需兼顾联盟政策及其东北亚地缘战略之间的平衡,因此六方会谈事实上成为韩国实施多重平衡外交的一个重要契机。目前来看,这种复杂的平衡外交方针基本是成功的,然而其最终政策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金潞  孔兰兰  
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中,但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立法工作起步晚,经验不足。美国独立的公共图书馆法制化运营、日本以教育法为支撑的公共图书馆法制体系、韩国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法律保障机制都能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工作提供借鉴。在立法进程方面,要密切联系国家经济、教育政策;在法律实施方面,要推动各界参与公共图书馆立法,建立反馈机制;在法律制度方面,使国家法规与地方条例互补;在行业自律方面,要强化中国图书馆学会职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敦球  
韩国的“北方外交”政策源于韩国政府成立后的历届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真正意义上的、各届政府明确提出并共同执行的北方外交政策是不存在的,只是韩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一贯政策的一种统称。韩国政府“北方外交”的基本内容广北方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揭示了中韩关系的改善和外交关系的确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韩两国经贸关系早于政治关系,以经济促进政治是中韩关系发展的一大特点。中韩建交对建立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钮松  
韩国作为世界新兴工业国和世界第13大经济体,国际组织和国际论坛为代表的制度设计为韩国开展与中东国家之间的经济外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韩国的中东经济外交主要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论坛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前者主要体现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全球绿色经济成长研究所(GGGI)和中东海水淡化研究中心(MEDRC)等;后者体现在:韩国在20国集团(G20)、亚洲-中东对话(AMED)和韩国中东合作论坛(KMECF)等。"阿拉伯之春"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向东看"趋势在当前国际经济背景下会愈发明显,韩国在加强与中东国家经济外交上所进行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机制和制度建设有着较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耀钟  
日本一直十分重视公共外交。战败国这一敏感符号致使其在传统外交领域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掣肘,相较之下,公共外交便成为其发展与他国关系,重归"正常国家",进而谋求大国地位的替代路径。非洲作为世界一大"资源富矿",又是联合国的重要"票仓",自然成为日本公共外交的重要对象。几十年来,日本对非公共外交已形成了以"对外援助"为先锋、"互动外交"为辅翼的"双轨外交"体系,且借由2008年外务省统合各援助部门,成立全新的"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为契机,使其对非公共外交的整体合力更为"凝聚",似有在非洲与中国分庭抗礼之势。本文试以JICA为中心,从历史、范围、机制、实践四个维度解构日本对非公共外交行为,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晶  高强  
提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供给质量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论述韩国新村运动过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以社会资本为视角,深入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提升关系网络、增加相互交流、加强集体行动、优化干群关系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存量、完善农户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的优化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晶  高强  
提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供给质量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论述韩国新村运动过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以社会资本为视角,深入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提升关系网络、增加相互交流、加强集体行动、优化干群关系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存量、完善农户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的优化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晓钟  冯勇  
在当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公共外交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它对国际经济合作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助力。本文从公共外交的理论解析出发,分析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公共外交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尝试提出国际经济合作视野下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詹德斌  
文在寅总统当政前后,韩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朝核问题引发的朝美对峙严重威胁着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而"萨德"入韩又导致中韩关系陷入建交以来最冷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文在寅政府决定摆脱以中美为中心的传统外交路线,将目光转向远至欧洲的北方和遥及澳大利亚的南方,超越卢武铉政府的"东北亚均衡者论"。在文在寅政府构想的外交新布局中,"新南方政策"是"繁荣之轴"的一翼和"均衡外交"的一环,其核心目标是将韩国与东盟和印度等主要"新南方国家"的政治和经贸关系提升至与周边四大国同等的地位,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差别化的"3P共同体"建设与中国和日本展开竞争。本文认为,"新南方政策"概念的提出具有战略性意义,但其内容尚无明显的"新颖"之处,连"南方国家"的范围也没有明晰,政策体系也有待完善,甚至可以说当前阶段的"新南方政策"还只是"新东盟政策"。本文认为,"新南方政策"明显带有配合美日提出的"印太战略",同时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意图。随着"新南方政策"的推进,中韩两国在"新南方国家"的竞争也有望加剧,但两国可以研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方案,从而规避冲突性竞争局面的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