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5)
- 2023(14062)
- 2022(11909)
- 2021(10550)
- 2020(9208)
- 2019(20674)
- 2018(19966)
- 2017(38159)
- 2016(20765)
- 2015(22899)
- 2014(22753)
- 2013(22861)
- 2012(21519)
- 2011(19753)
- 2010(20061)
- 2009(18734)
- 2008(18559)
- 2007(16947)
- 2006(15018)
- 2005(13563)
- 学科
- 济(107682)
- 经济(107595)
- 管理(58977)
- 业(53140)
- 企(42488)
- 企业(42488)
- 方法(41729)
- 数学(37176)
- 数学方法(36843)
- 地方(24643)
- 中国(24529)
- 财(24517)
- 农(23826)
- 学(21893)
- 业经(19520)
- 贸(17073)
- 贸易(17068)
- 制(16559)
- 易(16490)
- 农业(16171)
- 地方经济(15490)
- 环境(14692)
- 务(14363)
- 财务(14338)
- 财务管理(14306)
- 融(14033)
- 金融(14031)
- 企业财务(13639)
- 和(13427)
- 银(13219)
- 机构
- 大学(311447)
- 学院(308613)
- 济(137403)
- 经济(134739)
- 管理(115082)
- 研究(112158)
- 理学(99156)
- 理学院(97950)
- 管理学(96242)
- 管理学院(95657)
- 中国(82277)
- 科学(69294)
- 京(65234)
- 财(61093)
- 所(58702)
- 农(58281)
- 研究所(53438)
- 中心(49857)
- 业大(48630)
- 财经(48568)
- 江(46668)
- 农业(46282)
- 经(43998)
- 经济学(43519)
- 北京(41005)
- 院(39687)
- 范(39440)
- 经济学院(39143)
- 师范(38955)
- 州(36556)
- 基金
- 项目(205040)
- 科学(160344)
- 基金(149971)
- 研究(143168)
- 家(133493)
- 国家(132415)
- 科学基金(111504)
- 社会(93465)
- 社会科(88687)
- 社会科学(88653)
- 省(79474)
- 基金项目(79273)
- 自然(72407)
- 自然科(70743)
- 自然科学(70712)
- 自然科学基金(69471)
- 划(67813)
- 教育(64579)
- 资助(60772)
- 编号(55604)
- 重点(47085)
- 发(45397)
- 部(45206)
- 成果(45167)
- 创(42092)
- 科研(39854)
- 国家社会(39648)
- 创新(39500)
- 计划(38709)
- 课题(38654)
共检索到464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前进 孙培源 唐元虎
在中国连续五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 ,大量投资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将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引入一个区域经济的中间品生产过程 ,建立了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 ,详细分析了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变动对于相关产品价格、产量、专业化分工程度及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增多 ,会提高工资率 ,降低中间品的价格。同时 ,公共基础设施规模的大小会影响专业化分工程度和产品的生产规模以及国际贸易格局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基础设施 专业化分工 国际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佳 徐玮
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鲍莫尔病”和过早“去工业化”问题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阻碍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本文采用量化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数据要素的生产、交易和投入模型,将数据要素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在“效率—结构—速度”的分析框架下,采用结构化检验方法,定量分析数据要素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采用比较静态方法研究交通与数据要素协同效应加速这一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与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仅将数据要素与服务业相结合并不能完全解决服务业由于效率相对滞后而在结构转型中受到“鲍莫尔病”的困扰。在交通聚集人口的作用下,高人口密度依赖型的服务业将提高效率,有望根除效率滞后导致的潜在成本上升的病因。同时在交通基础设施供需的作用下,制造业数字化能规避制造业份额过早下降问题。数据要素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数字技术红利,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本文的研究为探索中国数字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改珍 刘春学
从新型基础设施角度出发采用动态面板的研究方法,以中国2003—2020年30个省份为样本,探讨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差距呈倒“U”型关系,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会缩小东部地区经济差距,但是会扩大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将新型基础设施分为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后,发现融合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效应弱于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会通过劳动效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改珍 刘春学
从新型基础设施角度出发采用动态面板的研究方法,以中国2003—2020年30个省份为样本,探讨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差距呈倒“U”型关系,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会缩小东部地区经济差距,但是会扩大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将新型基础设施分为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后,发现融合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效应弱于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会通过劳动效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涛 杜丽群
如今,各地纷纷设定最低工资条例,与现实形成对照的却是,国内有关于此的理论探究并不多见。本文采用符合中国城乡二元经济实际情况的假设,建立简单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最低工资的经济影响做了比较有意义的理论尝试。通过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本文给出了最低工资制度下农产品价格以及民众福利变化的新颖结论。本文还结合我国实际情形阐述了一些理论结论的现实意义,这对我国各地最低工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最低工资 一般均衡 价格变化 福利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刘渝琳 丁从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当交通基础设施存量水平达到某一极值后,继续对其投资会显著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也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对此,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差异,本文提出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发展 双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奇洪 裴雨潇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模型,运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备建设的确会增进经济提升,但其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空间溢出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康书隆
