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3)
- 2023(12773)
- 2022(11296)
- 2021(10537)
- 2020(8988)
- 2019(20871)
- 2018(20897)
- 2017(40730)
- 2016(21685)
- 2015(23938)
- 2014(23838)
- 2013(23675)
- 2012(21449)
- 2011(19362)
- 2010(19400)
- 2009(17999)
- 2008(17451)
- 2007(15260)
- 2006(13434)
- 2005(12029)
- 学科
- 济(82757)
- 经济(82630)
- 管理(67030)
- 业(59361)
- 企(50846)
- 企业(50846)
- 方法(36821)
- 数学(31439)
- 数学方法(31037)
- 财(24240)
- 农(21783)
- 中国(21689)
- 制(19926)
- 业经(18954)
- 学(18001)
- 地方(15910)
- 理论(15022)
- 务(14548)
- 财务(14475)
- 财务管理(14443)
- 贸(14223)
- 贸易(14216)
- 农业(13984)
- 体(13872)
- 易(13802)
- 企业财务(13703)
- 和(13472)
- 环境(13214)
- 技术(13005)
- 银(12968)
- 机构
- 大学(304416)
- 学院(299938)
- 管理(121964)
- 济(118333)
- 经济(115660)
- 理学(105658)
- 理学院(104510)
- 管理学(102742)
- 管理学院(102175)
- 研究(98648)
- 中国(73125)
- 京(64977)
- 科学(60013)
- 财(57587)
- 所(48429)
- 财经(45223)
- 农(45069)
- 中心(44531)
- 业大(43952)
- 研究所(43773)
- 江(43658)
- 北京(41175)
- 经(41045)
- 范(39334)
- 师范(38919)
- 院(35986)
- 州(35313)
- 经济学(35124)
- 农业(34983)
- 财经大学(33701)
- 基金
- 项目(206820)
- 科学(162658)
- 研究(153793)
- 基金(150340)
- 家(129839)
- 国家(128773)
- 科学基金(111272)
- 社会(96500)
- 社会科(91397)
- 社会科学(91375)
- 基金项目(80071)
- 省(79980)
- 自然(71727)
- 教育(70478)
- 自然科(70026)
- 自然科学(70011)
- 自然科学基金(68729)
- 划(66937)
- 编号(63050)
- 资助(61274)
- 成果(52166)
- 部(45785)
- 重点(45657)
- 课题(43074)
- 创(42824)
- 发(42759)
- 制(41304)
- 创新(39926)
- 教育部(39786)
- 大学(39642)
- 期刊
- 济(130479)
- 经济(130479)
- 研究(91005)
- 中国(58802)
- 管理(46889)
- 学报(46002)
- 财(44833)
- 科学(42345)
- 农(41178)
- 大学(35624)
- 教育(35219)
- 学学(33171)
- 农业(28338)
- 技术(27332)
- 融(24766)
- 金融(24766)
- 财经(22238)
- 业经(20734)
- 经济研究(20353)
- 经(18844)
- 图书(18326)
- 问题(16830)
- 理论(15530)
- 科技(14532)
- 实践(14310)
- 践(14310)
- 业(14077)
- 技术经济(13847)
- 版(13732)
- 现代(13588)
共检索到442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宋紫峰
本文在一个典型的公共品实验环境中,考察了公共品覆盖人群大小、个体投资于公共品的边际收益、初始禀赋和社会关系对于其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影响,验证了对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的不同解释;同时,通过将之与已有的源自不同国家的相似实验研究进行对比,继而说明经济个体的社会偏好的某些固有稳定性。这个结论对于我们理解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尤其是公共品自愿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共品 自愿供给 实验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闫佳 章平
大量的公共品博弈实验研究使用分散式同侪惩罚机制来验证惩罚在促进合作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但在现实中基于个体之间的互相惩罚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将惩罚权力集中在部分参与者手中。所以,本文从真实公共领域的特征出发,将惩罚的执行者设定为一位组内成员,由其既作为参与者也作为管理者。并且,实验设置区分了随机决定和投票决定两种管理者的产生方式。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发现,管理者产生方式并不会影响个体在惩罚局时的公共品自愿供给量,但决定出的管理者自身及所执行的差异化惩罚政策才会显著作用于个体在惩罚局时的公共品自愿供给量。这在理论与实践中为当前我国"推进社区自治、创新管理体制"方面无疑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念平 董占奎
现实中大多数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都受到限制,但在公共物品自愿供给实验研究文献中对此种情况研究较少。本文在经典公共物品自愿供给模型基础上,将社会网络这一因素纳入到模型中,使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由网络连接所决定,并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公共物品自愿供给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证实,社会网络结构的差异会显著影响个体自愿供给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称正则网络中,个体自愿供给与网络密度负相关但不受聚类系数的影响,网络的正则性对个体极端行为的出现概率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支持了社会网络对公共物品自愿供给行为存在影响。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公共物品 自愿供给 实验经济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关宏宇 朱宪辰 周彩霞
经济学始终关注涉他偏好对公共物品自愿供给的影响,而对于关注过程的规则偏好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设计了一个带有否决权购买的独裁者实验,通过被试面临两种博弈规则的选择,度量其公平规则偏好。随后根据Fischbacher等的两阶段公共物品实验考察个体社会偏好类型。实验结果表明:(1)被试中约60%的个体持有较显著的公平规则偏好;(2)重复公共物品实验中,公平规则偏好强的个体平均投入水平高于公平规则偏好弱的个体;(3)公平规则偏好程度不同,投入水平受到社会偏好与信念的影响权重不同,行为调整模式有显著差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晏 夏纪军
公共品的供给以及社会规范的维持都需要社会成员的自愿投入,社会的和谐更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爱心付出,但是这种源自非货币性社会偏好的奉献行为受到制度环境、信息以及政府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VCM实验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信息披露、交流、自愿惩罚机制、自愿组织等对居民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的影响,以此推进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制度改革。
关键词:
公共品自愿供给 社会偏好 信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霄 吴伟炯
