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8)
- 2023(13016)
- 2022(11467)
- 2021(10745)
- 2020(9060)
- 2019(20806)
- 2018(20703)
- 2017(40195)
- 2016(22117)
- 2015(24967)
- 2014(24954)
- 2013(24838)
- 2012(22503)
- 2011(20040)
- 2010(19936)
- 2009(18509)
- 2008(18092)
- 2007(15844)
- 2006(13954)
- 2005(12473)
- 学科
- 济(79091)
- 经济(78965)
- 管理(69680)
- 业(61823)
- 企(53768)
- 企业(53768)
- 方法(36607)
- 数学(31171)
- 数学方法(30794)
- 财(29214)
- 税(21808)
- 农(20688)
- 中国(20605)
- 税收(20361)
- 收(20190)
- 制(19421)
- 业经(18615)
- 学(18472)
- 务(17416)
- 财务(17345)
- 财务管理(17311)
- 企业财务(16484)
- 地方(15132)
- 理论(14593)
- 和(14203)
- 贸(13787)
- 贸易(13778)
- 环境(13688)
- 易(13395)
- 体(13339)
- 机构
- 大学(310086)
- 学院(307547)
- 管理(122059)
- 济(117092)
- 经济(114354)
- 理学(105918)
- 理学院(104732)
- 管理学(102978)
- 管理学院(102407)
- 研究(99244)
- 中国(73305)
- 京(65764)
- 财(62938)
- 科学(62036)
- 所(49476)
- 财经(48390)
- 农(47350)
- 业大(45666)
- 江(45410)
- 中心(44542)
- 研究所(44504)
- 经(43762)
- 北京(41495)
- 范(39018)
- 师范(38596)
- 农业(37020)
- 州(36429)
- 院(36013)
- 财经大学(35923)
- 经济学(34858)
- 基金
- 项目(210185)
- 科学(164829)
- 研究(154290)
- 基金(152856)
- 家(132637)
- 国家(131571)
- 科学基金(113364)
- 社会(95719)
- 社会科(90668)
- 社会科学(90646)
- 省(81733)
- 基金项目(81534)
- 自然(74359)
- 自然科(72604)
- 自然科学(72591)
- 自然科学基金(71272)
- 教育(70341)
- 划(68819)
- 编号(63540)
- 资助(62502)
- 成果(52820)
- 重点(46411)
- 部(46020)
- 创(43754)
- 发(43192)
- 课题(43040)
- 制(41501)
- 创新(40902)
- 科研(40412)
- 项目编号(40354)
共检索到452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阎坤 王进杰
公共品的供给是政府职能所在 ,对人们偏好的了解是政府提供公共品的前提。税收的功能之一就是为公共品融资 ,因此 ,税制设计与人们的偏好表露有直接关系。良好的税制设计能促进人们表露自己的真实偏好 ,从而避免公共品供给上的“免费搭车”。所以 ,对政府来讲 ,设计一套具有个人与群体刺激兼容的税制体系便是最佳选择。
关键词:
偏好表露 税制设计 个人和群体刺激兼容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冯海波
公共品的需求偏好显示是公共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试图建立有效的公共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以实现公共品的最优供给。文章从理论发展的视角对投票机制、价格拍卖机制、特征价格机制和或有估价机制这几种主要偏好显示机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直到今天,这些机制仍然是经济学家们继续探索的领域。
关键词:
公共品 需求偏好 显示机制 理论回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崔怡 陈力朋 贺敏
房地产税是直接面向居民征收的财产税,因此,在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和设计税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居民对房地产税制设计的偏好。本文的调查显示:关于征税方案,当前我国居民比较偏好于"只对符合条件的豪宅、别墅、经营性用房进行征税";关于税率与免征面积,当前我国居民比较偏好于"低税率"和"高免征面积"的税制设计;关于开征时间,当前我国居民比较偏好于在未来十年内开征房地产税。此外,不同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住房面积、房产数量和还贷压力的居民在房地产税制设计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当前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背景下,结合中国居民房地产税制设计偏好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税 税制偏好 税收意识 税制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崔怡 陈力朋 贺敏
房地产税是直接面向居民征收的财产税,因此,在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和设计税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居民对房地产税制设计的偏好。本文的调查显示:关于征税方案,当前我国居民比较偏好于"只对符合条件的豪宅、别墅、经营性用房进行征税";关于税率与免征面积,当前我国居民比较偏好于"低税率"和"高免征面积"的税制设计;关于开征时间,当前我国居民比较偏好于在未来十年内开征房地产税。此外,不同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住房面积、房产数量和还贷压力的居民在房地产税制设计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当前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背景下,结合中国居民
关键词:
房地产税 税制偏好 税收意识 税制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丽梅 李慧卿
本研究以自我效能感理论和自我表露理论为基础,采取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设计,通过自我表露训练,考察其对大学新生自我表露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表露训练能够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表露水平;自我表露训练对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效;自我表露训练后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大学新生受益明显;自我表露训练后男大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提高显著。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自我表露 自我效能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闫佳 章平 许志成
