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5)
- 2023(5563)
- 2022(4747)
- 2021(4759)
- 2020(4122)
- 2019(9362)
- 2018(9644)
- 2017(17274)
- 2016(10251)
- 2015(12043)
- 2014(12378)
- 2013(11877)
- 2012(11206)
- 2011(9929)
- 2010(10432)
- 2009(9844)
- 2008(10613)
- 2007(10171)
- 2006(9066)
- 2005(8302)
- 学科
- 管理(40665)
- 业(32132)
- 济(30837)
- 经济(30779)
- 企(30327)
- 企业(30327)
- 财(16086)
- 方法(13340)
- 务(11480)
- 财务(11445)
- 财务管理(11403)
- 企业财务(10800)
- 制(10389)
- 学(10044)
- 数学(9770)
- 理论(9573)
- 数学方法(9481)
- 中国(8872)
- 农(8741)
- 业经(8039)
- 策(7482)
- 银(7010)
- 银行(6998)
- 教学(6694)
- 划(6673)
- 和(6554)
- 行(6401)
- 体(6369)
- 教育(6156)
- 人事(6098)
- 机构
- 学院(140889)
- 大学(139888)
- 管理(53563)
- 济(45028)
- 经济(43385)
- 研究(43251)
- 理学(42407)
- 理学院(41899)
- 管理学(40972)
- 管理学院(40662)
- 中国(38185)
- 京(32527)
- 财(28433)
- 科学(28165)
- 江(25962)
- 所(23417)
- 农(22609)
- 中心(21676)
- 北京(21434)
- 州(21089)
- 业大(20376)
- 研究所(20269)
- 财经(19936)
- 省(18906)
- 范(18760)
- 师范(18556)
- 技术(17785)
- 经(17750)
- 农业(16842)
- 院(16399)
- 基金
- 项目(78892)
- 研究(59763)
- 科学(58491)
- 基金(52508)
- 家(45798)
- 国家(45319)
- 科学基金(37526)
- 社会(32777)
- 省(31939)
- 社会科(30654)
- 社会科学(30638)
- 教育(28504)
- 编号(27341)
- 基金项目(27029)
- 划(26192)
- 自然(24697)
- 成果(24409)
- 自然科(24020)
- 自然科学(24015)
- 自然科学基金(23582)
- 资助(23132)
- 课题(18956)
- 重点(17437)
- 项目编号(16887)
- 年(16233)
- 部(16107)
- 性(15936)
- 大学(15286)
- 科研(15032)
- 发(15016)
共检索到242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萍
长期以来,以禁伐、限伐以及限制性利用为主的公益林管理,缺乏利益诱导机制,导致公益林建设管理中生态利益(国家利益)与经济利益(集体、个人)的失衡,影响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借助公共地役权权利特性,论述了公益林管理的公共属性及公共地役权的法律属性。明确了公共地役权主要应用于公益林经营性管理。在管理中利益各方可参与协调以达到利益协调目的。
关键词:
公共地役权 公益林管理 利益协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霄 杨萍
通过深入研究公共地役权本质特性和我国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均衡对公共地役权的制度需要,本文提出:应根据供役地人权利受限程度将公共地役权分为实质性与非实质性限制两类。为保证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均衡,实质性限制森林生态地役权应以约定设立为主、法律直接规定为例外,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应支付供役地有偿使用费,数额应等于供役地权利人物权受限的经济损失;供役地权利人不得妨害地役权人依法或合同约定行使权利。
关键词:
公共地役权 森林生态 权利边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肖宇
研究目的:针对公共服务企业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公共服务企业与农民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的问题,提出建立"公共地役权"制度的解决方案,并对"公共地役权"制度提出立法建议。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分析公共地役权问题。研究结果:油气、电力等公共服务企业临时用地后,与农民之间形成的后续权利义务关系在目前法律体系中存在空白。以地役权制度为基础的公共地役权制度可以解决公共服务企业与农民之间形成的需役地人与供役地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问题。研究结论:公共地役权制度有利于分清权义,解决纷争,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地役权 公共地役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晓华 陈平留 谢德新
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补偿标准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经济效益损失补偿为出发点,阐述了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原则和影响补偿资金标准的因素,提出了生态补偿资金分阶段补偿标准。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经济损失 补偿标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丽 石颖文 石道金
在对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权益证券化原理,分析了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设计和要素构成以及证券化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利益,提出了健全第三方担保机制、加大政府政策手段、丰富资产池和保证现金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等推进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益林 补偿收益权 质押贷款 权益证券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欧晓明 陈曦 翁婕
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需求迅速扩大,财政投资已无法有效满足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市场化渠道获取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将是大势所趋。市场形成的关键在于建立需求。生态公益林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非竞用与非排他属性,私人对公共物品投资需求的建立必然需要通过责任的限定来实现。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碳排放权制度基础上,将CDM机制与PPP模式结合运用以实现生态公益林永续经营的可行性。并对这一模式操作层面所需考虑的具体条件进行了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陈步峰 周光益 曾庆波吴仲民 骆土寿
