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5)
2023(12144)
2022(10181)
2021(9686)
2020(8219)
2019(18388)
2018(18005)
2017(34987)
2016(18343)
2015(20680)
2014(20176)
2013(19627)
2012(17701)
2011(15344)
2010(15553)
2009(14623)
2008(13144)
2007(10923)
2006(9066)
2005(7776)
作者
(46322)
(38678)
(38521)
(36944)
(24530)
(18327)
(17613)
(14898)
(14732)
(13573)
(13153)
(13013)
(12024)
(11941)
(11940)
(11876)
(11499)
(11295)
(11006)
(10944)
(9313)
(9192)
(9109)
(8866)
(8722)
(8701)
(8367)
(8264)
(7626)
(7492)
学科
(68344)
经济(68232)
管理(62746)
(54716)
(47463)
企业(47463)
(34099)
方法(32680)
数学(29003)
数学方法(28629)
中国(19175)
(19057)
(18285)
(17877)
财务(17833)
财务管理(17777)
企业财务(16927)
业经(15603)
财政(14587)
(13227)
地方(12987)
(12087)
银行(12079)
(11951)
金融(11947)
(11873)
农业(11424)
(11327)
(11286)
贸易(11282)
机构
大学(244255)
学院(243859)
(103796)
经济(101892)
管理(99714)
理学(86796)
理学院(86004)
管理学(84755)
管理学院(84261)
研究(73350)
(59637)
中国(56825)
(47935)
财经(43727)
科学(40122)
(39799)
中心(35636)
(35252)
经济学(33634)
(33054)
财经大学(32710)
业大(31337)
经济学院(30398)
(30317)
研究所(29260)
(29129)
北京(28884)
师范(28867)
(27183)
(26997)
基金
项目(169718)
科学(136427)
研究(128752)
基金(126570)
(107643)
国家(106760)
科学基金(94632)
社会(85781)
社会科(81377)
社会科学(81358)
基金项目(67132)
(65207)
教育(60069)
自然(58788)
自然科(57499)
自然科学(57483)
自然科学基金(56434)
(54113)
编号(51736)
资助(49912)
成果(42155)
(39338)
(38260)
重点(37768)
(36525)
国家社会(36496)
教育部(35290)
(35086)
人文(34645)
课题(34517)
期刊
(109113)
经济(109113)
研究(72905)
(52652)
中国(46353)
管理(36927)
学报(31534)
科学(29864)
(27118)
大学(26506)
学学(25163)
教育(23579)
财经(22626)
(22493)
金融(22493)
技术(21252)
(19357)
经济研究(18244)
农业(18145)
业经(17018)
问题(14255)
财会(13788)
会计(12726)
理论(11666)
(11286)
(10791)
技术经济(10735)
图书(10519)
实践(10438)
(10438)
共检索到355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克清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大型公共危机,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公共危机防治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导源于地方财政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我国政府间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和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则是地方财政机会主义普遍存在的重要根源。从现实来看,地方财政机会主义的普遍存在不仅导致了公共危机的形成,而且加大了公共危机的治理难度,放大了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需要重构地方财政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界分政府间公共危机的防治责任,为地方政府配置有效的财力,并建立完善的地方财政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培勇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高培勇一、中国财政困难出在财政运行机制本身持续多年的中国的财政困难,是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它既然不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反映,答案就得从财政运行机制本身去寻找。也就是说,从改革前后财政运行机制所经历的变化中去寻找。传统的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旖璆  苏鑫  刘琪  
激增的财政压力和下放的环保权力,诱使地方政府作出环境机会主义行为选择。为此,基于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内嵌环境分权制度背景下的财政压力对地方环境规制执行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抑制环境规制有效执行,导致环境规制执行强度偏离社会最优;激增的财政压力以财政自给率为渠道,迫使欠发达城市出于生存需求,“理性”弱化环境规制执行强度,诱发财政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在达到中央政府环保绩效考核标准后,财政压力下的环境友好地区策略性地转移环保关注度,主动弱化环境规制,扩充本土税基,力求经济增长,其本质属于“有意为之”。因此,应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厘清政府间财政关系;压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规范监督地方政府机关行为选择;探索环境政策差别化机制,以实现中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效益取向:财政支农运行机制的重构李元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构建效益型的财政支农运行机制,实现效益取向的财政支农转轨变型,是财政支农和农业财务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尚蒲  张日新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历程,认识到宪政背景、意识形态和地方可支配财力对财政分权的重要意义。分税制改革是政府间财力的重新分配。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不断调整。中央通过扩大共享税范围,增加了分享比例,集中税收,上收财力。分税制规定了政府间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并没有规定支出,实质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减少,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非税收入规模,提高中央转移支付额度,实现收支平衡。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可支配收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相互交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秀英  
