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9)
2023(10139)
2022(9148)
2021(8739)
2020(7408)
2019(17269)
2018(17706)
2017(33252)
2016(18394)
2015(20882)
2014(20981)
2013(20956)
2012(19227)
2011(17520)
2010(17437)
2009(15996)
2008(15608)
2007(13379)
2006(12015)
2005(10610)
作者
(53018)
(43693)
(43277)
(41558)
(28024)
(20879)
(20023)
(17188)
(16598)
(15727)
(15297)
(14577)
(13882)
(13785)
(13424)
(13371)
(13182)
(13052)
(12668)
(12391)
(10901)
(10901)
(10394)
(10028)
(9970)
(9734)
(9729)
(9675)
(8887)
(8514)
学科
(67985)
经济(67898)
管理(52390)
(46487)
(38943)
企业(38943)
方法(31857)
数学(27353)
数学方法(27003)
中国(19196)
(18394)
(18036)
(17413)
地方(15407)
业经(15124)
(12797)
(12484)
理论(12468)
农业(12133)
(11512)
贸易(11504)
(11139)
教育(11073)
图书(11016)
技术(10780)
环境(10512)
工作(10445)
书馆(10414)
图书馆(10414)
(10289)
机构
大学(261016)
学院(253428)
管理(104309)
(94032)
经济(91622)
理学(89721)
理学院(88709)
管理学(87209)
管理学院(86701)
研究(82938)
中国(60715)
(55812)
科学(52675)
(43937)
(41164)
(38890)
(38303)
中心(38256)
业大(37901)
研究所(37627)
(36290)
师范(35982)
北京(35509)
财经(35062)
(32220)
(31766)
农业(30362)
(30355)
师范大学(28933)
经济学(26768)
基金
项目(175030)
科学(135963)
研究(130503)
基金(125279)
(108130)
国家(107185)
科学基金(91792)
社会(79464)
社会科(75108)
社会科学(75089)
(67957)
基金项目(67139)
自然(59656)
教育(59201)
自然科(58230)
自然科学(58217)
(57192)
自然科学基金(57151)
编号(55566)
资助(51447)
成果(46882)
重点(38224)
(38007)
课题(36761)
(36443)
(35700)
项目编号(35184)
科研(33394)
创新(33188)
大学(32843)
期刊
(103721)
经济(103721)
研究(74523)
中国(47333)
学报(42637)
管理(36317)
科学(35823)
图书(35426)
(35067)
(31847)
教育(31639)
大学(31524)
学学(27402)
书馆(26861)
图书馆(26861)
农业(24586)
技术(21068)
(20460)
金融(20460)
业经(16788)
财经(16184)
经济研究(15290)
情报(15018)
理论(14173)
(13896)
论坛(13896)
(13614)
问题(13574)
实践(13391)
(13391)
共检索到38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国新  
日本92%的公共图书馆全年开馆天数在250-349天之间。一般每天较长的开馆时间为11小时,较短的开馆时间为6小时。公共图书馆馆员的休假形态,事关其工作和休息权益能否合理实现、图书馆职业是否体现人文关怀与符合社会伦理的问题。日本公共图书馆馆员的主流休假形态是"4周休8天"。公共图书馆没有必要全年无休天天开馆,更没有必要全天24小时开馆;开馆时间不能"行政机关化";馆员的休假形态应体现社会进步,符合社会伦理;开馆天数和开放时间的确定应因地制宜、因馆制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静  
以太原市图书馆为例,结合该馆实践,分析公共图书馆实行全面免费开放后暴露出的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为保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获得成功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陆金燕  
公共图书馆法服务公示中对开放时间做了规范要求。公休日应当开放指周六周日必须开放,法定节假日应当有开放时间指开放时间可以有弹性,范围区域可以做调整。未按法律规定开放和公示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汉敏  
本文通过对国内十五城市(原计划单列市)公共图书馆网站上有关读者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考察,总结、分析了各馆处理网上读者活动资料的方式与类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信丹丹  
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专题化建设和发展为契机,访问考察广州、深圳、东莞三所公共图书馆,总结专题设置、专题资源、专题服务和专题研究四方面的经验。思考和设想专题化建设的合理定位:专题知识信息宝库、专题文化活动中心、专题交流互动空间、专题学习支持平台、专题文献研究基地和专业素养提升摇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日本的《图书馆法》是公共图书馆法。法律规范的主要问题、建立的基本制度是:确立理念,明确任务,免费提供图书馆服务;建立了从业人员的专业资格制度——司书制度;建立了中央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经费补助制度——国库补助金制度;建立了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的市民参与制度——图书馆协议会制度;建立了政府出版物向公共图书馆免费提供的制度;建立了图书馆运营评价及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制定期望标准,引导公共图书馆向高水平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魏建琳  
经费保障不足是免费开放实施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免费开放使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发生了变化,成本支出不断上升,新增的文献资源、馆舍设施、人员开支等项经费巨大,需要更多的投入方可持续。但是,公共图书馆经费来源渠道并不通畅。业内人士虽然对"免费开放保障"进行了大量探索,但最终似乎仍然是无计可施。经济下行、财政紧缩的趋势更为免费开放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易宁  
文章依据史料对日本公共图书馆在近代的发端、日本"公共図書館"的最初形态进行研究。首先,依据福泽谕吉和岩仓使节团带入日本的出访见闻还原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传入日本时的最初形态。其次,探讨日本近代社会独特的"不完整的近代市民社会"对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受容方式,考察公共图书馆所依存的公共领域在近代日本的发展状态。由于日本近代初期市民社会发展不成熟,因此建立起近代天皇制国家,公共领域由"私之公"与"政府之公"结合而成,因此发端于日本近代的公共图书馆同时发生于这两个割裂的领域之中,从而以官立书籍馆与私立集书公司的形式出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成发  
为了加快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使图书馆员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公共图书馆法的内涵、属性等,文章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要素、属性及原则、法律关系,以及法律责任与法的适用等公共图书馆法的法理问题进行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成发  
基于法理学的基本思想,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客体之概念、表现切入,重点就公共图书馆法客体要素中的物、人、精神以及行为结果等进行阐释。旨在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提升公共图书馆对其法律客体问题的认知和判断,从而真正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筱玲  刘芳  
文章简要回顾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历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全民免费时代面临的三大主要课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魏建琳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2011年度我国图书馆界的首件大事。在公共图书馆的百年历史中,免费开放反复不定,主要是因为保障条件的缺失。而当前的保障条件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当前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只是面对大众需要的一种以最小投入来获得最大社会效益的理性选择。要真正实现免费开放,需要以民主机制建设作为基础保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柯平  
针对全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新一轮热潮,从理论的视角探讨免费开放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概念,寻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理论依据。免费开放既涉及公共服务、公共文化等相关理论,也涉及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服务的相关理论。提出建立由政府、公共图书馆和公众组成的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立体化模式,并提出从政府、公共图书馆和公众三个方面的相应对策措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妍  
真人图书馆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共图书馆。真人图书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真人图书馆"活动彰显了公共图书馆的第三空间功能,改善了其社会公共关系。真人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的下一步应用实践可从品牌化服务运作、活动成果和衍生品开发等途径入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慰  顾晓光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阅读、信息获取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通过拓展服务来弥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公共图书馆服务拓展的模式主要包括时间、空间、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这4个方面,而其中,服务时间的拓展是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逐步扩大的直接展现。目前,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通过采取图书馆流动服务、提升数字服务能力、设置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来实现对服务时间的弥补和延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