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5)
- 2023(9003)
- 2022(7576)
- 2021(6947)
- 2020(5798)
- 2019(13354)
- 2018(13089)
- 2017(25566)
- 2016(13998)
- 2015(14907)
- 2014(14401)
- 2013(14159)
- 2012(12983)
- 2011(11377)
- 2010(11160)
- 2009(9991)
- 2008(9566)
- 2007(7976)
- 2006(6812)
- 2005(5677)
- 学科
- 济(53978)
- 经济(53923)
- 管理(36617)
- 业(31248)
- 企(23211)
- 企业(23211)
- 方法(20284)
- 数学(18435)
- 数学方法(18303)
- 农(16493)
- 地方(15886)
- 中国(15843)
- 财(13908)
- 学(12362)
- 农业(10442)
- 业经(10439)
- 贸(10435)
- 贸易(10427)
- 易(10030)
- 土地(9201)
- 环境(9144)
- 制(8565)
- 城市(8413)
- 务(8165)
- 财务(8156)
- 财务管理(8145)
- 企业财务(7698)
- 技术(6857)
- 地方经济(6830)
- 划(6683)
- 机构
- 大学(178577)
- 学院(178411)
- 济(71371)
- 经济(69791)
- 管理(69113)
- 研究(62575)
- 理学(60383)
- 理学院(59531)
- 管理学(58595)
- 管理学院(58241)
- 中国(46915)
- 科学(41360)
- 京(40691)
- 农(38130)
- 业大(32901)
- 所(31195)
- 财(30738)
- 农业(30353)
- 中心(29901)
- 研究所(28731)
- 江(25980)
- 北京(25181)
- 财经(24840)
- 院(23441)
- 范(23383)
- 师范(23058)
- 经(22708)
- 经济学(21568)
- 农业大学(21001)
- 州(20642)
- 基金
- 项目(132050)
- 科学(102896)
- 基金(96344)
- 研究(90092)
- 家(86900)
- 国家(86183)
- 科学基金(73201)
- 社会(59100)
- 社会科(56006)
- 社会科学(55989)
- 基金项目(53190)
- 省(50933)
- 自然(49303)
- 自然科(48060)
- 自然科学(48041)
- 自然科学基金(47131)
- 划(44261)
- 教育(38707)
- 资助(37030)
- 编号(34997)
- 重点(29657)
- 发(28861)
- 部(27773)
- 创(27248)
- 计划(25953)
- 成果(25905)
- 科研(25656)
- 创新(25632)
- 国家社会(24983)
- 课题(23631)
共检索到256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波 马瑜琼 刘江涛
政府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这些城市公共品,特别是福利设施与服务供给将对城市土地价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利用日本东京与大阪的数据观察土地相关因素与土地外部因素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提取城市内部区块间公共品状况对土地价格的影响效应,并通过构建分层线性模型对日本东京都与大阪市两大城市的中心各区土地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东京与大阪城市各区之间的土地价格呈现出异质性特征,但各区内部保持着相对的同质性,这两层的影响因素有所区别。福利设施与服务类变量解释了地区之间地价的七成差异,其中老年人护理机构数量与老年福利中心数量这两种功能不同的福利设施对土地价格产生反向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晓宇 郭小东 顾建波
在城市灾害频发与城市防灾规划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街道安全设计的概念、内涵及设计内容。以丽泽商务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的街道安全设计部分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的防灾规划定位与设计目标的分析,结合街道安全设计原则,对现有规划方案进行有效整改,以期为防灾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结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街道美学 安全设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沈体雁 周麟 王利伟 吕永强
基于空间句法、核密度估计和皮尔森相关分析等方法,以北京城市中心区为例,结合空间句法轴线模型与百度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探讨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交通网络指向规律。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网络总体呈现"东优西劣、北优南劣、西南最劣"的空间格局,高层级网络则呈现"中心环状集聚—外围多极分布"的分布模式。2与高穿行度交通网络相比,高整合度交通网络的区位指向性更强,在不同尺度均更易诱发服务业的集聚。3总体而言,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交通网络指向性明显,但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指向程度依据研究尺度的不同具有显著差异,并据此将25类主要服务业划分为街区指向型、街道指向型、双重指向型和无指向型四类。本文对探索服务业集聚发展规律、提高服务业和交通网络规划的科学性具有参考意义,并可为北京城市中心区服务业存量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程 黄春晓 李鹏飞 王超
随着规划及设计的转型,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正朝着以人为中心的规划转变,人对空间的使用逐步成为空间构建的焦点。本文正是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人群的空间使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配合观测、问卷与访谈,在人、空间、时间三个维度上分析了中心区空间利用的特点,总结了中心区在不同空间、时间、人群三个层面上的分异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动因,包括空间公共性、功能业态、环境设计、人群差异等因素。面对城市中心区未来的空间更新与品质提升,厘清中心区时空利用现象及其背后逻辑,将有助于规划理念、方法的转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善文 祝朝阳 张珊珊 刘晟楠 汪坚强
城市中心区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高精度的绿色空间识别与服务供需评价能够为规划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树木作为绿色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与服务空间载体,其高精度的识别是绿色空间服务供需精细化评价的前提与难点。利用多源数据与深度学习方法,综合考虑数据可获取性、复杂建成环境对服务能力多维度影响、城市绿色空间服务的典型需求等,构建了“要素识别—服务供需”分析框架,并以北京核心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服务能力方面,大型公园与林荫道对应的绿色空间服务能力较高,附属绿色空间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服务能力相对有限;(2)服务需求方面,高密度商业、办公片区的服务需求普遍较高,绿地水系周边需求较低;(3)供需关系方面,供需错配由公共绿地服务盲区与高密度建成环境共同导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康达西 殷洁