本文通过建立能够刻画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的可计算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在未来老龄化和城镇化的趋势下,基础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对经济发展和不同收入人群个人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基础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后,我国经济将从动态无效率状态转变为动态有效率状态。然而,这一过程会降低居民储蓄、挤出投资、抬高利率水平,扭曲劳动力供给,进而降低总产出水平,并且社会代际福利总体水平也会有所降低。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人口结构老龄化和未来城镇化的大趋势下,全面覆盖的基础养老金制度在为我国公民提供保障的同时,将降低经济的整体表现和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政府应当在推广基础养老金覆盖面以保障民生的同时,提高制度的精算激励,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金华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缺乏应有的价值基础。近年来试图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努力也一直未能成功。然而,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证明,在假定社会总产品的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的条件下,必然有且仅有一个恰好等于相应价值向量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这意味着,一般均衡理论完全可以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本文首先根据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构成的理论,建立包括技术关系在内的价值体系和相应的价格体系,其次说明在价格体系中存在有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最后从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中确定一个"标准"的价格向量,并证明这个标准价格向量必然等于相应的价值向量...
关键词:
一般均衡价格 标准价格 价值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娄洪
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 ,系统分析了公共基础设施资本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揭示了公共投资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一个模型是包含外生公共基础设施资本的动态模型。所得结果是 ,无论是纯公共性还是拥挤性的外生公共基础设施资本 ,都能够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第二个模型是包含由公共投资形成的内生公共基础设施资本的动态模型。此模型假定公共基础设施资本由政府通过征税而进行公共投资形成 ,所得结果是 ,如果基础设施资本为纯公共性质 ,就能产生恒定的内生增长 ;如果基础设施资本为拥挤性质 ,则虽然不能产生恒定的内生增长 ,但能减缓增长率的递减 ,从而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模型的结论表明 ,公共投资政策的研究重...
关键词:
增长 公共基础设施 投资政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津瑞 施国庆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将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效应分析研究方法,利用长江经济带2003~2016年统计数据,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在不同时期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2008年之后空间依赖程度及其显著度逐渐下降。(2)不同类型的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存在明显区别。能源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显著地促进了全域经济增长,总效应为0.515;交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显著拉动本地经济增长,直接效应为0.067 8,间接效应不明显;水利环境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抑制本地经济增长,拉动邻接地区经济增长,直接效应为-0.047 3,间接效应为0.165。(3)在不同时期,随着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不断累积,其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发生了明显变化。在2003~2008年时间段和2009~2016年时间段,能源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由正转负,表明其存量已经越过了最佳投资规模,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现象;交通和水利环境类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在两个时间段的对比表明其对于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随着投资量的增加逐渐加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燕飞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选取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模型SDM、SAR和SEM进行模型选择,分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即公共投资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公共基础投资对经济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呈递减趋势,交通行业比电力、公共管理行业的正向影响更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燕飞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选取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模型SDM、SAR和SEM进行模型选择,分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即公共投资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公共基础投资对经济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呈递减趋势,交通行业比电力、公共管理行业的正向影响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明 包莉丽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文章选取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模型SDM、SAR和SEM进行模型选择,分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即公共投资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公共基础投资对经济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呈递减趋势,交通行业要比电力和公共管理行业的正向影响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明 包莉丽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文章选取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模型SDM、SAR和SEM进行模型选择,分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即公共投资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公共基础投资对经济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呈递减趋势,交通行业要比电力和公共管理行业的正向影响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