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7)
- 2023(14715)
- 2022(12269)
- 2021(11356)
- 2020(9690)
- 2019(21751)
- 2018(21458)
- 2017(41668)
- 2016(22252)
- 2015(25498)
- 2014(25007)
- 2013(24915)
- 2012(22989)
- 2011(20569)
- 2010(20751)
- 2009(20034)
- 2008(20421)
- 2007(18516)
- 2006(16737)
- 2005(15529)
- 学科
- 济(102740)
- 经济(102519)
- 业(97477)
- 管理(91348)
- 企(89336)
- 企业(89336)
- 方法(46880)
- 财(39633)
- 数学(37644)
- 数学方法(37446)
- 业经(32164)
- 农(30969)
- 务(28258)
- 财务(28230)
- 财务管理(28189)
- 中国(27524)
- 企业财务(26936)
- 制(25797)
- 农业(20999)
- 体(19177)
- 技术(19047)
- 划(19009)
- 贸(18524)
- 贸易(18512)
- 策(18297)
- 易(18087)
- 和(17929)
- 环境(16919)
- 理论(16765)
- 体制(16515)
- 机构
- 大学(330140)
- 学院(329934)
- 济(148905)
- 经济(146374)
- 管理(137187)
- 理学(117163)
- 理学院(116103)
- 管理学(114991)
- 管理学院(114325)
- 研究(104177)
- 中国(86860)
- 财(76300)
- 京(68692)
- 财经(59662)
- 科学(54891)
- 经(54216)
- 所(49997)
- 江(49418)
- 中心(48134)
- 经济学(46613)
- 农(45599)
- 财经大学(44200)
- 研究所(43896)
- 北京(43489)
- 经济学院(42075)
- 业大(39845)
- 商学(39012)
- 州(38913)
- 商学院(38659)
- 范(37615)
- 基金
- 项目(206659)
- 科学(167354)
- 研究(157879)
- 基金(156299)
- 家(132215)
- 国家(131079)
- 科学基金(116066)
- 社会(108109)
- 社会科(101972)
- 社会科学(101940)
- 基金项目(81675)
- 省(76534)
- 教育(71097)
- 自然(70503)
- 自然科(68912)
- 自然科学(68896)
- 自然科学基金(67832)
- 资助(63651)
- 划(63517)
- 编号(63233)
- 成果(52959)
- 部(48765)
- 国家社会(46105)
- 制(45536)
- 创(45279)
- 重点(45225)
- 教育部(43520)
- 人文(42653)
- 发(42611)
- 创新(41570)
- 期刊
- 济(168863)
- 经济(168863)
- 研究(102137)
- 中国(66184)
- 财(66062)
- 管理(55069)
- 农(43177)
- 科学(41594)
- 学报(40376)
- 融(34280)
- 金融(34280)
- 大学(32939)
- 财经(31739)
- 学学(30869)
- 农业(29124)
- 技术(27867)
- 教育(27310)
- 经(27254)
- 经济研究(27190)
- 业经(26636)
- 问题(22233)
- 贸(19362)
- 技术经济(18487)
- 财会(18318)
- 世界(18087)
- 业(17866)
- 会计(17171)
- 国际(16663)
- 图书(16636)
- 现代(15946)
共检索到509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霞 徐晓东 王宸
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内在激励促使企业充分地披露环境信息是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企业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和水平逐年提高,但披露内容具有选择性和应对性,对污染物的排放后果、法律诉讼以及可能面临的或有负债等负面信息披露不足;来自环保部门、政府的公共压力或政治成本,以及企业品牌声誉的内在激励,显著地影响企业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概率和水平;来自银行债权人的监督、企业的两权分离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是否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概率,但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斌
随着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逐步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外部制度压力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和企业自律系统的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吗?本文从沪、深两市68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公司年报中手工收集环境数据,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用以衡量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运用内部控制指数及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及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逐年提高之态势,内部控制作为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珮 李杉杉
在企业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环境责任的履行能力对中国企业制定“走出去”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基于所有权优势理论的拓展,从制度所有权优势视角探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广度、深度与规模的影响,并从资产所有权优势视角进一步剖析其影响路径。以2011—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587家OFDI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高质量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提升企业OFDI深度,促进企业OFDI规模的扩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OFDI的直接效应会因企业所有制、行业污染程度及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此外,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通过声誉机制、融资机制和生产率机制能够间接促进企业开展OFDI。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珮 李杉杉
在企业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环境责任的履行能力对中国企业制定“走出去”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基于所有权优势理论的拓展,从制度所有权优势视角探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广度、深度与规模的影响,并从资产所有权优势视角进一步剖析其影响路径。以2011—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587家OFDI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高质量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提升企业OFDI深度,促进企业OFDI规模的扩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OFDI的直接效应会因企业所有制、行业污染程度及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此外,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通过声誉机制、融资机制和生产率机制能够间接促进企业开展OFDI。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美连 石泓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数据为样本,对其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规模、社会监督压力、行业压力、所在地区经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与股权集中度不相关。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 碳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小燕 罗绍德
医药制造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其他企业存在差异。文章立足于该行业,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前后的2008年以及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及招股说明书进行分析,探讨该行业内控信息披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蓉 彭晓帆
基于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代理等理论,以我国2013—201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面板回归模型从不同视角研究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以及管理层权力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总体风险以及系统风险,与企业非系统风险呈现负向相关性但并不显著,该影响路径在制造业的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管理层权力显著弱化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风险的负向影响,并且这一结论只在非国有企业中成立,验证了过度投资假说在我国非国有企业中的适用性。基于上述,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加强完善对于管理层的监督治理体系;制造业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升级的发展模式,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跨越。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企业风险 管理层权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远勤