围绕"外在的公共政策如何与个体内在的社会偏好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公共品自愿供给"这一问题,在公共品自愿供给机制研究的经济学理论脉络的基础上,通过近年关于社会偏好的博弈实验、自然和田野实验等跨学科研究在公共政策设计中的最新应用和前沿动向来对此进行解答,发现制定公共政策的情境、缺少有效信息、个体异质性均会影响合作的形成,而增强个体自主性则会改善公共政策对于社会偏好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公共政策 社会偏好 公共品 自愿供给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文忻 龚欣 张元鹏
本文利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公共产品自愿捐献中个人的社会偏好的异质性与合作捐献行为的关系问题。从个体的异质性的社会偏好出发,依据个体捐献策略的差别确定了参与者的四种类型:具有互惠偏好的条件合作者、具有利他主义观念的积极合作者、利己型非合作者、具有长远目标的利己主义的策略型合作者。研究发现,私人边际回报率和交流两大控制因素分别对具有不同社会偏好倾向的捐献者的个人自愿捐献水平有较大的影响:私人边际回报率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促进合作捐献,一是促使各类参与者增加首次或多次捐献额度,也就是移动捐献路径或改变路径斜率(增大条件合作的系数);二是某些参与者会因为私人边际回报率的增加而根本地改变捐献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志刚
在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下,本文证明中国目前很多大学普遍采用的单一普通硕士项目不利于识别具有高研究偏好的申请人;而同时提供"硕博连读"项目和普通硕士项目将有助于大学识别致力于学术研究的申请人。硕博连读项目因此不仅是高质量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且是重要的信息甄别机制。学制设计因而成为中国大学实现培养学术人才、提高学术声誉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怡 聂海峰
本文从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划分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消费者价内税和价外税的选择偏好。研究结果显示,在“价税合一”和“无所谓”这两种选择之间,年龄、性别、收入、学历等考察变量,特征都不显著。而在“价税分离”和“无所谓”两种选择之间,具有显著的特征是是否有独立经营的企业,是否认识到自己是纳税人,以及是否认识到流转税和自己有关这三个变量,而其他变量的特征都不显著。
关键词:
商品和劳务税 价税合一 价税分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郝春虹
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市场机制、公共选择理论的投票机制以及拍卖方式都不能有效解决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设置合意的税制可以激励消费者个人显示真实偏好,实现公共产品最优供给。这一创新的税收激励机制尚属于抽象的理论研究,由于其缺陷的存在,将其付诸实践还需付出很大代价。
关键词:
税收激励机制 克拉克税 拟线性偏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陆超云 冯海波
为揭示农村居民公共需求偏好在地理特征上的异质性,基于CGSS2006的调查数据,估计了地区地理特征对我国农村多种公共服务需求的边际影响效应,并通过约束回归,验证了公共需求的地理特征异质性;进一步地,通过划分东部与中西部样本,评估了大尺度下地理特征异质性是否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模式上的差异。结论显示,地理特征确实对农村居民的公共需求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且不同地理特征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而这一异质性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关键词:
公共需求 偏好异质性 地理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卫龙宝 朱西湖 伍骏骞
以经典的中位选民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全国"十县百村"新农村建设调查的1 981户农户数据,运用有序logit计量模型,对农户公共品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对农业生产设施、农村道路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偏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农户的公共品需求具有明显的收入效应;其次,农户对农业生产设施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价格效应;另外,其他个人特征和村庄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农户公共品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菊红 邓可斌
转型经济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偏好上的差异会深刻影响财政分权程度,同时改变着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从而对公共品供给带来不同效果。本文在Besley模型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这种偏好差异的形成过程,建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解释了中国分权改革进程及最优分权程度的决定问题。
关键词:
政府偏好 公共品供给 财政分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吉飞 张学敏 杜彬恒
农民工对不同类型城市表现出异质性偏好是新型城镇化的时代特征,公共品供给和职业层次承载着异质性偏好的民生本源。文章基于偏好分层理论,运用泊松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对不同类型城市偏好及一致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等仍是影响农民工对不同城市偏好的基本因素,公共产品及职业特征指标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2)农民工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越高,则其对大城市的偏好程度越弱,从而提高农民工偏好务工的一致性;(3)职业层次特征对农民工关于城市偏好的影响呈U形特征,对偏好务工一致性的影响呈倒U形态,中层职位农民工一致性较强。在推进市民化进程中,政府强化公共品供给的杠杆作用时,应通...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建华 王恒 孙俊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将互惠偏好理论引入到双重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比较生产者和监管者在无互惠偏好和有互惠偏好下的学习水平、产出努力水平和合作努力水平,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生产者和监管者的学习水平与激励系数成正比,与学习成本负相关,与互惠偏好、固定报酬无关;初始学习能力髙的生产者和监管者可提高消费者期望收入;生产者和监管者的努力程度与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影响系数正相关,与产出成本负相关,与固定报酬无关,但固定报酬可以促进委托代理关系构建;激励系数与风险规避系数、环境波动程度成反相关;互惠偏好系数大于临界值时努力水平与互惠偏好系数负相关,但努力程度仍大于无互惠偏好行为下的努力水平,于临界点达到峰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