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4)
- 2023(9909)
- 2022(8310)
- 2021(7476)
- 2020(6289)
- 2019(13884)
- 2018(13516)
- 2017(26070)
- 2016(14239)
- 2015(15168)
- 2014(14832)
- 2013(14368)
- 2012(13031)
- 2011(11813)
- 2010(11710)
- 2009(10984)
- 2008(10830)
- 2007(9644)
- 2006(8436)
- 2005(7506)
- 学科
- 济(51391)
- 经济(51296)
- 管理(46800)
- 业(41210)
- 企(34013)
- 企业(34013)
- 方法(21939)
- 数学(19215)
- 数学方法(19062)
- 财(18342)
- 制(15841)
- 农(15607)
- 中国(14158)
- 业经(12969)
- 学(11041)
- 体(11038)
- 贸(10575)
- 贸易(10572)
- 务(10392)
- 财务(10374)
- 财务管理(10349)
- 易(10329)
- 农业(10131)
- 企业财务(9857)
- 银(9341)
- 银行(9297)
- 体制(9270)
- 技术(9123)
- 环境(8998)
- 融(8813)
- 机构
- 大学(201059)
- 学院(199189)
- 济(82850)
- 经济(81274)
- 管理(76512)
- 研究(67590)
- 理学(66997)
- 理学院(66239)
- 管理学(65238)
- 管理学院(64870)
- 中国(49974)
- 科学(41880)
- 京(41041)
- 财(40652)
- 农(40529)
- 所(34309)
- 业大(34108)
- 农业(32122)
- 财经(31756)
- 研究所(31233)
- 中心(30518)
- 江(29711)
- 经(28933)
- 经济学(26106)
- 北京(24837)
- 院(24158)
- 财经大学(23741)
- 经济学院(23656)
- 范(23315)
- 师范(22930)
- 基金
- 项目(140206)
- 科学(110763)
- 基金(104433)
- 研究(97170)
- 家(93559)
- 国家(92786)
- 科学基金(79028)
- 社会(65460)
- 社会科(62103)
- 社会科学(62088)
- 基金项目(55662)
- 省(54223)
- 自然(51618)
- 自然科(50468)
- 自然科学(50450)
- 自然科学基金(49624)
- 划(46206)
- 教育(44275)
- 资助(40784)
- 编号(36888)
- 重点(31903)
- 部(31278)
- 制(30696)
- 创(29986)
- 成果(29632)
- 发(29049)
- 国家社会(28292)
- 创新(28207)
- 科研(27224)
- 教育部(26804)
共检索到288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公共品供给机制是从供给主体和运行机理的角度抽象出的公共品供给模式,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自愿供给。某一公共品的供给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供给机制的作用边界处于变迁之中,主要表现为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的相互转化。在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变迁中,公共品的性质特征、技术进步、政府职能理念、公平效率准则、政府政策倾向、需求状况以及私人资本规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公共品 供给机制 作用边界变迁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文文
历经由行政依附模式向功能性自主模式的变革,中国科技社团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处于依附与自主之间的典型特征。为了探寻这一特征的形成机制,依托新制度主义理论,构建分析科技社团运作模式变迁机制的理论框架,透过M学会这一典型案例,可以发现:(1)机构发展历程(积累的核心资源、既定的利益结构)、相关人员的理性选择(政策制定者、机构领导层及员工的选择)、组织外部合法性三大因素影响科技社团运作模式的变迁过程;(2)三大因素的影响力是双向的,既有正向的推动其走向功能性自主的推动力,也有反向的将其拉回行政依附状态的回拉力。对抗存在的作用力决定了科技社团既远离行政依附模式,也不能达到功能性自主的状态。基于此结论,可以梳理出三条塑造科技社团自主性的有效路径:资源拓展,应对资源空心化;理念倡导,提升变革动力;生态塑造,构建组织合法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莹 武志伟
文章以自愿捐助机制实验为例,检验了公共品私人供给中被试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被试普遍存在一定水平的自愿捐助行为;个体的自愿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带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女性的自愿捐助意愿高于男性;适当引入外部机制有助于增加个体的自愿捐助意愿和水平;捐助次数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参与者的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同时,在群体捐助水平较高时,个体也会显示出一定的搭便车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莹 武志伟
文章以自愿捐助机制实验为例,检验了公共品私人供给中被试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被试普遍存在一定水平的自愿捐助行为;个体的自愿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带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女性的自愿捐助意愿高于男性;适当引入外部机制有助于增加个体的自愿捐助意愿和水平;捐助次数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参与者的捐助意愿和捐助水平。同时,在群体捐助水平较高时,个体也会显示出一定的搭便车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蒋琳琦
一、导言 农村农作制度由集体化向家庭承包经营的转变,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巨大增长,与此同时,农作制度这一巨变显然又打破了原先制度结构的均衡状态。在长期的集体化农作制度下,农村政治、经济和有关社区生活的各项制度都获得了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这些制度都已基本定型,与农作制度一起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形成了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本文对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中国农村所出现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现象进行了总结 ,归纳了多种形式的变迁模式 ,并且通过构建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成本—收益模型 ,分析了决定和影响制度变迁的诸多因素。本文还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耘
