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0)
2023(6494)
2022(5141)
2021(4924)
2020(4049)
2019(8755)
2018(8565)
2017(15508)
2016(8941)
2015(10251)
2014(10500)
2013(10170)
2012(9738)
2011(8486)
2010(9217)
2009(8925)
2008(8072)
2007(7258)
2006(6322)
2005(5403)
作者
(25168)
(20946)
(20728)
(19940)
(13079)
(9768)
(9558)
(7972)
(7885)
(7833)
(7093)
(7054)
(6947)
(6815)
(6792)
(6330)
(6075)
(5966)
(5940)
(5936)
(5353)
(5176)
(5136)
(4959)
(4816)
(4731)
(4700)
(4576)
(4452)
(4343)
学科
管理(30670)
(27245)
经济(27202)
(23048)
(22462)
(19407)
企业(19407)
财政(12719)
中国(12136)
(11390)
(10725)
(10310)
(9821)
财务(9788)
财务管理(9749)
(9437)
企业财务(9322)
地方(9066)
方法(8254)
(7437)
(7305)
金融(7298)
业经(7098)
(7015)
银行(6996)
理论(6801)
体制(6782)
(6749)
(6623)
数学(6452)
机构
学院(116748)
大学(115371)
研究(42209)
(40516)
管理(40292)
经济(39309)
中国(33433)
理学(33110)
理学院(32735)
管理学(32119)
管理学院(31894)
(31199)
科学(25503)
(25463)
(21606)
(21212)
(20407)
中心(19697)
财经(19630)
研究所(18888)
(17654)
业大(16814)
农业(16329)
(16066)
北京(16036)
(15996)
(15822)
(15807)
师范(15610)
技术(15200)
基金
项目(73853)
研究(57836)
科学(55515)
基金(49339)
(43270)
国家(42809)
科学基金(35106)
社会(34379)
社会科(32156)
社会科学(32147)
(30379)
教育(27129)
编号(25398)
基金项目(25322)
(24901)
成果(23438)
自然(20549)
自然科(20008)
自然科学(19998)
资助(19774)
自然科学基金(19590)
课题(19016)
重点(17059)
(15877)
项目编号(15860)
(15786)
(15766)
(15466)
(14836)
(14409)
期刊
(53186)
经济(53186)
研究(38920)
中国(33716)
(30266)
学报(21382)
(20649)
教育(19998)
大学(16513)
科学(16389)
学学(15259)
管理(15190)
农业(13642)
(12914)
金融(12914)
财经(10518)
技术(10489)
图书(9947)
(9038)
业经(8443)
经济研究(8214)
会计(8101)
(7998)
财政(7998)
书馆(7803)
图书馆(7803)
(7377)
财会(7337)
职业(6869)
问题(6576)
共检索到199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联盛  高峰亭  武传德  
传染病等突发性公共危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治理对象。突发性公共危机具有急迫性高、危害性大、不确定性高等特征,同时存在多样化的内在权衡性,需要统筹政府有效干预、专业技术支持、综合资源保障等环节,以非常规决策、科学化治理和规范化处置等加以应对,以形成一致性集体行动。构建公共危机财政支持体系建设是公共危机应对的内在要求,应强化预备费、转移支付以及税费降低等三个支柱对危机应对、处置及重建等的支持功能。从中长期视角,应该着力法律制度安排、统筹中央地方权责、落实资金来源、完善信息披露、吸纳多元主体、着力风险管控以构建公共危机的财政支持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勤玲  
农村流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民的补贴,都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但当前的公共财政支持行为,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推动新农村流通体系的发展,涉及内容十分复杂,要求基层政府具备较高经济职能履行能力。但目前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流通体系的科学性不足,协调处理不同利益分歧的能力有限,科学的决策体系尚未完善。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必须提升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能力,加强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还要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的财政支持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勤玲  
农村流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民的补贴,都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但当前的公共财政支持行为,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推动新农村流通体系的发展,涉及内容十分复杂,要求基层政府具备较高经济职能履行能力。但目前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流通体系的科学性不足,协调处理不同利益分歧的能力有限,科学的决策体系尚未完善。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必须提升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能力,加强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还要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的财政支持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勤玲  
农村流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民的补贴,都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但当前的公共财政支持行为,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推动新农村流通体系的发展,涉及内容十分复杂,要求基层政府具备较高经济职能履行能力。但目前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流通体系的科学性不足,协调处理不同利益分歧的能力有限,科学的决策体系尚未完善。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必须提升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能力,加强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还要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的财政支持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林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直接揭露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体制建设方面的缺陷。从公共卫生的产品属性来看,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借鉴美、英在公共卫生领域财政职责及其运营机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中国财政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完善与发展的具体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姆斯·M·布坎南  王桂娟  
福利民主政体中的财政危机及其对公共投资的影响*詹姆斯·M·布坎南一、引言人们普遍承认欧洲和美洲的西方福利民主政体(日本也可以包含于其中)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选民们要求公民权利性福利转移支付,同时又期望继续保持原有的各项支出计划,而这超出了同一批选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孔宪遂  陈华  
本文在介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财政危机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了当前各国开展财政整顿面临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促进全球财政问题走向均衡的建议,如切实提高财政透明度,财政调整政策应纳入外部冲击应对机制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真  史英哲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氢能及其衍生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围绕“双碳”目标,如何有效构建氢能产业金融财政支持体系是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全球经济绿色复苏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全面提速氢能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绿色复苏与能源转型的核心领域。截至2021年初,已有30多个经济体发布氢能路线图,相关政府承诺的公共资金支持已超1万亿美元。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世界能源转型展望:1.5℃路径》将氢能作为实现1.5℃温控目标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提出到2050年氢能可以提供全世界所需减排量的10%,可以满足全球12%的终端用能需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童晖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迫切需要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等相关关系,如何支持其建设是财政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一)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百年奋斗践初心,锐意进取创辉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牢记安国兴邦之使命,秉承造福人民之宗旨。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明确将实行工厂保险和保护失业工人等社会保障事业作为奋斗目标。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持续奋进、攻坚克难,推动社会保障事业从思想酝酿到创建奠基,从改革探索到制度重构,从加速普及到全面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东林  云坡  张琼芝  
以两阶段"村村通"工程为代表的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基本已经完成。但是对于公共财政支持下的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效率如何,却是需要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的理论命题。本文以安徽省数据为基础,评价财政支持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绩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洪范  王瑞涵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政府在农村公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平  李实  王延中  
《中国发展报告2008/09》(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在中国建立起"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全民享有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一种重要的制度保障;而且还有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更好地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阳  
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使得"建立何种类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决策,从补缺型福利向普遍型福利过渡成为了我国社会福利模式构建的核心要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2008年5月以来,我国十几个地方政府先后推出了拯救楼市的方案,中央政府先是默认继而肯定,最后财政部和央行联手打出"救市""组合拳"。政府联合"救市"的背后折射出了地方政府巨大的"土地财政"利益,也暴露出地方政府倚重"土地财政"模式的危机。危机也是转机,通过调整地方经济结构,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地方财权结构,构建"税收财政"模式,完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可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