一、完善财政信用融资管理体系地方财政信用作用发挥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数量,筹资渠道越畅通,筹资的数量就越大,也越有利于调节资金,改善地方财政资金的供求关系。因此,要想做到稳定地方财政信用资金的来源,并做到正常营运,就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筹划营运资金必须切实遵循: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原则;信用资金的有偿性和收益性原则;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温来成  
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已成为我国目前深化财政改革,振兴国家财政的必然选择。而当务之急,在于如何迅速遏制体制过渡时期收入分配秩序的紊乱,建章立制,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规范化的公共财政收入运行机制。 一、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 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财政体制为突破,全面启动经济体制改革。20年来,财政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财政收入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形式。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利润上缴居财政收入首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宏宝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通过liapnuov定理和Chebyshev不等式阐明了公共需要的存在性与显化问题 ;运用博弈论基本知识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通过一个两阶段非合作策略性博弈模型 ,说明了公共财政是建立在政府代理人与市场主体博弈均衡结果基础之上的 ,而现实中的不均衡是博弈双方理性的利益趋向的必然结果 ;没有恒善或恒恶的政府行为人或市场主体 ,博弈的结果产生了对政府代理人的激励与淘汰机制以及对市场主体的约束机制。这种治权民授、相互约束的制度框架奠定了公共财政形成的社会基础 ,而公共财政正是在这种由不均衡到均衡的博弈过程中产生 ,并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冬梅  
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遭到严重打击,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笔者以为,当前形势下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离不开地方财政的支持,然而94分税制后我国地方财政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的经济形势又进一步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危机,因此,研究如何化解地方财政困境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华  刘荣  
本文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探讨了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机制管理,构建财政应急管理体系的制约因素。以汶川地震为鉴,构建了我国财政应急体系,主要包括:危机前的预警防范,危机管理的知识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危机管理的计划系统建设;危机中的应对,建立危机管理的指挥系统,简化应急拨款流程,完善危机管理的财政分担政策;危机结束后的重建机制,建立危机复原系统,危机管理学习、创新系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中一  
在我国,国家财政大致分为4级,第1级是中央财政;第2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第3级是县、市、自治县、市辖区财政;第4级是乡、镇财政。在这4级财政中,后面3级统属地方财政,构成了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若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进行分块,不难发现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支台柱子。地方财政通过自己的业务行为发挥着调控地区国民经济运行、为地方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希岩  
对于经济分权的大国体制,地方公共财政是制度均衡。分权经济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条件与中央政府进行纵向博弈,为约束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与机会主义行为,中央政府不得不下放民主监督权,从而使我国地方财政体制呈现从地方财政向地方公共财政演化的内在趋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慧芳  
政府在面临内外部的财政压力时,会产生财政机会主义行为。通过将直接债务或有化,在不影响正式预算的情况下实现了政策目标。带来的结果是积累了大量的或有债务,隐匿了财政风险。收付实现制的政府会计使得财政机会主义成为可能。管理或有债务要从改变收付实现制的政府会计入手,同时运用多种预算手段以降低或有债务带来的危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志刚  郑斌  
一、地方财政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地方财政内部控制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为防范地方财政风险、保持地方财政稳固与平衡、促进地方经济稳步发展、提升地方财政的公共服务能力、维护地方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