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1)
- 2023(6518)
- 2022(5330)
- 2021(4796)
- 2020(4143)
- 2019(9101)
- 2018(8858)
- 2017(16962)
- 2016(9318)
- 2015(10372)
- 2014(10585)
- 2013(10404)
- 2012(9584)
- 2011(7889)
- 2010(8717)
- 2009(8519)
- 2008(8779)
- 2007(7884)
- 2006(6855)
- 2005(6526)
- 学科
- 企(68874)
- 企业(68874)
- 业(61635)
- 管理(53021)
- 济(37910)
- 经济(37837)
- 财(25092)
- 务(20443)
- 财务(20431)
- 财务管理(20358)
- 企业财务(19423)
- 方法(18421)
- 业经(18052)
- 制(13547)
- 技术(12998)
- 审计(12220)
- 企业经济(11852)
- 策(10640)
- 划(10637)
- 数学(10536)
- 数学方法(10455)
- 经营(10210)
- 和(10132)
- 理论(9762)
- 技术管理(9585)
- 体(8660)
- 决策(8498)
- 计划(8083)
- 中国(8076)
- 体制(8048)
- 机构
- 学院(134778)
- 大学(131863)
- 管理(59960)
- 济(56067)
- 经济(54725)
- 理学(50610)
- 理学院(50167)
- 管理学(49830)
- 管理学院(49531)
- 研究(36823)
- 财(33821)
- 中国(33623)
- 京(28460)
- 财经(25726)
- 经(23223)
- 江(22864)
- 财经大学(19094)
- 商学(18767)
- 商学院(18604)
- 科学(18597)
- 所(18174)
- 中心(18123)
- 州(17573)
- 北京(17341)
- 经济学(16543)
- 研究所(15214)
- 经济学院(14825)
- 经济管理(14235)
- 业大(14072)
- 公司(13806)
- 基金
- 项目(81128)
- 科学(65687)
- 研究(61443)
- 基金(61234)
- 家(51770)
- 国家(51216)
- 科学基金(46472)
- 社会(41172)
- 社会科(39091)
- 社会科学(39076)
- 基金项目(32139)
- 省(31216)
- 自然(29589)
- 自然科(28950)
- 自然科学(28938)
- 自然科学基金(28500)
- 教育(27444)
- 划(25005)
- 资助(24770)
- 编号(24733)
- 成果(20772)
- 业(19578)
- 创(18773)
- 部(18668)
- 制(18083)
- 项目编号(17638)
- 重点(17510)
- 创新(17361)
- 国家社会(17254)
- 性(17163)
共检索到215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仲怀公 刘舒
2021年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印发了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个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以推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审计。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管理层面、信息层面以及基础层面取得了宝贵经验,鉴于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国企审计的共性,文章以新冠肺炎防控为切入点,研究了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给国家审计监督国有控股公司带来的启发。研究表明,国企审计监督要以信息管理流程为基本对象,同时兼顾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人员素质对管理效果的影响,提高信息质量和审计质量;对国企审计进行持续监督,确保国企审计监督的广度,对国企改革中的特殊风险进行整合分析,加深审计监督的深度;发挥审计整改监督和审计移送的作用,提升国企审计监督的力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丰 徐顽强 叶天响
技术治理可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效能,但与之相应的技术反治理也会形成诸多阻碍。技术反治理包括技术治理带来的治理新问题和技术治理的治理失效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技术反治理主要表现为技术失灵、过度治理、技术官僚主义和民主困境,这主要是由公共权力结构变迁、治理工具运用门槛抬高以及技术治理决策风险增加所致,可从强化治理主体、提高科学认知、加强动态反馈等方面进行再治理。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技术治理 技术反治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红地 王远卓 张羽萌
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此事引发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WHO认定国家或地区出现PHEIC事件的相关概念和意义,其次列举了之前已经发生的数次PHEIC事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了疫情爆发、列入PHEIC和消除PHEIC对相关国家的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与贸易活动的影响过程,并以墨西哥甲型流感和巴西塞卡病毒为典型进行说明。结合国际经验,本文认为,列为PHEIC本身并不是经济下滑的关键,疫情的实际扩散和恶化程度才是本源。因此,只有有效控制疫情和消除病毒,经历经济下行的短期阵痛才能有效实现经济反弹。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列入PHEIC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墨西哥 服务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芮 余吉安
从人文地理的地方与空间角度探讨疫情类公共卫生事件,构建疫情扩散与防控的空间重构作用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进行案例解析,分析空间重构对新冠肺炎传播的影响以及对新冠肺炎防控的作用。结果表明:当下时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人类生存与生活中各种要素的快速流动,将传统的地理空间解构为地方场所和流空间,二者构成的复合空间正是信息社会疫情扩散的环境与条件;这种空间重构作用以流空间的多维要素流为载体,其中的信息流与交通流是其他要素流动的基础,使影响疫情发展的人口流、资金流、物流、技术流、知识流等要素能够打破时空界限;流空间中各要素在不同地方场所间的流动既有增加疫情扩散的风险,也对疫情防控存在积极意义。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不仅能够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提供新的启示,也能为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其他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提供思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璐瑶 王乐 张紫琼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智能设备为政府实施防控信息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老年人往往因不擅使用智能设备而产生防控信息技术规避心理与行为。本研究基于“压力源-反应-结果(SSO)”模型,从技术压力视角考察防控信息技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对老年人防控信息技术规避行为的影响作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采用质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第一阶段通过深度访谈38位老年人获得质化资料,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和范畴提取,发现技术复杂性、技术过载、技术威胁、技术入侵、技术自我效能和技术焦虑是影响老年人防控信息技术规避行为的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因素,其中技术自我效能和技术焦虑属于积极和消极的压力心理反应。第二阶段通过实证分析来自321位老年人的调研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四种技术压力源因素对老年人防控信息技术规避行为的直接效应,并进一步探明了积极和消极的技术压力反应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防控信息技术的“适老化”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数字鸿沟”问题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国平
