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6)
2023(13601)
2022(11510)
2021(10980)
2020(9492)
2019(21514)
2018(21412)
2017(40591)
2016(22077)
2015(24962)
2014(24667)
2013(24048)
2012(22527)
2011(20161)
2010(19872)
2009(18347)
2008(17887)
2007(15457)
2006(13448)
2005(12059)
作者
(61353)
(51345)
(51123)
(48814)
(32726)
(24425)
(23322)
(20026)
(19801)
(18244)
(17663)
(17620)
(16367)
(16358)
(16145)
(16082)
(15255)
(14913)
(14813)
(14805)
(13020)
(12433)
(12409)
(12011)
(11491)
(11474)
(11346)
(10983)
(10395)
(10379)
学科
(90446)
经济(90330)
管理(59288)
(52902)
(42247)
企业(42247)
方法(41676)
数学(37261)
数学方法(36753)
中国(27070)
(23680)
(22852)
(20728)
(18555)
(17819)
贸易(17807)
(17407)
业经(17183)
地方(16198)
农业(15248)
(15184)
银行(15148)
(14804)
金融(14796)
(14612)
理论(14069)
(13878)
(12850)
环境(12787)
(12292)
机构
大学(309263)
学院(303863)
(130834)
经济(128427)
管理(115316)
研究(108520)
理学(99249)
理学院(98128)
管理学(96347)
管理学院(95765)
中国(83281)
(65753)
科学(64441)
(60393)
(53788)
(51032)
中心(50122)
研究所(49155)
财经(47978)
(45236)
业大(44443)
(43952)
经济学(41934)
北京(41303)
(40693)
师范(40185)
农业(40111)
(39393)
经济学院(37832)
财经大学(35956)
基金
项目(208306)
科学(165120)
基金(154520)
研究(151401)
(136075)
国家(135043)
科学基金(115157)
社会(98310)
社会科(93150)
社会科学(93133)
基金项目(80379)
(77800)
自然(73772)
自然科(72157)
自然科学(72130)
自然科学基金(70860)
教育(70428)
(67299)
资助(64159)
编号(59417)
成果(49492)
(47869)
重点(47474)
(44406)
(43044)
国家社会(42314)
课题(41603)
教育部(41214)
创新(40498)
科研(40299)
期刊
(137631)
经济(137631)
研究(91803)
中国(60570)
学报(49915)
(46315)
科学(45714)
(45490)
管理(42789)
大学(38556)
学学(36177)
教育(34352)
农业(30980)
(28619)
金融(28619)
技术(26422)
财经(24162)
经济研究(23359)
(20940)
业经(20009)
问题(18791)
(16964)
(16824)
图书(16793)
世界(15667)
(15217)
统计(15181)
国际(14784)
技术经济(14036)
理论(13703)
共检索到456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龙登高  王明  黄玉玺  
作为公共品的基础设施,对于政府、营利性主体、非政府性非营利性主体3种不同供给方式的比较似属空白。在中国水运基建纵贯3个世纪的原始档案与深度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考察和比较公益法人、国营企业、现代公司3种微观主体,以及社会、政府与市场3种机制在基础设施供给上的特点、约束条件与绩效。计划经济下单一的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主导公共品供给难以克服根本性的制约,公益建造的局限性长远来说也很明显,现代公司提供基础设施则具有无可限量的拓展空间,能够更大程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公司治理下的竞争性中央企业脱胎换骨,在新世纪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实现了自主创新,推动了中国水运基建的跨越式发展。3类微观主体在水运基建的历史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带来学术创新与理论拓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谈儒勇  
本文尝试从供给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的微观动因。主要研究经济生活中哪些因素的出现或变化会从生产 (金融服务的提供 )方面致使金融发展 ,我们把这样的金融发展称为“供给领先型”。供给领先型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技术进步、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制度环境的变化。本文所做的理论分析对眼下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谈儒勇  
现有的理论文献对金融作用的论述不够深入和全面。从微观层次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考察金融对于企业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个简易的图形框架形象地看出。金融的存在与发展,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而使企业的投资净收益得到提高,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进  刘灿雷  
本文借鉴AntrAs等(2012)提出的最新方法,从价值链上下游的视角对国有企业垄断上游行业的现象进行了测算,并刻画了其动态变迁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微观企业数据库和生产率增长的分解方法,从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动态性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垄断上游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垄断上游行业阻碍了整体的技术进步,恶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使得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并挤出了高效率的非国有企业。因此,推动上游行业的"去管制"和市场化改革,从而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对于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皓  
基于微观视角考察企业出口贸易化解产能过剩的内在机理,并采取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其现实表现。研究发现,企业出口强度越大,其产能利用率越高,说明出口贸易能够起到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样本考察表明,出口贸易的化解产能过剩效应显著存在于内陆欠发达地区,而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由于存在较高的外需依赖度和产能利用率以及加工贸易特征等原因,其出口贸易对产能过剩的化解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静  
对中国企业储蓄率的研究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逻辑起点,同时又是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本文主要利用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库对2000~2007年中国企业储蓄率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融资约束视角对企业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00~2007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储蓄率(企业储蓄除以增加值)为28.36%。本文将融资约束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贷以及政府补贴3个方面。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给予的商业信用降低了自身储蓄率;银行信贷融资约束越宽松,企业储蓄率越低;政府补贴越多,企业储蓄率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信贷融资约束放宽对降低国有企业的储蓄率有积极作用,但是提高了非出口企业的储蓄率。改革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方方  杨志强  
