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7)
- 2023(12625)
- 2022(10859)
- 2021(10062)
- 2020(8797)
- 2019(20127)
- 2018(20053)
- 2017(38344)
- 2016(20595)
- 2015(23319)
- 2014(22936)
- 2013(22670)
- 2012(21145)
- 2011(19441)
- 2010(19682)
- 2009(18560)
- 2008(18634)
- 2007(17092)
- 2006(15156)
- 2005(13840)
- 学科
- 济(79961)
- 经济(79854)
- 管理(67312)
- 业(61573)
- 企(52965)
- 企业(52965)
- 方法(34433)
- 数学(29443)
- 数学方法(29098)
- 财(24750)
- 中国(23247)
- 农(21379)
- 制(20768)
- 技术(18511)
- 业经(18341)
- 学(18249)
- 地方(15585)
- 贸(14748)
- 贸易(14739)
- 务(14310)
- 银(14310)
- 易(14294)
- 银行(14274)
- 财务(14273)
- 财务管理(14232)
- 体(13785)
- 行(13666)
- 农业(13634)
- 理论(13585)
- 企业财务(13483)
- 机构
- 大学(296873)
- 学院(290534)
- 济(119173)
- 经济(116511)
- 管理(113968)
- 研究(97018)
- 理学(96790)
- 理学院(95694)
- 管理学(94142)
- 管理学院(93511)
- 中国(74505)
- 京(62401)
- 财(59540)
- 科学(57569)
- 所(48650)
- 江(47033)
- 农(46338)
- 财经(45705)
- 中心(45276)
- 研究所(43571)
- 经(41192)
- 业大(41159)
- 北京(39472)
- 范(38708)
- 师范(38358)
- 州(37504)
- 经济学(36628)
- 农业(36068)
- 院(34980)
- 财经大学(33613)
- 基金
- 项目(188920)
- 科学(148828)
- 研究(141391)
- 基金(136312)
- 家(117876)
- 国家(116884)
- 科学基金(100213)
- 社会(90272)
- 社会科(85557)
- 社会科学(85534)
- 省(74327)
- 基金项目(72393)
- 教育(64998)
- 自然(62457)
- 划(62140)
- 自然科(61048)
- 自然科学(61029)
- 自然科学基金(59972)
- 编号(58796)
- 资助(53915)
- 成果(50296)
- 创(43887)
- 重点(42383)
- 部(42085)
- 创新(40236)
- 发(40106)
- 课题(39677)
- 制(39231)
- 国家社会(37570)
- 项目编号(37152)
- 期刊
- 济(133827)
- 经济(133827)
- 研究(87200)
- 中国(64348)
- 财(48952)
- 学报(46146)
- 管理(43305)
- 农(41621)
- 科学(40132)
- 大学(34971)
- 教育(33522)
- 图书(32667)
- 学学(30762)
- 融(27619)
- 金融(27619)
- 农业(27038)
- 技术(26034)
- 书馆(25487)
- 图书馆(25487)
- 财经(23131)
- 经济研究(21390)
- 业经(21124)
- 经(19911)
- 问题(17541)
- 坛(15921)
- 论坛(15921)
- 业(15572)
- 技术经济(15333)
- 科技(14846)
- 贸(14595)
共检索到456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席涛
对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来说,制度创新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途径。公共图书馆制度创新的基本指向和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规范来约束政府、公共图书馆、读者的行为,调节和优化政府、公共图书馆、读者的关系,并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目的。目前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公民的公共图书馆权益缺乏健全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要建立健全政府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委托代理机制,建立健全读者权益保障机制。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分析框架 制度创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洪彬
公共图书馆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为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奠定根基。公共图书馆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有其特殊的运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为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前依旧还存在许多困境,在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力度,完善治理机制,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公共图书馆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海亚
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源和信息供给主体,能改变信息主体的时间、空间和智力识别水平,起到沟通政府与信息主体的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通过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维护信息公平是可能且可行的。通过对杭州图书馆的案例分析表明,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创造社会资本、倡导社会包容和完善内部治理等途径,促使"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边界和动力得到提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宗忠
创新公共图书馆制度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图书馆实践的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制度体系。它能够充分体现图书馆制度的作用与效力、促进图书馆实践的发展、推动全国图书馆制度的创新。创新公共图书馆制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群众性,以"读者为本",遵循"图书馆学五定律",还要以服务制度创新为先导,带动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公共图书馆 服务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维林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将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这一复杂的制度体系进行解析并分析其演化的路径与趋势,提出供给制度的剖析应立足于提供者、生产者、使用者的三方制衡关系,将其解构为四个基本制度元以辨识其内在结构与核心机理。考察不同阶段重点建构与完善的制度元,认为制度演化更替存在有序性,提出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长期演化序列,以及"三方制衡、多元治理"的制度结构未来演化趋势。
关键词:
地方公共服务 制度元 演化序列 演化博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华
以观念—制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并从观念—制度的角度对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出建议,认为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坚持观念引导的超前性,也要注意制度改进的普适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雄浪 姜泽林
