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5)
2023(7891)
2022(6667)
2021(6244)
2020(5434)
2019(11944)
2018(11831)
2017(22667)
2016(12715)
2015(14468)
2014(14564)
2013(14519)
2012(13636)
2011(11870)
2010(12159)
2009(11845)
2008(12307)
2007(11222)
2006(10038)
2005(9352)
作者
(35601)
(29757)
(29716)
(28759)
(18946)
(14267)
(13516)
(11369)
(11066)
(10937)
(10330)
(10079)
(9781)
(9743)
(9627)
(9063)
(9029)
(8923)
(8528)
(8458)
(7702)
(7291)
(7083)
(6845)
(6805)
(6765)
(6718)
(6640)
(6122)
(6018)
学科
管理(48681)
(42560)
经济(42418)
(38891)
(34861)
企业(34861)
(32592)
(21858)
税收(20394)
(20218)
(18268)
方法(16272)
财政(15928)
(15667)
财务(15609)
财务管理(15561)
企业财务(14756)
中国(13853)
数学(13505)
数学方法(13250)
(13065)
(11996)
(11348)
业经(10221)
(10058)
制度(10022)
(9916)
体制(9765)
(8885)
银行(8870)
机构
大学(178994)
学院(176728)
(69630)
经济(67821)
管理(64504)
研究(58592)
理学(54212)
理学院(53577)
管理学(52657)
管理学院(52304)
(51260)
中国(46940)
(37733)
财经(34416)
科学(34128)
(30845)
(30184)
(29685)
中心(26815)
研究所(25832)
财经大学(25016)
(24977)
北京(24065)
(22827)
(22651)
业大(22111)
经济学(21999)
(21335)
(21231)
师范(21110)
基金
项目(107599)
科学(83838)
研究(80444)
基金(78357)
(67553)
国家(66977)
科学基金(57216)
社会(51945)
社会科(49092)
社会科学(49079)
(40551)
基金项目(40416)
教育(36358)
自然(35012)
自然科(34195)
自然科学(34183)
(33902)
自然科学基金(33557)
编号(33041)
资助(32361)
成果(30271)
(26472)
(24268)
重点(24066)
(22916)
课题(22767)
国家社会(22076)
项目编号(21607)
(21564)
(21161)
期刊
(86253)
经济(86253)
研究(62188)
(47398)
中国(44283)
学报(28054)
管理(24942)
(23424)
科学(23351)
大学(21743)
学学(20536)
教育(18591)
财经(18196)
(17973)
(17222)
金融(17222)
(15814)
(15445)
农业(14940)
税务(14057)
经济研究(13395)
技术(13316)
会计(12059)
财会(11941)
业经(11217)
问题(10661)
(10131)
财政(10131)
(9501)
(9409)
共检索到294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吕铖钢  
公共财政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应对公共危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体现为信息公开的淡化、法律条款的僵化以及问责机制的弱化。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公众对政府呈现出了差序信任的格局。通过溯源式的制度审视,这些问题可以归因为透明度的缺失、能动性的缺位以及问责制的缺席。因此,有必要在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的化解轨道上形成财税法律制度完善的共识,包括信息公开法律机制的深化、税收优惠法律机制的优化以及行政问责法律机制的强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瞿和  
文章认为危机管理作为一个非常态管理,政府精力往往集中于其突发性和紧迫性,为了能有效管理,各部门总是采取非常手段,甚至采用非法的措施。因此,通过法律的控制是制约政府滥用紧急状态的行政权的行使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关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幸  
人道物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疫工作提供人道援助物资的仓储、运输和配送等服务,对防控疫情有重要意义。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内外慈善团体和个人捐赠了大量应急物资,我国的人道物流体系依照相关应急法律的规定迅速响应,在实施法律的同时也检验着法律的规定。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由相关单行法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构成的应急法律体系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管理。从实施情况来看,我国人道物流相关的部分法律规范层级较低,缺乏专门性规定。尤其是在交通卫生检疫、行政征用和末端物流配送等环节还存在薄弱点,需要加强相关立法、严格执行交通卫生检疫制度、细化行政征用规则、采取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管,从立法、执法和守法的角度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人道物流应急法律制度,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玉栋  王强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财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实践内嵌于财政改革发展逻辑框架下进行考察,在对比SARS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分析财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机制,并判断疫情对财政收支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在此基础上,剖析财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大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强化资金监管、加强信息交流和公开等近期应急性财税对策,以及健全筹资体制、优化事权划分、调整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等中长期制度性财税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勇  
在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当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价格调控法律制度对稳定市场价格起着关键作用。当前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常态化,为了避免此次新冠疫情中一般防疫用品出现的价格乱象,文章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般防疫用品价格乱象的原因在于市场的失灵,基于一般防疫用品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以及"双手并用"理论,提出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通过价格调法律制度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般防疫用品的价格。因此,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价格调控法律制度存在的三个缺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完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玉宏  林勇  王丰  