本文以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例,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代表企业声誉,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声誉与自愿性披露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高质量声誉与自愿性披露水平正相关,但不显著,低质量声誉与自愿性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在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扣除项后的每股收益以及独立董事人数,均与自愿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有效的声誉激励与约束机制,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需要尽快建立信息披露的声誉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长期稳步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增强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关键词:
企业声誉 自愿性信息披露 激励与约束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婷婷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区域文化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以2009—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对权利差距的接受程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越低;地区文化以绩效为导向的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则越低;地区文化越强调性别平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则越高。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制度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行天 田野
以2010—2014年中国216家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智力资本各维度(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及客户资本)进行测量;根据润灵环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数据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并以此作为因变量,考察智力资本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创新资本、客户资本、流程资本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文章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有所丰富,也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智力资本 企业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欣兰 张勖捷 王楠
基于2011—2020年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ESG信息披露质量、债务融资成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医药制造业中,ESG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绩效更好,债务融资成本在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另外,根据产权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通过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积极进行ESG信息披露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对驱动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正向作用。本研究拓展了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为更具针对性地提升医药制造企业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勇军 马文超 夏丽
本文采用2010-2016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内控"水平"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影响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内控"水平"的提高却具有"黏合剂"作用和"抑制调节"效应,即随着内控"水平"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逐渐被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会影响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价值效应,即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中内控"水平"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正向关系的促进作用更强。上述结果为全面理解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价值效应和内控"水平"的调节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将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内控建设的加强和内部治理决策的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涛 何任翔 王彬龙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基于自愿披露理论与合法性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抑制了绿色创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多言寡行”的现象。(2)研发投入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抑制绿色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3)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以及环境规制水平低地区的企业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后果研究,同时为实践中提升企业环境表现提供了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浩玥 王军会
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理及影响因素对促进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沪深两市100家重污染性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得出企业资产规模、投资收益、资产负债率、社会监督水平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而盈利能力、独立董事人数、股权集中度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并提出完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重污染行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涛 何任翔 王彬龙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基于自愿披露理论与合法性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抑制了绿色创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多言寡行”的现象。(2)研发投入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抑制绿色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3)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以及环境规制水平低地区的企业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后果研究,同时为实践中提升企业环境表现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司治理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证据
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产权性质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女性高管、信任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共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产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市场反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结构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2008年的经验证据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影响信息披露质量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