正确认识影响税制变迁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向和方式,在税制改革中十分重要。因为其最根本的影响来自内在制度,所以分析政治制度对税制变迁的影响,能够揭示税制变迁藉以实现的外在制度因由。在此基础上,解析内在制度中的平等义务观及如何影响外在制度在税制变迁中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在这两个制度约束下征纳双方对税制变迁的影响。
关键词:
税制变迁 政治制度 平等义务观 征纳主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张军
一、中国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成效与问题 一套新的制度取代旧的制度,可界定为制度变迁。由此可将新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时限大体界定在1978年。在此之前的公共品供给制度是典型的政府选择;在此之后,中国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长生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后农业税时代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困难重重。通过对"一事一议"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和基层实践的调查分析,本文指出财政奖补提升了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公共品供给的效率。对此,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规模的同时,要强化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继续依托"一事一议"这一平台,推进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长效供给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 机制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鸣 王林
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是当前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现实途径。文章在计算出我国各省市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的因素,得出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锐 付悦
农村公共品有两大问题,即从何处获得供给资源及如何实现公平和效率。农业税时期,国家供给责任不清晰,农民供给任务过重,基层治理出现问题;后税费时期,国家强化供给责任,无论项目化管理技术,抑或向市场购买服务,均存在基层实践问题。如果允许县域适度整合项目资金,以村社集体为载体输入项目,能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佳欣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经历了政府计划供给阶段;政府主导,市场、行业协会初步参与阶段;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共同参与阶段;政府有限主导,市场供给初步呈现阶段。中国应构建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政府有限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旅游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机制。该供给机制以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为靶向定位,根据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客体的类型及特点选择有效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模式。
关键词:
旅游 公共服务 供给 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佳欣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经历了政府计划供给阶段;政府主导,市场、行业协会初步参与阶段;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共同参与阶段;政府有限主导,市场供给初步呈现阶段。中国应构建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政府有限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旅游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机制。该供给机制以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为靶向定位,根据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客体的类型及特点选择有效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模式。
关键词:
旅游 公共服务 供给 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佳欣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经历了政府计划供给阶段;政府主导,市场、行业协会初步参与阶段;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共同参与阶段;政府有限主导,市场供给初步呈现阶段。中国应构建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政府有限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旅游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机制。该供给机制以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为靶向定位,根据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客体的类型及特点选择有效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模式。
关键词:
旅游 公共服务 供给 变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农 刘小鲁
本文分析了两种区位性因素对地方公共品最优供给(质量与数量)的影响。一类区位性因素为某公共品在城市中所在的区域。分析表明,位于城市边缘地区的公共品的最优质量要小于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公共品的最优质量。另一类区位性因素为某公共品与居民的相对位置(距离),这一因素在具体分析中被转化为使用居民出行半径表示的指标。结论表明,出行半径的增加一方面加大了中间投票人与公共品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使得原先距离公共品较远的居民得以有机会享用该公共品。前一种影响对公共品的最优质量起抑制作用,后一种影响的效果则相反。而公共品的最优质量随出行半径如何变化,将取决于这两种效应之间的比较。本文还根据公共品之间是否存在替代性区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