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保障能力,提出了建立军地协同的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考虑国外干预对应急物资储备的影响、充分释放大型物流企业的应急保障能力、统筹国家应急物资和军队战备物资储备、重视新技术新装备在应急物流中的应用、加强应急物资保障预案编制及演练、扩大应急物资供应链网络、构建快速应急物流网络体系以及建立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等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齐英程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处理对于科学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存在违法和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问题。基于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进行规制,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扎根研究方法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个人信息处理者类型,对公民就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和影响公民接受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意愿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规制规则和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的策略。[结果/结论]我国立法应当进一步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与限制,通过赋予个人信息处理者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完善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等方式,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有效规制及个人信息安全的充分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焦明丽  吴群红  郝艳华  李斌  任延禄  
目的:以哈尔滨市卫生局为切入点调查黑龙江省卫生行政机构应急保障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结论: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人员保障、设备设施3个因素对其有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晓洋  
文章分析观察员制度在疫情防控期间在医院的实施效果。将2021年以后医院院感防控措施的依从性与2020年以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当前观察员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为对感染报告、医疗废物处理、医护人员手卫生、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报告等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分析认为,当前观察员制度在手卫生方面存在不足。结论是观察员制度必须要加强感染报告、手卫生方面的监督,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医院需要从观察员筛选、观察员制度培训以及绩效考核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提升院感管理水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思洛  郑梦雪  王启云  
文章以COVID-19事件为背景,依据问卷调查以及3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官方数据,通过危机管理4R模型,从缩减、准备、反应、恢复4个阶段对公共图书馆的危机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在缩减阶段的危机意识不足,缺乏理论制度引导;准备阶段举措略显滞后;反应阶段服务多样,发挥信息中心和社会援助作用;各地公共图书馆进入恢复阶段时间不一,面临系列挑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颖  许旺土  黄凯迪  
为了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和管理体系需要改革。在深入分析现有控规管理对国土空间应急安全保障方面的响应与不足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应急"的控规管理工作路径并构建指标实施体系。"预防"是指通过空间环境的塑造来提高城市韧性,增强城市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预防"主要方法是:(1)将健康城市理念融入控规指标体系;(2)缩小控规单元管理规模,形成从编制单元到地块单元的空间传导体系。"应急"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通过控规管理首先保障城市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控规对部分土地兼容性的引导及对应急设施、通道、空间的布局来满足防疫需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石锴文  刘勘  
[目的/意义]在"新冠"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社交媒体上迅速产生大量关于疫情的言论,其中包含不少蓄意传播的谣言,不仅危害公众心理健康,而且会影响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案实施。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谣言能够使民众正确面对危机,为社会安定、网络治理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方法/过程]首先对采集到的疫情期间已被证实的谣言进行深度分析,提取谣言文本的主要特征,包括上下文特征、话题类别特征、情感程度特征、关键词特征等;然后针对文本分类模型中的文本特征表达较为单一的问题,利用不同的模型对提取的谣言文本特征进行向量化,并对各类文本特征进行加强和融合。其中通过TF-IDF计算的词向量权重在捕获上下文特征的同时,能够加强词粒度的关键词特征信息。最后,使用BiLSTM+DNN模型对融合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判别。[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话题类别、情感程度等特征对谣言识别均有贡献,特别是经过强化后的词向量与其他特征融合后对识别准确率有明显提升,召回率、F1值等指标均达到90%以上,效果超过其他的谣言识别模型,说明笔者所构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谣言识别。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鲜华  王少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倍增且极易形成"情绪共鸣",错误信息也得以借助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文章从(错误)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个体情绪对接受(错误及矫正)信息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矫正错误信息等几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公众主要通过来自主流媒体的官方渠道获取和传播疫情信息,社交媒体受到了年轻人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关注;个体情绪的确会对错误信息的接受产生影响,同时,简单驳斥对于情绪消极的个体来说是最为有效的矫正信息类型,但事实陈述与因果解释则对情绪相对乐观的个体更为有效。因此,来自主流媒体的官方信息需增强对个体的关注,而来自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客观见解可使社交媒体成为官方信息的重要补充,慈善公益机构需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枫云  何梅清  潘文杰  
社会工作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力量,在整体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经探析,社会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体系中存在缺乏相关法律规范和有效工作指引、社会工作力量与政府部门协同联动有待加强、行业内缺少监测响应机制的困境,呈现出嵌入度不深、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化策略,包括明确社会工作介入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构建社会工作行业全国枢纽型平台,深化社会工作力量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建立社会工作多层次、跨专业合作体系,强化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