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7)
- 2023(11432)
- 2022(10257)
- 2021(9807)
- 2020(8173)
- 2019(18803)
- 2018(18836)
- 2017(36712)
- 2016(19762)
- 2015(22209)
- 2014(22298)
- 2013(21986)
- 2012(20213)
- 2011(18138)
- 2010(18166)
- 2009(16562)
- 2008(15932)
- 2007(13799)
- 2006(12221)
- 2005(10606)
- 学科
- 济(73921)
- 经济(73828)
- 管理(59212)
- 业(54432)
- 企(45224)
- 企业(45224)
- 方法(34279)
- 数学(29681)
- 数学方法(29288)
- 农(21604)
- 财(20603)
- 中国(19848)
- 业经(16592)
- 学(16341)
- 地方(15578)
- 贸(14159)
- 贸易(14155)
- 农业(14111)
- 制(13771)
- 易(13767)
- 理论(13510)
- 策(13085)
- 和(12383)
- 务(12320)
- 财务(12255)
- 财务管理(12231)
- 技术(11971)
- 环境(11927)
- 企业财务(11599)
- 银(11013)
- 机构
- 大学(277034)
- 学院(275869)
- 管理(114760)
- 济(107970)
- 经济(105429)
- 理学(99520)
- 理学院(98474)
- 管理学(96879)
- 管理学院(96371)
- 研究(89820)
- 中国(66417)
- 京(58733)
- 科学(55484)
- 财(50653)
- 所(44095)
- 农(41678)
- 中心(41117)
- 业大(40520)
- 财经(40069)
- 研究所(40062)
- 江(39887)
- 北京(37388)
- 范(36882)
- 师范(36493)
- 经(36470)
- 院(32884)
- 州(32601)
- 农业(32441)
- 经济学(30832)
- 财经大学(29740)
- 基金
- 项目(191062)
- 科学(149853)
- 研究(142936)
- 基金(137752)
- 家(118537)
- 国家(117515)
- 科学基金(101589)
- 社会(87951)
- 社会科(83255)
- 社会科学(83235)
- 省(74224)
- 基金项目(73466)
- 自然(66383)
- 教育(65658)
- 自然科(64804)
- 自然科学(64791)
- 自然科学基金(63613)
- 划(62268)
- 编号(59774)
- 资助(56833)
- 成果(49185)
- 部(42173)
- 重点(41836)
- 课题(40513)
- 发(39988)
- 创(39208)
- 项目编号(37076)
- 大学(36440)
- 创新(36414)
- 教育部(36401)
- 期刊
- 济(117523)
- 经济(117523)
- 研究(82196)
- 中国(49188)
- 管理(42717)
- 学报(40283)
- 农(37790)
- 科学(37788)
- 财(36822)
- 教育(32621)
- 大学(30836)
- 学学(28803)
- 农业(26659)
- 技术(25527)
- 融(23685)
- 金融(23685)
- 业经(19879)
- 财经(18669)
- 经济研究(18046)
- 图书(17965)
- 经(15749)
- 问题(15157)
- 理论(14445)
- 实践(13498)
- 践(13498)
- 科技(13329)
- 技术经济(12920)
- 业(12913)
- 现代(12857)
- 书馆(12140)
共检索到399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龚欣 刘文忻 张元鹏
本文利用实验数据对公共品私人自愿提供机制的多个经典特征事实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结论基本支持诸如"公共品私人自愿供给的存在性"、"捐献率随重复捐献次数的增加而有下降的趋势"和"公共品投资的私人边际回报率和交流的正效应"等特征事实。同时,实验还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如"期初平均捐献水平较低"、"口头协议效果显著"、"经验分享存在积极作用"和"小组的合作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等。这些结论说明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可以达到部分公共品由私人自愿提供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莹 武志伟
文章以自愿捐助机制实验为例,检验了公共品私人供给中被试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被试普遍存在一定水平的自愿捐助行为;个体的自愿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带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女性的自愿捐助意愿高于男性;适当引入外部机制有助于增加个体的自愿捐助意愿和水平;捐助次数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参与者的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同时,在群体捐助水平较高时,个体也会显示出一定的搭便车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莹 武志伟
文章以自愿捐助机制实验为例,检验了公共品私人供给中被试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被试普遍存在一定水平的自愿捐助行为;个体的自愿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带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女性的自愿捐助意愿高于男性;适当引入外部机制有助于增加个体的自愿捐助意愿和水平;捐助次数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参与者的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同时,在群体捐助水平较高时,个体也会显示出一定的搭便车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宏
据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与税收的自愿缴纳问题 ,提出完全信息下的税收方案 ,具有税收管理成本最低 ,逃税的超额负担得以消除的特点。如采用该税收方案作为常规税收制度的补充 ,可以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
关键词:
税收管理 税收机制 帕累托改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宋紫峰
本文在一个典型的公共品实验环境中,考察了公共品覆盖人群大小、个体投资于公共品的边际收益、初始禀赋和社会关系对于其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影响,验证了对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的不同解释;同时,通过将之与已有的源自不同国家的相似实验研究进行对比,继而说明经济个体的社会偏好的某些固有稳定性。这个结论对于我们理解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尤其是公共品自愿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共品 自愿供给 实验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闫佳 章平
大量的公共品博弈实验研究使用分散式同侪惩罚机制来验证惩罚在促进合作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但在现实中基于个体之间的互相惩罚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将惩罚权力集中在部分参与者手中。所以,本文从真实公共领域的特征出发,将惩罚的执行者设定为一位组内成员,由其既作为参与者也作为管理者。并且,实验设置区分了随机决定和投票决定两种管理者的产生方式。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发现,管理者产生方式并不会影响个体在惩罚局时的公共品自愿供给量,但决定出的管理者自身及所执行的差异化惩罚政策才会显著作用于个体在惩罚局时的公共品自愿供给量。这在理论与实践中为当前我国"推进社区自治、创新管理体制"方面无疑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小兵
