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
- 2023(1672)
- 2022(1416)
- 2021(1376)
- 2020(1062)
- 2019(2448)
- 2018(2674)
- 2017(3805)
- 2016(1942)
- 2015(2365)
- 2014(2263)
- 2013(2274)
- 2012(2327)
- 2011(2398)
- 2010(2352)
- 2009(1914)
- 2008(1834)
- 2007(1674)
- 2006(1705)
- 2005(1663)
- 学科
- 图书(10076)
- 书馆(9587)
- 图书馆(9587)
- 工作(6535)
- 管理(5448)
- 读者(3795)
- 济(3651)
- 经济(3649)
- 学(3574)
- 中国(3521)
- 络(2528)
- 网络(2528)
- 化(2391)
- 图书馆学(2282)
- 自动(2250)
- 自动化(2250)
- 网络化(2236)
- 财(2194)
- 和(2002)
- 业(1911)
- 教育(1894)
- 财政(1846)
- 建设(1673)
- 电子(1627)
- 政(1565)
- 企(1520)
- 企业(1520)
- 家(1479)
- 组织(1468)
- 国家(1446)
- 机构
- 大学(30589)
- 学院(25264)
- 图书(19472)
- 书馆(19020)
- 图书馆(19019)
- 管理(10634)
- 大学图书馆(8385)
- 理学(8188)
- 理学院(8038)
- 管理学(7917)
- 管理学院(7806)
- 研究(6931)
- 济(6377)
- 京(6359)
- 经济(6017)
- 范(6010)
- 师范(5995)
- 中国(5169)
- 信息(5102)
- 州(5027)
- 江(4891)
- 师范大学(4610)
- 财(4567)
- 科学(4301)
- 北京(4036)
- 中心(3568)
- 系(3144)
- 南(3049)
- 财经(3016)
- 信息管理(2996)
共检索到52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恋
文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精神产生的时代因素,以及与时代精神的关联,并指出公共图书馆精神对于我国图书馆发展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并思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平民化、社会教育和民主社会的保障三个阶段。公共图书馆精神实质是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从信息知识角度维护社会公正。“收费对免费”的讨论是对这一精神的挑战。信息时代仍需要公共图书馆机构/制度来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形成,但理论界对之却很淡漠。今天,公共图书馆精神已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参考文献25。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金荣
文章认为现代图书馆精神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人应有的职业理念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追求,追溯 了现代“图书馆精神”产生的社会根源,法理基础和伦理学内涵,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图书馆精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 不足。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精神 职业价值观 图书馆事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斌英 王永胜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取向,是被全世界图书馆界统一认可的柔性的图书馆行为规范;而图书馆法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图书馆的行为规范。二者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并以读者权利为共同落脚点。贯彻公共图书馆精神与实施图书馆法需要构建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范并思
本文认为公共图书馆精神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是可操作的。公共图书馆体现公共图书馆 精神的做法包括: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社区的实际存在而不是“形象”,公共图书馆应该弥合信息鸿 沟而不是制造鸿沟,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信息门户而不是信息“孤岛”。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社区服务 信息鸿沟 信息门户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宗义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近代图书馆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职业道德基础之一。机械地移植外来的社会文化制度,仅从字面上理解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活动缺少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需要把公共图书馆活动和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放到相关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认识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运作模式,进而科学地解读“公共图书馆精神”和社会文化制度,为图书馆活动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参考文献4。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序明
本文提出图书馆的精神基础是自由、民主、知识公平的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图书馆应将这些精神作为价值理想 ,促进自身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现代公共图书馆 精神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旺荣
文章介绍了近几年我国图书馆界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回归,包括理论探讨领域和实践领域,精神回归将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光武
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的百年演绎与社会民主化进程相伴相随,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公共图书馆精神是社会民主机制的产物,它只有在社会民主机制得到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回归。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大转折,公共图书馆精神也由此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精神 和谐社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兹恒 李武
本文通过追溯公共图书馆的起源和发展 ,探究了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内涵 ,认为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一种社会机构 ,更是一种社会信息公平机制。作者论证了在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为所有公民平等提供信息的职能必须进一步加强。作者认为公共图书馆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理念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得以体现 ,为此提出了构建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精神 数字时代 社会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加斌
软科学的时代精神本刊特约记者王加斌软科学以广博的现代科学知识体采为后盾,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成为科技经济相结合的重要纽带。在改革开放这一宏伟而复杂的社会实践中,软科学以其集成多学科的优势,为我国诸多重大决策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科学依据,为国民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精神生活的贫乏以及精神产品价值的虚无是我们时代的主要标志。科学主义、技术主义、消费主义以及过度的专业主义导致我们时代的大学四分五裂。由于理念的式微,信仰的破灭,在转型过程中以价值认同为基础的学术共同体被利益分享的松散联合体所取代,人文主义的大学不可避免地滑向学术资本主义,昔日的象牙塔如今陷入被"收购"的险境。为避免转型时代大学转型的失控,有必要调整改革的思路,重塑大学的远景。对于大学转型而言,决定性的存在不是制度,不是建筑,不是金钱,也不是技术,而是远景。
关键词:
转型时代 时代精神 大学转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通观历史,可以说,凡是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无一不体现它所处的时代精神。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现了早期英国资产阶级的人格特征;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充满了对宗教信仰的反叛和对平等自由的渴望;期宾塞的实科教育思想,几乎彻底改变了当时人们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松道
本文提出"社区图书馆现象"一词,并从哲学意义上,分析其与公共精神的渊源联系;指出社区图书馆现象闪烁着的是公共精神的光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