基于南京市红庙小区的调查数据,对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的居住、生存状况以及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聚居空间呈现出异质化、混杂化的特征;流动人口在经济能力、居住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层面与本地居民处于区隔状态,社会融合程度较低;在居住空间区位变化和多样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的经济发展潜力较高,其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外扩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流动人口 聚居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常疆
在对长沙市中心城区5个公共停车场进行现场、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的基础上,得出长沙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利用现状的主要指标,认为"饥"、"饱"不均、规划和建设不规范、空间资源利用不充分是主要问题。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停车设施优化利用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爱国
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基础,为了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和规划城市土地,我们必须研究城市土地价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强 潘磊 陈蕾蕾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经济、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于城市整体的良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区更新更关注于经济价值的发挥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缺少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探索彰显地区特色、激发空间活力、提升文化认同的更新经验。文章以上海真如副中心为例,结合地区建设和更新的实际问题,以文化复兴为导向,从文化传承和创新两个层面提出挖掘地区文化要素和重塑文化空间的更新路径。即:从历史的角度挖掘沉淀的空间和文化脉络;通过对当前社交空间形式的反思,重拾优秀的传统生活秩序;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探索地区的文化价值区段。在空间更新层面,注重以历史文化要素为触媒,重塑和重组文化空间及文化脉络;注重本土化生活空间和习俗的重构和引导;注重代表未来新文化人群的引入和空间创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滔 陈晓荣 李志华
由于影响地价的外部作用力在空间分布上明显不均衡,造成城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异的性状,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价格的空间性状表现出一定的演化规律。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为例,系统分析了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价格空间性状及其演化规律。
关键词:
土地价格 空间性状 演化 城市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豆建民 王光丽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部分城市呈现了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的过程,社会与经济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本文基于2008年至2018年全国24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多中心经济空间结构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城市经济空间结构越呈现多中心,土地价格越高。(2)经济空间结构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以及时间滞后性。(3)利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了经济空间结构对不同用途的土地价格的影响机制,首先多中心经济空间结构有利于降低第二产业集聚度进而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其次伴随人口流入的多中心经济空间结构显著提高住宅用地价格;最后多中心经济空间结构有利于拉动城市消费能力进而提高商服用地价格。本文研究内容对我国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远
以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区商业业态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我国批发市场的种类和发展形态较多,在空间布局和发展演进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当前,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批发市场处于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针对现有批发市场的布局情况,要以经济手段为主导、以行政调控为辅助、以空间规划为依据,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提高运营成本、引导转型升级等综合性政策措施,推动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
关键词:
中心城区 批发市场 转型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郑婧
将田园城市理论的基本思想与现代城市需求相结合,提出绿色新田园城市的概念。通过阐述该理念在成都天府新城正兴南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实践,从基本组团、中央公园、整体形态及公共空间四个方面解读绿色新田园城市的设计方法,以明确而直观的方式呈现理论的精髓。
关键词:
绿色新田园城市 城市设计 天府新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金龙 陈江龙 杨叠涵
城市土地供给是城市扩张的重要支撑,分析城市不同类型的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已成为学者们研究城市扩张过程的重要视角。采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以住宅、工业、商服三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出让价格为样本,分析了南京市2001-2010年土地交易价格的统计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用途不同,其出让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也不同。商服用地对商服繁华度要求较高,价格高值区集聚在市中心,以新街口、夫子庙等商贸商务区为中心,向外围价格逐渐降低,为典型的单中心布局模式;住宅用地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价格高值区相对商服用地集聚度有所下降,并呈现出由市中心向外迁移的趋势,圈层布局态势明显;工业用地由于有较高的对外交通条件要求,以及环境成本约束和政策导向,除部分对研发及基础设施等条件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等工业外,大多布局在远离市中心,区位条件良好的沿江产业园区及工业区内,呈现多中心发展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