此次爆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的一次大考。针对我们应对机制中存在的"不系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系统性组织架构)、"轻预防"(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信息管理标准)、"粗治理"(缺乏"两手都要抓"的精准协调管理机制)、"少保障"(缺乏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保障措施)等问题,要明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管理职能定位,完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规修订机制,健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工作保障机制,实现政府—公众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共治,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区域—产业—生活"分级调控应对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冕 袁亦宁 肖尧
针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晦暗不明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双重背景,文章以2003年在中国爆发的SARS疫情为例,综合运用SARS感染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首次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突发传染性疾病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ARS累计确诊人数每增加100%,该地区的企业出口将会下降2.40%。尽管各类企业的出口状况都受到了SARS疫情的负面冲击,但是小规模企业和出口强度高的企业受SARS疫情的冲击往往更为严重。在影响机制上,文章发现并验证"贸易渠道受阻"和"生产活动受限"是SARS疫情影响企业出口的两个主要渠道。文章最后为目前全世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的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中,医疗卫生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所涉及到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在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处理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对医疗机构现有的预算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对资金方面的合理利用,同时促进资金管理能力以及预算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文章主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预算 绩效管理 解决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焦明丽 吴群红 郝艳华 李斌 任延禄
目的:了解卫生行政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指挥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定性访谈与定量调查结合。结果: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信息支持两因素对应急指挥能力产生影响。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反应 指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林略 梁华丽 于辉
针对一个生产商-第三方物流提供商-零售商组成的医疗防护用品三级供应链,在考虑随机性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收益共享契约来探讨突发事件对三级供应链的影响。研究表明:突发事件下,供应链成员企业通过调整收益共享契约中转移支付的产品批发价格及物流服务价格参数,可使收益共享契约具有抗突发事件性,同时也使得供应链收益在生产商、物流商和零售商之间重新分配,实现了供应链企业共赢。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祁
文章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农村老年人防疫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关概念框架模型。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25位农村老年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进行防疫信息搜寻活动的相关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归纳出影响农村老年人防疫信息搜寻行为的19个范畴并聚焦为5个主范畴,由此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农村老年人防疫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人口统计学特征、内外部感知是内部影响因素,信息源、信息内容与信息渠道是外部影响因素。为提升农村老年人防疫信息搜寻效能进而增进群体福祉,文章从5个方面提出初步的框架性构想与操作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勇
在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当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价格调控法律制度对稳定市场价格起着关键作用。当前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常态化,为了避免此次新冠疫情中一般防疫用品出现的价格乱象,文章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般防疫用品价格乱象的原因在于市场的失灵,基于一般防疫用品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以及"双手并用"理论,提出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通过价格调法律制度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般防疫用品的价格。因此,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价格调控法律制度存在的三个缺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完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彭强 任恒
作为公共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承担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切实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发展与相关防疫信息以及维护社会秩序与促进经济发展,并保障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诸多不足,涉及政策规定缺乏实操性、基层部门缺乏自主管理权与突发应急人员分布并不均衡、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较为薄弱、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地位未获得足够重视等方面。需在加强科研攻坚投入,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科学设置确诊标准、准确研判疫情态势的前提下,努力健全现有应急保障体系、保障应急物资充足供应,同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畅通疫情的早期报告机制,以及增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力度,有效创新国际联防联控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翟颖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扫盲运动"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人口基本素质,为考察人口基本素质对加强疫情防控的积极效应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我国257个城市的动态疫情监控数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地级市面板数据库,实证考察了"扫盲运动"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防控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扫盲运动"对推进疫情防控、抑制疫情传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扫盲运动"带来的人口基本素质提升来实现。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人口基本素质 “扫盲运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程晓 苏若云
本文探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如何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采用应急审计模式,为构建疫情防控应急监督机制提出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 审计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