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6)
2023(2412)
2022(2075)
2021(1929)
2020(1773)
2019(3839)
2018(3935)
2017(7878)
2016(4027)
2015(4719)
2014(4567)
2013(4548)
2012(4343)
2011(3848)
2010(3837)
2009(3622)
2008(3639)
2007(3406)
2006(3043)
2005(2806)
作者
(11380)
(9140)
(9078)
(8925)
(5871)
(4402)
(4336)
(3554)
(3467)
(3440)
(3246)
(3010)
(2947)
(2946)
(2782)
(2744)
(2707)
(2692)
(2686)
(2650)
(2322)
(2182)
(2172)
(2154)
(2120)
(2073)
(2025)
(1979)
(1838)
(1831)
学科
管理(19724)
(13637)
经济(13617)
(12584)
(11782)
企业(11782)
(11100)
(7725)
国家(7622)
方法(6339)
(6042)
财务(6032)
财务管理(6015)
企业财务(5890)
工作(5477)
数学(5221)
数学方法(5165)
财政(5018)
(4326)
国家机关(3919)
机关(3919)
信息(3737)
业经(3654)
中国(3639)
(3412)
(3322)
人事(3292)
人事管理(3292)
理论(3193)
(3020)
机构
大学(59807)
学院(57492)
管理(26181)
(21927)
理学(21886)
理学院(21691)
管理学(21506)
经济(21429)
管理学院(21353)
研究(17009)
(15693)
中国(14150)
(12347)
财经(11220)
(10224)
科学(9126)
中心(9022)
(8493)
财经大学(8370)
(8030)
北京(7732)
(7185)
信息(6843)
研究所(6815)
经济学(6789)
(6638)
师范(6571)
图书(6533)
(6455)
业大(6373)
基金
项目(36552)
科学(28953)
研究(28080)
基金(27718)
(23456)
国家(23307)
科学基金(20522)
社会(18590)
社会科(17620)
社会科学(17616)
基金项目(14322)
(12747)
编号(12591)
自然(12392)
成果(12220)
自然科(12121)
自然科学(12120)
自然科学基金(11942)
教育(11803)
资助(11156)
(10810)
项目编号(9423)
(8246)
国家社会(8208)
(7524)
(7522)
重点(7496)
教育部(7418)
人文(7322)
(7292)
期刊
(23130)
经济(23130)
研究(16602)
(15189)
中国(11254)
图书(10699)
学报(8377)
管理(7898)
书馆(7638)
图书馆(7638)
情报(6415)
(6155)
金融(6155)
科学(6043)
财经(6007)
大学(5921)
(5329)
学学(5317)
(5043)
理论(4609)
财会(4359)
实践(4291)
(4291)
会计(4142)
经济研究(4013)
技术(3582)
教育(3568)
农业(3436)
(3256)
论坛(3256)
共检索到90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敬涛  陈志斌  
本文着眼于我国日益凸显的公共品短缺问题,剖析公共品供给、政府治理、政府问责与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之间的关联脉络,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公共品视角对我国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进行系统探讨。研究认为,政府作为公共品的主要责任主体,在问责缺位的体制环境下往往存在投机倾向,应辅以健全的政府问责机制进行监督和约束。将公共品供给责任以政府负债的形式予以披露是助力政府问责的有效途径。对于政府公共品负债,应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层主体分别进行披露;以政府资产负债表为主要披露载体,并辅以表外披露的形式;依据公共品短缺程度的不同有选择地以渐进式披露为主,稳健式披露为辅;同时要综合兼顾信息披露与绩效评价、政府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红  祖笠  黄艳玲  王稳华  
目前,政府环境负债披露存在缺乏政府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则安排、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信息报告难以全面反映环境负债、缺乏完整的政府表外环境负债披露信息体系等问题,应采取措施完善政府环境负债信息披露:构建"理论——制度——执行"三层政府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框架结构,以政府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载体采用权责发生制,将政府环境负债信息披露与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挂钩,采取补充报告模式与政府环境会计报告模式相结合的政府环境负债信息披露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娜  
在政府的财政危机中,或有负债是引发债务风险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我国尚未构建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体系,或有负债的一再堆积极易引发严重的债务风险。在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准则中并未规范或有负债的确认、计量以及相关的信息披露方式和内容,政府或有负债的诸多管理处于真空状态。然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即对政府或有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并详细披露相关信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诸多成熟经验。因此,本文期望通过国际比较,借助国际成熟经验为我国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永凡  
当前我国政府或有负债财务信息披露存在评估量化困难、披露成本约束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改革披露的会计环境、建构披露的法制保障、完善披露的计量技术保障、培育披露的人才保障等完善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红  祖笠  黄艳玲  王稳华  
目前,政府环境负债披露存在缺乏政府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则安排、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信息报告难以全面反映环境负债、缺乏完整的政府表外环境负债披露信息体系等问题,应采取措施完善政府环境负债信息披露:构建"理论——制度——执行"三层政府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框架结构,以政府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载体采用权责发生制,将政府环境负债信息披露与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挂钩,采取补充报告模式与政府环境会计报告模式相结合的政府环境负债信息披露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常丽  
