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1)
2023(5216)
2022(3748)
2021(3357)
2020(2631)
2019(5625)
2018(6002)
2017(11686)
2016(6297)
2015(7314)
2014(7463)
2013(7061)
2012(6363)
2011(5847)
2010(5702)
2009(5333)
2008(5234)
2007(4921)
2006(4780)
2005(4424)
作者
(17319)
(14206)
(14049)
(13858)
(9098)
(6747)
(6666)
(5629)
(5410)
(5233)
(4955)
(4888)
(4579)
(4551)
(4379)
(4335)
(4331)
(4173)
(4158)
(4131)
(3748)
(3405)
(3395)
(3386)
(3325)
(3223)
(3185)
(3072)
(2936)
(2846)
学科
(24157)
经济(24016)
管理(16092)
(13256)
中国(11740)
(11171)
企业(11171)
图书(10277)
书馆(9779)
图书馆(9779)
(9428)
业经(8871)
工作(8350)
方法(7655)
(7074)
(6842)
理论(6308)
地方(6182)
(6091)
农业(5877)
(5408)
(5151)
(4838)
发展(4577)
(4569)
数学(4318)
数学方法(4281)
社会(4092)
教育(4041)
(4036)
机构
大学(90950)
学院(85779)
管理(32697)
(31994)
经济(31117)
研究(28810)
理学(27145)
理学院(26786)
管理学(26276)
管理学院(26064)
中国(21055)
图书(20453)
书馆(19948)
图书馆(19946)
(19186)
科学(17207)
(16410)
(14893)
师范(14804)
(14693)
(13864)
中心(13236)
(12652)
(12495)
财经(12451)
研究所(12386)
北京(11969)
师范大学(11695)
(11197)
业大(10955)
基金
项目(55723)
研究(44814)
科学(43645)
基金(39669)
(33405)
国家(33064)
社会(31114)
科学基金(28442)
社会科(28170)
社会科学(28157)
编号(21120)
(21084)
基金项目(20723)
成果(19677)
教育(19387)
(17235)
自然(14925)
自然科(14614)
自然科学(14612)
自然科学基金(14370)
资助(14135)
项目编号(14019)
国家社会(12925)
(12908)
课题(12524)
(11949)
重点(11937)
(11803)
(11054)
研究成果(11019)
期刊
(39463)
经济(39463)
图书(28049)
研究(25691)
书馆(22813)
图书馆(22813)
中国(19953)
学报(15847)
(13255)
(12994)
大学(12108)
教育(11656)
科学(11331)
管理(10781)
学学(9043)
农业(8654)
(7715)
论坛(7715)
情报(7448)
财经(6638)
业经(6588)
(6536)
金融(6536)
经济研究(6229)
技术(6113)
(5795)
问题(5631)
图书馆学(4738)
建设(4425)
(4392)
共检索到145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光武  
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的百年演绎与社会民主化进程相伴相随,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公共图书馆精神是社会民主机制的产物,它只有在社会民主机制得到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回归。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大转折,公共图书馆精神也由此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易宁  
1950年日本《图书馆法》在日美争论中诞生于日本民主化改造过程中。《图书馆法》体现了近代公立图书馆的原则、民主主义的特质,但缺乏公共图书馆实现民主化进程的有效途径。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社会中间阶层逐渐兴起,日本市民社会逐渐发展成熟。在这一社会发展趋势下,日本图书馆协会逐渐发展壮大并主导了《图书馆自由宣言》与《中小都市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市民的图书馆》的出台,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心确定为"市民"。1950年《图书馆法》以"计划性立法"方式提出的民主化进程随着日本市民社会的发展最终得以实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恋  
文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精神产生的时代因素,以及与时代精神的关联,并指出公共图书馆精神对于我国图书馆发展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斌英  王永胜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取向,是被全世界图书馆界统一认可的柔性的图书馆行为规范;而图书馆法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图书馆的行为规范。二者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并以读者权利为共同落脚点。贯彻公共图书馆精神与实施图书馆法需要构建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范并思  
本文认为公共图书馆精神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是可操作的。公共图书馆体现公共图书馆 精神的做法包括: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社区的实际存在而不是“形象”,公共图书馆应该弥合信息鸿 沟而不是制造鸿沟,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信息门户而不是信息“孤岛”。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宗义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近代图书馆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职业道德基础之一。机械地移植外来的社会文化制度,仅从字面上理解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活动缺少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需要把公共图书馆活动和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放到相关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认识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运作模式,进而科学地解读“公共图书馆精神”和社会文化制度,为图书馆活动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参考文献4。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序明  
本文提出图书馆的精神基础是自由、民主、知识公平的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图书馆应将这些精神作为价值理想 ,促进自身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旺荣  
文章介绍了近几年我国图书馆界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回归,包括理论探讨领域和实践领域,精神回归将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并思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平民化、社会教育和民主社会的保障三个阶段。公共图书馆精神实质是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从信息知识角度维护社会公正。“收费对免费”的讨论是对这一精神的挑战。信息时代仍需要公共图书馆机构/制度来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形成,但理论界对之却很淡漠。今天,公共图书馆精神已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参考文献25。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永福  
公共图书馆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个人权利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获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合法的个人权利。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必要设施。实施民主政治需要多方面条件。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教育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公共图书馆是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接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公共设施,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该重视"公共图书馆与民主政治"关系问题的研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宗义  
城市化进程造就现代文化教育活动环境。在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交织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环境中,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公众实际需求的具体把握应该比寻求建设资金更重要。应以公众需求满足来检验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对现代图书馆发展研究,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导引。参考文献7。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兰小媛  
文章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民主进程中的指示灯,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结合我国图书馆服务现状,探讨了我国民主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民主进程中的三大作用,并号召中国图书馆界为营造“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小琴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关心这项工作,因为这部法律的出台,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图书馆的国家法律。《公共图书馆法》从立法到现在也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能够走到今天是我们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相关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我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到掀起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这是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上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史上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飞跃。开展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也不仅仅在于中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在于人类社会的信息文明建设。这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事业、对中国、对世界和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建中  
文章以近日发生的“吴桂春先生给东莞图书馆留言”的感人故事为引子,褒扬近年东莞图书馆开展的包容性服务。文章认为,公共图书馆从作为社会机构存在的第一天起,就高高地举起了包容性的旗帜,这是公共图书馆被赋予的社会职能之一,而公共图书馆本身就是社会包容性基础架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指出,对公共图书馆而言,倡导包容,从根本上做文章;创新服务,在全素养教育上下功夫;挖掘资源,在服务创新上求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