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
2023(1759)
2022(1485)
2021(1266)
2020(1086)
2019(2288)
2018(2339)
2017(4604)
2016(2426)
2015(2776)
2014(2714)
2013(2748)
2012(2455)
2011(2228)
2010(2205)
2009(2221)
2008(2242)
2007(1951)
2006(1617)
2005(1500)
作者
(6347)
(5126)
(5085)
(5007)
(3335)
(2416)
(2273)
(1912)
(1884)
(1852)
(1795)
(1686)
(1682)
(1591)
(1588)
(1526)
(1522)
(1518)
(1517)
(1450)
(1233)
(1224)
(1223)
(1209)
(1150)
(1106)
(1067)
(1057)
(1052)
(1014)
学科
管理(9831)
(8162)
经济(8156)
(6658)
(6348)
企业(6348)
(4111)
方法(3515)
数学(2599)
数学方法(2565)
(2511)
理论(2495)
中国(2441)
工作(2285)
(2257)
财务(2257)
财务管理(2254)
业经(2202)
企业财务(2148)
教育(2097)
(1954)
(1758)
财政(1749)
(1700)
(1682)
(1598)
国家(1510)
(1470)
生产(1461)
人事(1397)
机构
大学(34654)
学院(34141)
管理(14324)
(12719)
理学(12415)
经济(12403)
理学院(12265)
管理学(12135)
管理学院(12047)
研究(9929)
(7273)
(7144)
中国(6909)
科学(5440)
财经(5372)
(5289)
(5154)
师范(5129)
(4861)
北京(4567)
中心(4466)
(4455)
师范大学(4187)
(4120)
财经大学(3957)
经济学(3936)
业大(3918)
研究所(3897)
(3719)
(3608)
基金
项目(22281)
研究(17943)
科学(17702)
基金(16305)
(13745)
国家(13623)
社会(12146)
科学基金(11897)
社会科(11394)
社会科学(11392)
基金项目(8322)
教育(8181)
(8178)
编号(8009)
成果(7163)
(6939)
自然(6695)
自然科(6516)
自然科学(6515)
自然科学基金(6409)
资助(6054)
项目编号(5407)
国家社会(5290)
(5067)
课题(4945)
重点(4809)
(4746)
人文(4605)
教育部(4590)
(4572)
期刊
(14527)
经济(14527)
研究(10095)
(6938)
中国(6835)
教育(5270)
图书(5012)
管理(4737)
学报(4276)
书馆(4178)
图书馆(4178)
科学(3755)
大学(3436)
(3116)
学学(3080)
财经(2954)
业经(2538)
(2522)
技术(2487)
经济研究(2375)
农业(2159)
(1959)
论坛(1959)
财会(1954)
问题(1896)
商业(1823)
会计(1644)
(1619)
理论(1543)
(1529)
共检索到51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珺  
“公共品”的概念正经历着它历史上最为尴尬的境遇。一方面是它在公共政策话语中日益普及,另一方面,其理论和现实价值却面临着被解构的危机。作为一篇关于公共品概念的综述性文章,本文通过解读当代公共品理论的若干重要文献,回顾了“公共品”概念的发展历程,试图通过阐明“公共性”的确切含义,重新认识公共品概念的理论及政策含义。本文认为,尽管“公共品”的概念不应再被视为政策标签,或者政府干预的充分条件,但这一概念对于集体行动之潜在收益的显示,依然是一个必要的分析工具,它为建立在相容利益基础上的集体行动开拓了地盘,赋予人类以积极进取、改善自身福利的动力和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蕾  
一、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质疑目前多数教科书以及大部分研究者在定义公共品时多采用两个标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是源自于萨缪尔森和马斯格雷夫对公共品概念的经典论述。根据他们的论述,非竞争性是指每个个人消费这样的产品均不会导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斌  
公共收入的概念与形式是公共收入理论的基础。一方面,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不同,同样是公共收入概念,在具体内涵上存在一些差异。另一方面,西方公共经济学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讨论公共收入时,也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并以此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因此,厘清公共收入的概念与形式,不仅具有理论上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更好管理公共收入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美华  
笔者认为,弄清公允价值的概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针对我国会计淮则及国际准则关于公允价值之定义存在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公允价值新定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兰昆  肖荷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毛景立  梁工谦  李鸣  
大型公共品的质量,是委托、代理双方共同关心的最根本问题。随着人们对质量认识的深入,质量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在对质量概念与质量管理演变历程剖析的基础上,对大型公共品质量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云峰  李翠霞  