本项研究是一个关于个人合作提供公共品可能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于验证公共品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 ,以及对政府存在的理由提供一种实证上的解释。本研究采用了实验经济学(ExperimentalEconomics)的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方案、观察被实验者的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 ,对个人合作提供公共品的可能性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实验研究。经过近3年时间的实验与观察分析 ,本项研究的结论基本上支持了公共品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 ,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导致了公共品提供的市场缺陷。但实验的结果也给我们一种启示 ,那就是通过制度的合理设计有促进公共品成功提供的可能。
关键词:
公共品 实验经济学 合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孔军 王建国
本文探讨了公共物品的一种私人提供机制—产品营销化,即,当公共物品可以承载营销信息的时候,由于营销信息具有排他性,对公共物品的收费就成为可能。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公共物品完全营销化,最优公共物品提供量取决于中间代理人的偏好;如果公共物品部分营销化,那么Samuelson效率条件仍然满足,但私人物品的贡献会部分被挤出,最优公共物品提供量会增加,这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关键词:
公共物品 营销产品 营销信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建宾 张志强 姜志德
引入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联合生产理论,阐述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本质;通过构建集体农户模型,讨论公共生态产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经济联合产品私人供给的纳什均衡具有存在性和唯一性;农户的选择和参与仍然是实现和保障退耕还林总体最优目标的唯一有效途径;农户的收入及其结构仍然是影响其供给意愿的首要因素;差别化的生态补偿制度是确保政策生态目标瞄准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联合生产 生态补偿 私人供给 退耕还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紫峰 周业安 何其新
在一个标准的公共品自愿供给实验环境中,本文借助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了通过初始禀赋不平等、个体投资公共品边际收益不平等和出场费不平等3种方式体现的收入不平等与社会偏好、公共品自愿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公共品自愿供给是可能的,不过在多期重复中明显下降;二是初始禀赋不平等、个体投资公共品边际收益不平等都会对个体公共品投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出场费不平等的影响则不确定;三是个体公共品投资行为主要可由互惠和不平等厌恶理论所解释。这些结论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收入不平等、社会偏好和公共品自愿供给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公共政策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紫峰 周业安
本文借助实验经济学方法在一个收入不平等环境中考察了两种类型的惩罚机制对于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社会偏好的普遍存在,引入惩罚机制可以显著且稳定地提高公共品供给水平,不过基于个体的惩罚机制效果更好;惩罚主要针对违背公平准则的行为,被试也会主动调整以避免被惩罚;处境较好的被试的惩罚倾向较低,并且被惩罚的可能性较高。这些结论对制定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公共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晏 夏纪军
公共品的供给以及社会规范的维持都需要社会成员的自愿投入,社会的和谐更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爱心付出,但是这种源自非货币性社会偏好的奉献行为受到制度环境、信息以及政府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VCM实验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信息披露、交流、自愿惩罚机制、自愿组织等对居民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的影响,以此推进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制度改革。
关键词:
公共品自愿供给 社会偏好 信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勍 张金麟
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发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行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私人收益减去私人成本的净收益越大则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强,反之越弱。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包括生存成本、转移成本、风险成本、精神成本、制度成本和机会成本,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收益包括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医疗条件、改善就学条件、提高个人素质。强化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引导农民工市民化,促进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私人成本 私人收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闫佳 章平 许志成
围绕"外在的公共政策如何与个体内在的社会偏好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公共品自愿供给"这一问题,在公共品自愿供给机制研究的经济学理论脉络的基础上,通过近年关于社会偏好的博弈实验、自然和田野实验等跨学科研究在公共政策设计中的最新应用和前沿动向来对此进行解答,发现制定公共政策的情境、缺少有效信息、个体异质性均会影响合作的形成,而增强个体自主性则会改善公共政策对于社会偏好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公共政策 社会偏好 公共品 自愿供给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连洪泉 周业安 陈叶烽 叶航
本文利用序贯公共品实验研究社会距离影响群体合作行为的效应及途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群体合作水平在合伙人情境中显著高于陌生人情境。不同社会距离使个体互惠预期在陌生人情境中显著低于合伙人情境,并形成明显不同的互惠预期直接和间接自愿供给效应。实验结果也识别出合伙人情境中影响先行动者公共决策的两个行为因素:前期合作方决策信息及自身同样角色经历。研究结果对于后续理论研究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社会距离 公共品自愿供给 社会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