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4)
- 2023(7648)
- 2022(6645)
- 2021(6259)
- 2020(5119)
- 2019(11555)
- 2018(11897)
- 2017(22222)
- 2016(12034)
- 2015(13545)
- 2014(13430)
- 2013(12942)
- 2012(11672)
- 2011(10474)
- 2010(11045)
- 2009(10348)
- 2008(10313)
- 2007(9451)
- 2006(8589)
- 2005(8076)
- 学科
- 济(39877)
- 经济(39796)
- 管理(38104)
- 业(32796)
- 企(28963)
- 企业(28963)
- 财(16011)
- 方法(14526)
- 制(14402)
- 农(13201)
- 中国(13138)
- 银(11922)
- 银行(11918)
- 理论(11417)
- 行(11353)
- 业经(11264)
- 数学(10674)
- 数学方法(10406)
- 务(9986)
- 财务(9954)
- 财务管理(9909)
- 融(9852)
- 金融(9850)
- 学(9556)
- 企业财务(9341)
- 体(8790)
- 贸(8387)
- 贸易(8378)
- 农业(8325)
- 易(8089)
- 机构
- 学院(163229)
- 大学(159395)
- 管理(60396)
- 济(60249)
- 经济(58454)
- 理学(49660)
- 研究(49537)
- 理学院(49143)
- 管理学(48219)
- 管理学院(47913)
- 中国(44297)
- 财(35513)
- 京(33954)
- 科学(28411)
- 江(27812)
- 财经(26113)
- 中心(25142)
- 所(24668)
- 经(23296)
- 州(23208)
- 范(22382)
- 师范(22209)
- 北京(21955)
- 农(21482)
- 研究所(21216)
- 业大(19062)
- 财经大学(19048)
- 技术(18482)
- 院(18053)
- 经济学(17986)
- 基金
- 项目(94514)
- 研究(76121)
- 科学(73214)
- 基金(65128)
- 家(54607)
- 国家(54048)
- 科学基金(46535)
- 社会(46040)
- 社会科(43254)
- 社会科学(43244)
- 省(38153)
- 教育(36161)
- 编号(35080)
- 基金项目(33442)
- 划(31078)
- 成果(30435)
- 自然(27898)
- 自然科(27227)
- 自然科学(27223)
- 资助(26790)
- 自然科学基金(26736)
- 课题(24239)
- 项目编号(21887)
- 年(21461)
- 重点(21107)
- 性(20795)
- 部(20289)
- 发(19883)
- 创(19547)
- 制(18963)
共检索到268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楠
一直以来,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都是以危机事件为诱导的:危机发生前,监管比较宽松;危机发生后,加强监管。信用评级机构更是以其媒介信息、风险预警、监管等功能倍受监管者的青睐。学界对是否需要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的问题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对信用评级市场进行分析,发现信用评级市场也存在失灵现象,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势在必行。
关键词:
公共利益 信用危机 信用监管 评级机构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永 田志鹏 何亚琴 张水泉
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后,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调降希腊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与批评声四起。结合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失职表现,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与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 监管 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廖玫 邹超
随着反倾销措施实施频率增加,力度加大,改进和完善反倾销程序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反倾销程序中采用公共利益原则成为必然的趋势。以公共利益原则指导反倾销调查能遏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而且有利于国内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平衡。本文根据公共利益概念在公共管理学和经济学、法学三个领域的体现,指出公共利益原则的本质在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并介绍了反倾销中公共利益原则的起源、实施状况,分析了征收反倾销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提出应该以公共利益原则指导反倾销调查,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关键词:
反倾销 公共利益 理论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冬梅
一、公共利益论内涵公共利益理论溯源于庇古(A.C.Pigou)和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有关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他们认为由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需要政府使用"看得见的手"进行必要的干预,以促进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福利;波斯纳(1974)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价格和准入管制,对负外部性进行额外征税并补贴正外部性等手段,提高社会福利;Stiglitz(1971、1993)、Vatian(1996)、高鸿业(1996)认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孔生 宿胜 王景海 袁艺
围绕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通过实施授权经营,组建资本运营机构,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道“隔离带”,建立起了一种能够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新型关系。实施授权经营后,资本运营机构依据产权关系对权属企业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选择经营者等出资人权利,统一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但是,如何实现政府对资本运营机构有效的监管方式,仍然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董宝茹
面对大数据时代征信数据采集和应用的新方式、新特点,我国也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征信市场监管方式,立足我国实际,加强立法和制度设计,尽快对问题外资征信机构进行处理,正确处理外资征信机构的市场退出,引入监管人才,提高监管水平。
关键词:
征信监管 外资征信 监管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张宝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不但没有起到"社会监管者"的作用,还推波助澜使金融市场更加动荡,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回顾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历史变迁,指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建议,这对加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促进评级行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莉 崔迎琪 赵燕 江洲
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已成为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系统分析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巩固完善、深化融合、创新提升”的总体建设思路和五项建设基本原则,以及夯实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建议,以期对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具备可操作性的实施指引。
关键词:
市场监管信用体系 信用监管 监管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忧 窦敦静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和"互联网+"的发展,商品交易形态的多样化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促进经济发展、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假货、刷单、虚假宣传等违法失信行为也相应增加,成为市场规制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治理手段已不足以有效扼制这些行为,需要加强信用监管,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关键词:
商品流通 失信惩戒 信用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宗怡 冀勇鹏
农村信用社具有与商业银行不同的风险特征,因此适用于商业银行的审慎性监管工具未必适用于农村信用社。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既要考虑降低监管成本的问题,还要注意监管对象的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文庆
2007-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纷纷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构负责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主要机构。如果宏观审慎监管机构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拥有充分的监管权力。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宏观审慎监管改革的国际实践来看,宏观审慎监管机构的潜在监管权力包括信息收集权、宏观审慎监管决策权、宏观审慎监管执行权、政策建议权、监管协调权和危机处置权等六个方面的权力。本文拟对这些权力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丽 谢斯儒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由于涉及利益关系复杂、操作难度大,一直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从总体上看,"公用事业如何民营化"是理论研究的焦点,也是改革能否推进的关键。从世界各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历程来看,不论是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政府垄断经营,还是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政府与市场联合经营,亦或强调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对政府监管能力的重视,如何实现"公共利益"的维护才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难点所在。本文认为,要在创新的监管理念指导下,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建设;要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
关键词:
城市公用事业 民营化 公共利益 政府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春婵
由于信用评级是对风险的评价,国际组织、各国监管当局以及利益相关者会对信用评级设定规则并进行监管。基于监管者对信用评级的使用和依赖,信用评级变动会引发金融头寸调整而导致经济金融领域的变化,会使受到评级约束的不同主体的投资行为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形成评级变动的阈值效应。
关键词:
信用评级 阈值效应 金融监管 亲周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