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7)
2023(17362)
2022(14396)
2021(13224)
2020(10934)
2019(24773)
2018(24301)
2017(46226)
2016(24642)
2015(27788)
2014(27362)
2013(26754)
2012(24930)
2011(22801)
2010(23629)
2009(22369)
2008(21291)
2007(19467)
2006(17748)
2005(16495)
作者
(71762)
(59206)
(59176)
(56211)
(37860)
(28449)
(26841)
(22832)
(22641)
(21571)
(20344)
(20344)
(19446)
(19165)
(18596)
(18376)
(17581)
(17365)
(17341)
(17262)
(15087)
(14635)
(14497)
(13792)
(13619)
(13486)
(13270)
(13227)
(12144)
(11831)
学科
(100269)
经济(100148)
管理(75889)
(71799)
(60661)
企业(60661)
方法(37857)
中国(36307)
数学(31689)
数学方法(31062)
(29183)
金融(29180)
(28005)
银行(27966)
(27362)
(27280)
(27127)
地方(26735)
(25632)
业经(25547)
技术(21124)
(20526)
理论(18663)
农业(18516)
(16761)
(16637)
贸易(16616)
(16232)
财务(16172)
财务管理(16131)
机构
大学(348772)
学院(348126)
(139063)
经济(135749)
管理(131519)
研究(120165)
理学(110662)
理学院(109393)
管理学(107259)
管理学院(106579)
中国(97527)
(75053)
科学(72137)
(69510)
(60450)
(56420)
中心(56332)
(55674)
研究所(54095)
财经(52739)
北京(48133)
(48010)
业大(48003)
(47497)
师范(47477)
(46501)
(43782)
农业(43018)
经济学(42388)
财经大学(38872)
基金
项目(224263)
科学(176579)
研究(166891)
基金(160234)
(139162)
国家(137946)
科学基金(118586)
社会(106215)
社会科(100868)
社会科学(100843)
(90676)
基金项目(83320)
教育(76508)
(74893)
自然(74203)
自然科(72524)
自然科学(72505)
自然科学基金(71205)
编号(68337)
资助(65939)
成果(57633)
(52483)
(50861)
重点(50861)
课题(48523)
(47958)
创新(46856)
(44139)
国家社会(44057)
项目编号(42818)
期刊
(164148)
经济(164148)
研究(107456)
中国(81915)
(54089)
学报(53994)
管理(53339)
(52464)
科学(48992)
(46537)
金融(46537)
教育(43199)
大学(41701)
学学(37417)
农业(34881)
图书(33022)
技术(32176)
业经(27366)
财经(26376)
经济研究(26042)
书馆(25817)
图书馆(25817)
(22756)
问题(20281)
(18737)
(18494)
论坛(18494)
科技(17502)
技术经济(17191)
统计(16285)
共检索到563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星星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是以读者为中心,从服务端和产业端展开,将效能作为评价标准,以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而在具体推进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必须立足于其自身的资源禀赋,找准“融合点”,形成馆藏资源、公共服务、规划设计和产业发展四种文旅融合模式。同时,还必须创新政府、公共图书馆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协同机制,构建宏观上的政府指引机制,微观上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机制和区域联动机制,以及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以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韩晔  胡娟  阴宇轩  
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促进文化旅游融合机制的形成成为研究重点。文章以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典型实践,总结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并就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乔娜  
在“十四五”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背景下,文章切入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这一细分领域,从狭义文创的视角出发,梳理其他省市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理论模式与开发经验,在此基础上与山西本土实际相结合,以期为山西省图书馆文创工作予以参考支持。文章认为,山西省公共图书馆文创应注重挖掘在地文化、布局知识产权、吸收其他文化文物单位优秀经验、牢记初心与使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海清  黄萍  旷芸  陈晓菲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网络调查法梳理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文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现状,从文旅融合视角出发审视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变革,由此构建文旅融合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框架,并结合阅读品牌“走读广西”的创意和实践,深入分析图书馆阅读推广领域融合、服务融合、产品融合、理念融合和价值融合等融合模式及实践过程,进而从融合广度、融合深度和融合精度三个方面提出文旅融合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发展的方式方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安妮  陈雅  
文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与文旅融合的文化耦合点,并结合案例介绍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国家主导路径、基于全域旅游的"阅读+行走"路径、主题图书馆路径和图书馆全域服务路径,利用服务创新四要素分析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下的服务创新路径的价值。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要重视多元化社会合力与协作,主动参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但要明确自身定位,以传承与复兴文化为主要目标,不能丢失基本职能和自身特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镰  