任何经济增长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的,有必要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当中。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稳态下的经济增长率跟制度创新有着紧密的正向关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半参数估计和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财政干预的增强、国有经济的强化和垄断作用加强从整体上抑制了我国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提高市场开放度和对产权的保护程度则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制度差异是引起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度创新仍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利根 陈会广
本研究主要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国家动用征用权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滥用征用权、征地范围过宽和补偿不合理等征用绩效问题。在此基础上 ,试图将土地征用两个主要的构成要件即公共目的 (或公共利益 )和公平补偿纳入同一个框架进行分析 ,从而为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
土地征用权 公共利益 公平补偿 制度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长昆
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在新公共管理的背景之下,公共服务市场化成为替代官僚制的重要备择制度安排,所以研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制度绩效对于理解这一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有的对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研究主要围绕"环境条件—制度安排"以及"制度安排—制度绩效"展开,在环境条件—制度绩效之间存在重要的断裂。基于此,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以及制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制度环境—制度绩效的理论框架,解释嵌入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具有相似属性的公共服务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迥异的绩效命运。同时,在该框架基础之上,通过对13个公共服务市场化案例的经验展示,对制度环境影响制度绩效的机制进行了详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如花 赵洋 申晓娟 谢春枝 温芳芳 赖彤 杨凡
建设我国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制度,既源于国内外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的驱动,又符合图书馆馆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在调研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政策和处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制定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馆藏文献信息处置的标准、部门设置及权责、流程、方式等环节分析制定处置制度的内容需求;最后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制度的框架,包括:健全以法律、政策和标准为中心的保障制度,确立以馆藏文献信息处置的原则、标准、部门权责、流程、方式为核心的运行制度,建立以多元化监督主体和多渠道监督方式为重点的监督制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容梅
深圳市福田区自2003年创立总分馆制以来,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成立了福田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率先在全国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理事会制度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理事会作为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议事、决策和监督机构,具有国际化、规范化、社会化等特点,在集聚专家智慧、推进共同治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顾烨青
在公共治理理论视野下审视政府公共图书馆的效率低下,民营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并存的局面,对我国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创新具有重要启示。治理的要义就是要采用各种方式将自治机制融合到政府公共图书馆以提高效率,并与民营图书馆和谐共处。通过阅读《图书馆治理的比较制度分析》等文献,本文进一步指出凸显民主,强调自治是贯穿中国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和理念创新的一条主线。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蒋永福
在经济学界,曾经有过"技术与制度哪个更重要"的论;在图书馆界,存在有技术与人文何者为先的争论。其,技术与制度或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如同跷跷板运动样,只能在某一时间段内存在何者为重、何者为先的问,而不存在永恒的、绝对的孰重孰轻的关系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冰洋
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础不仅在于提供公共产品,还在于建设合理的公共秩序,实现发展与安全的统筹。与公共产品强调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不同,公共秩序强调历史性和社会性特征。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基础上的现代财政制度,对多元社会整合、建设良好公共秩序具有重要作用。现代财政制度的职能为保护性职能、生产性职能和分配性职能,财政政策既包括经济政策也包括秩序政策。中国财政制度沿着"建设财政—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的演变逻辑,呈现"嵌入企业—嵌入经济—嵌入社会"的递进演变。中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中,预算制度建设要民主法治、透明高效;财政收入制度要法定统一、嵌入社会;财政支出制度要社会参与、保护社会;政府间财政关系要寓活力于秩序。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应良 王钊
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评价,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从制度供给的主观绩效与客观绩效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分析思路框架,并运用该思路框架对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绩效进行简单考察,从总体配置、区域配置和产品配置三个侧面得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一个基本判断。
关键词:
主观绩效 客观绩效 公共产品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