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7)
- 2023(6306)
- 2022(5458)
- 2021(5226)
- 2020(4578)
- 2019(10290)
- 2018(10601)
- 2017(20911)
- 2016(11597)
- 2015(13458)
- 2014(13373)
- 2013(13512)
- 2012(13297)
- 2011(12190)
- 2010(12550)
- 2009(12027)
- 2008(12200)
- 2007(11272)
- 2006(10299)
- 2005(9542)
- 学科
- 济(44353)
- 经济(44279)
- 管理(31415)
- 业(27733)
- 企(21432)
- 企业(21432)
- 方法(19762)
- 数学(17036)
- 数学方法(16758)
- 中国(15285)
- 学(14122)
- 农(13483)
- 财(13391)
- 制(12106)
- 贸(9401)
- 贸易(9392)
- 易(9170)
- 银(9066)
- 银行(9033)
- 行(8714)
- 业经(8500)
- 农业(8214)
- 税(7711)
- 融(7618)
- 金融(7618)
- 体(7607)
- 税收(7183)
- 和(7161)
- 收(7113)
- 理论(7049)
- 机构
- 大学(180229)
- 学院(176067)
- 济(67549)
- 研究(66457)
- 经济(65859)
- 管理(61334)
- 中国(52153)
- 理学(51112)
- 理学院(50436)
- 管理学(49347)
- 管理学院(49034)
- 科学(43506)
- 京(40833)
- 所(36693)
- 农(36226)
- 财(36138)
- 研究所(32972)
- 中心(29437)
- 农业(28951)
- 业大(28746)
- 江(28507)
- 财经(27334)
- 北京(26579)
- 经(24677)
- 院(24179)
- 范(23964)
- 师范(23610)
- 州(22387)
- 省(21466)
- 经济学(20644)
- 基金
- 项目(108422)
- 科学(82675)
- 基金(78025)
- 研究(74399)
- 家(71215)
- 国家(70660)
- 科学基金(56938)
- 社会(44963)
- 社会科(42297)
- 社会科学(42282)
- 基金项目(40609)
- 省(40476)
- 自然(38610)
- 自然科(37603)
- 自然科学(37586)
- 自然科学基金(36891)
- 划(36259)
- 教育(33796)
- 资助(33388)
- 编号(30349)
- 成果(26700)
- 重点(25164)
- 部(24305)
- 发(23065)
- 计划(21742)
- 课题(21377)
- 科研(21194)
- 创(20775)
- 教育部(19739)
- 创新(19660)
共检索到282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莉 赵汴 刁丽琳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急速增加,引发了大量的冲突和社会矛盾。而导致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公共利益被泛化,征地补偿机制极不合理。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清晰地确认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我国的征地补偿机制。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亚东
土地征收作为一种基本的土地法律制度,普遍存在于各国的法律之中。综观各国法律,土地征收制度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目的而强制将私有土地收为国有并给予补偿的法律制度。显然,“公共利益”这一词语的理解和界定对准确实施法律、防止行政权力滥用、随意侵占农田、拆迁民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征收程序 补偿标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莉
国内学者对于在土地征用中是否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存在分歧。实践中,我国因土地征用引发的种种问题,如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失地农民利益被侵害、土地资源浪费等,源于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对于征地的前提——公共利益缺乏严格和清晰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在土地征收制度中确认公共利益,并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做法是:明确界定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设立认定"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程序;完善公益性用地的补偿制度;开放集体土地一级市场,提供非公益性用地的供给。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土地征收 征地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祖辉 汪晖
本文讨论非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侵害 ,指出了土地分区控制对土地发展权侵害与非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土地发展权侵害的差别 ,分析了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由于侵害土地发展权带来的后果 :损失土地配置效率、延迟土地开发时机 ,降低征地效率。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涨价归公”的错误理念导致了非公共利益征地行为。最后本文提出了两种可选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非公共利益性质 征地 土地发展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中 彭魏倬加
基于2018年全国10个区域征地的抽样调研数据,运用Logit计量分析模型就农村土地征收谈判对征地补偿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只要存在征地谈判,被征地农民实际获取的土地征收补偿水平就会超出地方政府制订的征地补偿方案;从边际效应来看,引入征地谈判后,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土地征收实际补偿标准超出地方政府制订征地方案的概率增加36.1%。因此,在征地制度改革进程中,优化农村土地征收程序,增加征地谈判的协商环节,既可以有效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更能充分实现国家征地补偿制度的效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刚 董丽娃
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在个人利益不能够总是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公共利益只能够在立宪层次上实现,公共利益的判断需要进行成本收益计算。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需从不同角度加以完善,在程序上,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听证会来界定土地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在补偿上,把补偿作为征收的前提条件而不是附带条件,制定补偿确定的原则条款;在效率上,引入成本收益分析,具体分析每一项土地征收的成本和收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天元 李伟芳 钱忆露
在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来自《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宪法,虽然赋予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却没有为这种权利的行使划定明确的范围、界限、方式和程序;现行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权的规定互相矛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同时还存在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朝印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立法数量急剧增加,但是经济立法领域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已危害到公共利益。为规范经济立法行为,《立法法》中规定了立法机关进行立法应听取、征求公众意见的制度,以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为基础,这一制度可以界定为立法商谈机制。经济立法商谈机制的确立,可以从实现立法民主、协调经济利益和普及法制观念等三个方面维护公共利益。同时,借鉴国外的立法商谈制度的实践,我国的经济立法商谈机制应从程序、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的实现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关键词:
经济立法 商谈机制 公共利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丽 谢斯儒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由于涉及利益关系复杂、操作难度大,一直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从总体上看,"公用事业如何民营化"是理论研究的焦点,也是改革能否推进的关键。从世界各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历程来看,不论是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政府垄断经营,还是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政府与市场联合经营,亦或强调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对政府监管能力的重视,如何实现"公共利益"的维护才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难点所在。本文认为,要在创新的监管理念指导下,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建设;要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
关键词:
城市公用事业 民营化 公共利益 政府监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晓
本文从征地制度的现状出发,引出“公共利益”界定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界定了我国“公共利益”的范围。同时,提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在分析现有的征地制度改革方案优缺点之后,设计出改革的第四种方案——征购返还制。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征地制度 改革方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涧 张金航
研究目的:探究法院在集体土地征收案件中审查“公共利益”要件的实然状态及其形成原因。研究方法:回归建模、文献分析。研究结果:法院对公共利益要件的实质审查持克制主义态度;对公共利益要件的接纳性呈现两极化;对公共利益理由的支持力度与被告行政级别呈负相关性;法院高度认可“征补协议”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联性;其他因素对法院裁判结果的影响轻微。研究结论:法院在土地征收案件中并未实质性审查公共利益,存在显著的形式化与程序性倾向。其主要原因在于诉讼机制与立法意涵的非弥合性、行政规划与公共利益的非对等性、司法审查考量因素的非法律性以及传统法院职能定位的非能动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谢保鹏
如何"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重点。我国从立法层面始终坚持"公共利益"征地的原则,如《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均有相应界定,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而且,政府遵循"公共利益"原则行使土地征收权,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玲玲 杨萌 马晴晴 李貌
[目的 /意义]通过对我国现行著作权立法及修法草案中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缺失现状展开分析,就如何加强网络时代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维护这一问题从立法角度提出学术建议。[方法 /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国外立法援引以及法理比较论证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保护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可以通过对原则性条款(包括著作权法宗旨条款和合理使用原则性条款)以及具体个别条款(包括许可使用实践、科研成果共享以及文献传递)的提出与加强予以维护和保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鹏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公共利益 土地征用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