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赋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值得思考的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考察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创新实践现状,分析其可供借鉴的经验及不足之处,提炼出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对策与办法,即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经济保障;创新思维模式,发掘文旅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活动品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镰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赋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值得思考的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通过考察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创新实践现状,分析其可供借鉴的经验及不足之处,提炼出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对策,即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经济保障;创新思维模式,发掘文旅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活动品牌,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框架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洪彬  
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根基。在系统论的宏观视域中,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构成复杂且内涵丰富,是一个囊括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等因素的综合性系统。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消耗自身资源的历史过程,要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就必须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强化相关制度的建构,不断促进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实现优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梦浛  方卫华  
军民融合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主导作用和融合治理结构等视角提出突破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瓶颈的路径机制,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中国历史上通过劳武结合的军事制度实现军事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协调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种深度融合方式主要通过主导机制、规范机制、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发挥作用。如何实现军民一体化,发挥各军民融合参与主体的能动性是实现我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林艳  
[目的/意义]公共图书馆如何将信息资源、用户服务和技术体系建设相融合是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基于国家相关政策与研究现状,聚焦文旅融合业务体系建设和实际应用,从图书馆项目实践案例出发,分析文旅融合在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模式和实际意义。[结果/结论]通过信息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建设、技术系统建设3个方面来构建福州市图书馆"+旅游"的业务体系。该体系以多形态的资源库建设,多渠道的活动推广、多方位的技术保障来探索地方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业务模式,从而为现代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提供参考和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佳玲   陈梦星   张婷玉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主要路径,其次介绍了湖南图书馆践行文旅融合的业务概况和创新实践,总结其具有以文化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旅游形象和促进文旅研究等实践特点,最后,从细分读者群体、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创新创意文化和加强跨界合作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樱格  
旅游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形式之一。论文围绕服务内涵、业界构想、政策保障、融合优势、发展现状,归纳了日本公共图书馆开展旅游服务的进程。通过研究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四类典型案例,希望对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世伟  
文章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命题,介绍了国家文化与旅游部的成立;阐述了国内外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中国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相关案例,包括会展旅游、浙江丽水的民宿书吧、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等;从新理念、新机制、新路径等三个维度,论述了如何实现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莹莹  李桂华  
[目的/意义]探索文旅融合的实质,从文旅融合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分析创新路径的实践样态,为相关单位的实践提供思路借鉴。[方法/过程]采用逻辑推演的方法对文旅融合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4种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结合具体案例对相关路径的实践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各种路径的发展重点与突破点。[结果/结论]发现旅游客体文化属性的发挥与旅游主体文化体验的满足是文旅融合的两个关键环节,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提炼出挖掘图书馆象征意义、营造图书馆意义场域、促进游客文化身份认同、助推游客文化情境感知4种服务创新路径。不同服务路径有着鲜明的发展特色与重点,在实践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自身情况,发展与之匹配的实践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杰长  刘怡君  
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城乡居民对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旅融合是实现交通功能旅游化、旅游交通便捷化和交旅产品共享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激活和整合各类旅游资源的现实通道,对满足城乡居民高品质休闲旅游需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发展阶段下,交旅不仅要实现深度融合,而且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者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主要通过体制、资源、产品、科技、服务和人才等维度的深度融合来实现。促进交旅融合发展,主要有依托交通服务设施的交旅综合体模式、依托交通道路升级的旅游目的地模式、依托交通运输工具的旅游产品线模式、依托交通和旅游主体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应从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整合资源配置、促进产品升级、激励科技创新、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