通过构建扩展的企业异质性三国模型,文章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所依赖的空间网络化效应。研究发现,当企业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会逐渐从贸易引致型OFDI转型为出口平台型OFDI进入海外市场,即企业OFDI会考虑到某个区位是否受到第三方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更倾向将OFDI生产区位选择到目前已拥有水平型OFDI的临近区域;市场潜力对OFDI空间网络化效应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意味着中国企业在选择贸易引致型OFDI时,更倾向将OFDI的区位选择到市场潜力较大的区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世军  李清瑶  崔立志  
通常认为,父母学历越高,子女受教育水平越高,但现实考察并非总是如此。为何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呈现迥异特征?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婚配学历的男高女低特征决定了母亲更多地承担了教育子女和操持家务的职责,计量回归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母亲学历对子女教育的较大影响;(2)随着母亲学历水平提升,母亲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大幅上升,母亲学历对于子女教育的边际贡献降低;(3)相对于其他家庭,父母学历的"门当户对"有助于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其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代际影响更为明显。基于上述发现,论文最后对高学历家庭出现低学历子女现象进行了解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喜梅  
综合权衡农村金融隐功能和显功能的肯定效应或否定效应,才能较准确地评价农村金融的功能效应。本文分别对中国以农补工、工农平等以及以工补农阶段的农村金融显功能和隐功能综合效应考察,结果验证了这一点。即在以农补工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功能效应还是肯定的,只是到了工农平等发展以及以工补农阶段,农村金融的隐功能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否定效应,而其显功能的肯定效应却并不明显。因此,新农村建设时期中国农村金融只从表面层次进行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在考虑农村金融显功能和隐功能综合效应的基础上进行。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攀  
分析被人们所忽视的构成印度软件业成功发展基础的细节因素,如软件业教育与企业之间有良好的接口;软件业公司管理水平较高;软件公益化使用得到政府重视和支持;大量翻译软件的开发,对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社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指出我国应重视与印度软件业表现在微观方面的差距,调整软件业发展政策及细微环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小武  
文章主要从微观角度对歇后语的语面和语底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考察 ,探讨二者之间语义关联方式的多样性 :从总体上可以分为词义关联和句义关联二类 ,其中又包含多个细节情形。试图通过揭示歇后语的微观语义关系 ,找寻歇后语语义生成的普遍原理 ,并通过这个原理从侧面解释歇后语趣味性的成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本文概括分析了中国古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古代农村公共品供给成本基本上由农民承担,民国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处于乡村自理状态。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采取以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方式保证农村公共品基本供给;改革以来至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承继人民公社制度基本架构,但缺乏人民公社体制的强制性能力,未能适应农民主体利益诉求;税费改革后政府增加了农村公共品供给,而提高供给效率成为制度改进的关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莉  耿素娟  章刘成  
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和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不同区域可能也有差异。本文基于2014-2018年部分新三板中小企业的数据,测算其企业家精神指数,利用应交增值税将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结合,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和经济增长;相比于东部和西部,企业家精神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大。应该重点培育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亚非  王海峰  范小阳  
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为基础,从科研经费的三大执行部门的角度,结合各国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投入情况,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三大研发执行部门的研发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相关关系,且科技人员投入的关联性更高;高校和企业的科研人员投入,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较高;我国企业科研人员的投入以及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明辉  
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影响居民消费行为变迁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消费的理念、模式以及内容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使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成为主流。这种变化正是基于微观主体行为市场环境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基于实证数据,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探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居民消费变迁的现状,然后借助微观计量的分析方法了解影响居民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因素,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以及建议:依托互联网平台技术提升消费服务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以高水平金融服务带动消费、不断强化消费监督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