政府资产负债全景图可以理解为由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境况的财务报表、附注及一系列其他说明性报告所构成的报告体系的总称。日本和美国在东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改革进程中具有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芳  谭艳艳  严丽娜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急剧扩张,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国家财政安全。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体系,充分反映地方政府负债信息,是防范和控制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与不足,在对当前我国不同来源政府债务统计报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体系的具体方案,并指出建立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芳  谭艳艳  严丽娜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急剧扩张,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国家财政安全。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体系,充分反映地方政府负债信息,是防范和控制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与不足,在对当前我国不同来源政府债务统计报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体系的具体方案,并指出建立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佘定华  汪会敏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是指中央政府以下的各级(省、省辖市、县、乡)地方政府所承担的本级政府的或有负债。相比于政府直接负债,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由于极大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给财政带来的风险也最大。通过对或有负债进行恰当披露,有利于决策者依据准确的会计信息制定相关决策,还可以增强资源提供者对政府的信任度,使其更乐于向政府纳税、缴费或投资,政府会获得更多的财务资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卫  陈小君  李文兴  
土地财政模式对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在该模式下的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由于地方政府与土地投资者及社会公众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因此政府负债比例信息的公开是缓解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则从信号博弈视角出发分析了得出了如下结论:对于理性的政府官员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向土地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来节约成本。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应从财力保障、审计威慑和激励政策三个角度来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的透明度,来促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促进地方经济迅速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文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演进 ,信用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2 0 0 0年 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 ,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因此 ,准确理解并把握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存在形态、地位及其功能 ,有助于提高民众的信用意识 ,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本文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出发 ,探讨信用与经济、法律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 ,就我国目前的信用短缺与政府责任提出几点看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红  王稳华  黄艳玲  祖笠  
近年来,地方政府或有负债规模不断攀升。为了加强对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管理,防控由此产生的债务风险,有必要提高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存在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难以满足债务风险预警的需要和缺乏完整的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体系等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质量:加快推进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设、建构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的法制保障、将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与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挂钩、采取政府资产负债表内披露和报表附注披露相结合的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红  王稳华  黄艳玲  祖笠  
近年来,地方政府或有负债规模不断攀升。为了加强对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管理,防控由此产生的债务风险,有必要提高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存在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难以满足债务风险预警的需要和缺乏完整的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体系等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质量:加快推进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设、建构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的法制保障、将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与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挂钩、采取政府资产负债表内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涛  王怀明  
以2008—2010年沪深两市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食品生产者视角,在揭示政府安全规制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状况及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配对样本差异检验得到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规制的推进显著提高了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态、高管的平均年龄和技术背景以及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化水平是与政府规制共同影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久霞  李宜轩  高妍  
文章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实际情况入手,通过剖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核算不准确、不能完整披露债务信息问题,提出通过完善地方政府会计债务要素核算方法和内容,调整政府资产负债表,增加报表附注内容及公开地方资产负债表等措施,提高政府债务的透明度,使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处于广大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督促政府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债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