概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基础和现状,并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过去几十年的研究结论和参数,对海南岛热带天然林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总价值达43 9×108元人民币·a-1,其中森林固定CO2的价值占20 53%,O2释放价值占22 82%,森林凋落物制肥效益占6 44%,固土价值占0 81%,保肥价值占4 19%,蓄水价值占13 49%,调洪补枯价值占24 70%,改善环境价值占7 02%。按单位面积计算,热带原始林的价值接近7000元·hm-2·a-1,天然更新林超过6500元·hm-2·a-1。最后对海南岛以热带天然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海南岛 热带天然林 生态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秀英 李朝柱 崔雨晴 杨松坤
在阐述生态公益林产权市场化可能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阻碍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产权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生态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行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明晰和优化公益林产权,加强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创建有利于公益林产权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集体林区 生态公益林 产权 市场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背景下,基于公私合营融资模式(PPP),阐述一种新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融资模式(TOT,转让-运营-转让)。以东北国有林区为例,对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融资困境与原因进行分析,探讨TOT融资模式运用到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可行性与运营过程,对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运营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构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保障机制,为东北国有林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的顺利引入与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洲
试论南方集体林区分类经营中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经营管理杨建洲为了加快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步伐,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反应林业特点的新的林业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林业部决定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并决定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延荣
研究目的:证明法定地役权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并对其设定条件和适用范围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法定地役权存在的基础、基本功能、存在形态及其与相邻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1)法定地役权的存在有其客观必要性,难以用相邻权代替之;(2)用相邻权制度调整土地利用中的地役关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3)用法定地役权制度调整地役关系,更符合土地利用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研究结论:法定地役权应成为我国地役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地役权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敏 罗泽真
我国森林法律法规只是明确了生态公益林为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划分,实际定格为林种划分,此种方法不够科学。生态公益林的界定除了应遵循主导功能原则外,还应注重可持续经营、适度规模和利益兼顾原则。当前,我国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低,农民利益的保护严重不足。在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前提下,我国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公益林,分别采取社区共管、政府采购和设定林地地役权方式进行建设与管理。这样,既能加强对林农经济利益的保护,又能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建平
文章分析了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的困惑,指出集体公益林托管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举措。以事例列举说明了国有林场具备集体公益林托管得天独厚的条件,提出了推进集体公益林托管的一些探索方法与实践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于牧雁
公益林对于抵御自然灾害、防止水土流失及保护民众生命财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日本作为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公益林政策、制度较为成熟,尤其是在补偿政策工具的使用上独具特色。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日本公益林补偿政策工具应用的具体实践,并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公益林补偿政策工具应用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日本 公益林 补偿 政策工具 应用 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于牧雁
公益林对于抵御自然灾害、防止水土流失及保护民众生命财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日本作为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公益林政策、制度较为成熟,尤其是在补偿政策工具的使用上独具特色。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日本公益林补偿政策工具应用的具体实践,并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公益林补偿政策工具应用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日本 公益林 补偿 政策工具 应用 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