对绿色食品区域品牌概念的进行了界定;运用公共产品理论规范分析了区域品牌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属性,表明了绿色食品区域品牌既是一种公共需求,也是一种地方性公共产品;引入评价与激励分析框架,讨论了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的均衡问题。运用公共产品理论,从绿色食品产业化视角,规范性地考察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应然问题,可为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农业品牌化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丽颖  刘源  
本文从公共品理论和诺斯关于制度"博弈规则"属性出发,界定制度性公共品的基本概念,即由政府(公共)部门供给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旨在保障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可用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描述的,以规范性成文形式呈现的正式约束。同时从形式、消费特殊性等五方面分析了制度性公共品的特征。最后,从构建完善的供给体制角度出发,探讨了制度性公共品概念及特征对当下完善我国制度性公共品供给的政策含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计俊  
图书馆、书店与图书都有着不解之缘,皆是提供文献资料利用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较大的社会功能差异,一直扮演着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角色。21世纪为适应社会和市场双重需求,本文提出了取“书店”之长,补图书馆之短,使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向“书店”拓展,本文拟对图书馆将如何引入“书店”概念服务理念进行阐述,并提出创办具有图书馆特色“书店”的具体设想。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淼  孙红蕾  郑建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6年12月25日公布,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保障法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回顾近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发展脉络,本文从公共数字文化概念解析范围三个基本问题入手,深入挖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与社会数字文化治理两大研究视角,总结概括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的总体发展,归纳其研究特点,并预测未来研究趋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涛  郑建明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是一个涉及文化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概念,也是一个内涵深厚和外延广泛的复合性概念。文章试图从它是理念性概念、制度性技术性概念、文化治理模式概念、公众活动方式概念及综合能力形态概念等方面入手给予其具体的概念界定。从整合互动的状态呈现、自我调适的过程描述、互惠关系的建构手段与公共利益的调整方式等四个维度具体阐述其内涵。以此为基础,辨明其与文化治理能力、社会数字文化能力、数字文化软实力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为其后续研究及学术演进提供学理支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平  李舒杨  
与政策研究和实践发展相比,公共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梳理探讨公共文化概念是公共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化发展的基础。文章尝试从“文化”“公共文化”等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公共文化研究内容及属性。公共文化中的文化概念不仅指文化资源,也指向群体在文化实践中意义共享的过程;公共文化研究是以公共空间内文化资源的展示、传播和共享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交叉性强、跨学科门类多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包含公共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管理和公共文化传播。未来公共文化研究亟需厘清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并进一步讨论公共文化研究的学科化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在我国讨论“公共财政”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认为要从一定历史背景认识公共财政 ,以经济的市场化为前提 ,搞公共财政不等于放弃宏观调控。本文对如何解决财政存在的“缺位”与“越位”,以及如何构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新民  江庆  
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概念定义了产品的两极,布坎南等人的后续研究补充了产品类型的中间段;公共产品概念的现实意义受到了质疑;公共产品本质观和对排他成本的重新认识,为政府提供某些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产品公共性纯度的认识有利于政府确认公共产品的受益对象。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小娴  许良虎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定义并未反映作为一个计量属性所应有的在时间、交易性质、交换价值类型等方面的特征,因而不能将其定义为一种计量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