结合本土社会资本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躯体标识理论,本文提出了社会资本与自我意识情绪影响经济合作行为的理论框架。随后在公共物品实验中考察了社会资本、自我意识情绪对博弈者合作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促进了博弈者的合作决策,即朋友网络中博弈者的搭便车指数显著低于陌生网络中的博弈者;(2)博弈者的积极自我意识情绪(自豪)、消极自我意识情绪(尴尬、低自尊)均与其搭便车指数显著负相关;(3)博弈者的积极、消极自我意识情绪对社会资本与搭便车行为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最后讨论了文章的基本结论与实践启示,指出了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紫峰 周业安 何其新
在一个标准的公共品自愿供给实验环境中,本文借助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了通过初始禀赋不平等、个体投资公共品边际收益不平等和出场费不平等3种方式体现的收入不平等与社会偏好、公共品自愿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公共品自愿供给是可能的,不过在多期重复中明显下降;二是初始禀赋不平等、个体投资公共品边际收益不平等都会对个体公共品投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出场费不平等的影响则不确定;三是个体公共品投资行为主要可由互惠和不平等厌恶理论所解释。这些结论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收入不平等、社会偏好和公共品自愿供给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公共政策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紫峰 周业安
本文借助实验经济学方法在一个收入不平等环境中考察了两种类型的惩罚机制对于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社会偏好的普遍存在,引入惩罚机制可以显著且稳定地提高公共品供给水平,不过基于个体的惩罚机制效果更好;惩罚主要针对违背公平准则的行为,被试也会主动调整以避免被惩罚;处境较好的被试的惩罚倾向较低,并且被惩罚的可能性较高。这些结论对制定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公共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海晶晶 黄凯南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中,往往从行为人完全自利假设出发,得出较为消极的结论。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在中国的环境中,设计包括自愿供给机制和领导者机制的系列实验,并考察榜样式领导与承诺式领导两种机制设计对公共物品贡献与收益水平的影响。通过发掘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对领导者实验与自愿贡献实验进行比较,尝试寻找出公共物品贡献与收益水平最优机制,并解释领导者角色对公共物品贡献的作用。这对我国规范和完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业安 黄国宾 何浩然 刘曼微
个人领导者与集体领导者孰优孰劣?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极具现实意义,并且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一个领导者榜样的标准线性公共品博弈框架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个人领导者和集体领导者的捐赠和估计行为,以及个人领导者下和集体领导者下追随者的捐赠行为,我们发现个人领导者比集体领导者更有利于公共品的供给。我们的发现对现实中的组织设计和管理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业安 黄国宾 何浩然 刘曼微
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当中,领导者的榜样真能够起作用吗?本文在公共品博弈中引入了环境不确定性和信息反馈这两个变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领导者榜样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领导者榜样失效的原因在于好的领导者遇到了坏的追随者,而好的追随者则遇到了坏的领导者。策略不确定性估计在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决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领导者与追随者的行为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领导者是超完美条件合作者,而追随者是非完美条件合作者。对环境不确定性的高估是普遍存在的,但环境不确定性估计并不总是能够影响决策。信息的过度封锁与过度披露都不利于领导者榜样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文忻 龚欣 张元鹏
本文利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公共产品自愿捐献中个人的社会偏好的异质性与合作捐献行为的关系问题。从个体的异质性的社会偏好出发,依据个体捐献策略的差别确定了参与者的四种类型:具有互惠偏好的条件合作者、具有利他主义观念的积极合作者、利己型非合作者、具有长远目标的利己主义的策略型合作者。研究发现,私人边际回报率和交流两大控制因素分别对具有不同社会偏好倾向的捐献者的个人自愿捐献水平有较大的影响:私人边际回报率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促进合作捐献,一是促使各类参与者增加首次或多次捐献额度,也就是移动捐献路径或改变路径斜率(增大条件合作的系数);二是某些参与者会因为私人边际回报率的增加而根本地改变捐献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连洪泉 周业安 陈叶烽 叶航
本文利用序贯公共品实验研究社会距离影响群体合作行为的效应及途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群体合作水平在合伙人情境中显著高于陌生人情境。不同社会距离使个体互惠预期在陌生人情境中显著低于合伙人情境,并形成明显不同的互惠预期直接和间接自愿供给效应。实验结果也识别出合伙人情境中影响先行动者公共决策的两个行为因素:前期合作方决策信息及自身同样角色经历。研究结果对于后续理论研究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社会距离 公共品自愿供给 社会困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立佳 彭妍 刘潇
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在全国碳市场刚刚启动之际,探讨碳配额的市场波动风险及其稳定机制。本文从欧盟、北美、中国广东等现行碳市场的管控政策中分别抽象出数量稳定、价格稳定和价量联动稳定三种机制,并运用理论建模和经济学实验的方法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的非理性交易会对碳市场的波动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面对碳配额价格的巨大波动,价量联动稳定和价格稳定机制能够较好地维护市场的交易理性,此时企业生产效率较高,社会总福利较大。数量稳定和无稳定机制的市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碳配额过量供给的情况下,价量联
关键词:
碳排放权 配额 市场稳定储备 实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建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一直是关系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重点课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一课题已成为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重点。《自为与共享——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一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角度较新,立足农村特困地区,将农村公共品供给放在农村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以农民为主体,围绕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展开讨论,得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为共享 公共品供给 自愿缴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