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8)
2023(3334)
2022(2754)
2021(2708)
2020(2265)
2019(5014)
2018(4749)
2017(8910)
2016(4895)
2015(5650)
2014(5530)
2013(5444)
2012(5140)
2011(4143)
2010(4413)
2009(4013)
2008(4331)
2007(3719)
2006(3162)
2005(2755)
作者
(12176)
(10205)
(10067)
(9663)
(6608)
(4750)
(4685)
(3799)
(3731)
(3665)
(3554)
(3430)
(3288)
(3256)
(3206)
(3010)
(2942)
(2892)
(2823)
(2696)
(2526)
(2485)
(2377)
(2324)
(2300)
(2294)
(2284)
(2136)
(2032)
(2032)
学科
(21449)
管理(19492)
(16918)
(16113)
经济(16071)
(14848)
企业(14848)
财政(12374)
(10037)
(8645)
财务(8641)
财务管理(8601)
企业财务(8242)
中国(6726)
方法(6509)
(6069)
(5933)
数学(5575)
数学方法(5538)
制度(4545)
(4545)
(4510)
(4395)
(4270)
及其(3955)
(3938)
地方(3901)
国家(3760)
体制(3706)
政策(3595)
机构
大学(62985)
学院(62076)
(26167)
经济(25643)
管理(24743)
(23430)
理学(20891)
理学院(20681)
研究(20497)
管理学(20496)
管理学院(20357)
中国(16233)
财经(13996)
(12992)
(12643)
科学(10981)
(10252)
财经大学(10129)
(10004)
中心(9292)
财政(8852)
研究所(8610)
经济学(8409)
北京(8392)
(8008)
(7854)
经济学院(7620)
(7368)
(7283)
(7282)
基金
项目(38969)
研究(30745)
科学(30166)
基金(28618)
(25170)
国家(24456)
科学基金(20464)
社会(20315)
社会科(19179)
社会科学(19169)
基金项目(14751)
(14208)
教育(13377)
编号(12803)
成果(11890)
(11621)
自然(11504)
资助(11504)
自然科(11223)
自然科学(11218)
自然科学基金(11022)
(9063)
(8995)
国家社会(8911)
(8492)
项目编号(8491)
重点(8359)
课题(8164)
教育部(8087)
社科(7804)
期刊
(31914)
经济(31914)
(24516)
研究(22975)
中国(14978)
学报(8746)
管理(8577)
财经(7743)
(7445)
科学(7336)
大学(7160)
(7100)
财政(7100)
学学(6761)
(6546)
会计(6403)
财会(6102)
经济研究(5428)
教育(5360)
(5326)
金融(5326)
图书(5213)
农业(4882)
书馆(4306)
图书馆(4306)
技术(4161)
通讯(4117)
会通(4111)
问题(4011)
业经(3911)
共检索到105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一、国家与政府 (一)关于国家产生的三种理论。 为什么有国家?国家产生的依据是什么?已有的理论主要有两个。一是暴力论。暴力论认为,所谓国家,就是一个阶级统治和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就出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作为阶级斗争的需要,国家产生了。国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与此相近的还有一个观点,叫风险规避论,认为在两个人以上的社会,就有矛盾存在,人数越多,矛盾越多,就会形成一个一个的阶级(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怆然  
语焉不详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这个随西方经济学而来的词汇,伴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不但频繁出现在学者论文、媒体报道乃至文学作品中,甚至成为制度、法律设计的核心话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冬  李岩峰  
当下检察机关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进行了大量制度创新,凸显了诉前程序的独立价值,并逐渐演变为由检察机关深度参与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机制。实践的突破对既有诉前程序理论与规范的冲击也随之而来,反映出检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一体化的制度设计造成法律监督范围、管辖规则以及公共利益救济等方面的诸多矛盾,根源在于传统的诉讼思维遮蔽了诉前程序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独特价值。厘清诉前程序的功能价值,应将其从诉讼场域转向治理场域,实现从司法审查到协同治理、从程序警示到实质性救济、从事后救济到风险预防的三重转变,并从磋商程序的适用规则、检察机关一体化管辖以及协同功能的保障措施与限制措施等方面完善当下检察行政公益诉讼相关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关系析辨张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财政”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愈益频繁,该词及其相关的“公共财政论”和“公共产品论”等对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最近,财政学界对于“公共财政”及其相关理论的公开批评多起来了,从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虹  
有益品(merit goods)作为市场缺陷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特殊理由,最初由马斯格雷夫(Musgrave)于1959年提出。尽管人们对有益品这个概念相对来说还比较陌生,但在实践中它却是一种最容易也最经常被指认的市场缺陷。有益品的界定取决于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确认和识别方式。单纯用理论永远无法回答哪些是有益品,哪些事情符合公共利益,确切的答案只能通过公共决策程序才能获得。建立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并保证公众有效行使决策权力的民主决策制度对公共管理和公共财政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曹玉婷  张忠榕  
从制度设计视角分析我国专利制度研究内容,拟为深化相关研究和成果应用提供参考,服务专利制度科学决策。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的专利制度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关键词分析和内容分析,综述专利制度研究中涉及的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要领和调适策略。面向国家利益,制度设计要领:区分国内外创新;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面向公共利益,制度设计要领:保护遗传资源权益;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可及性;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建议从3个方面展开后续研究:纳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关变量的最优制度设计的理论和模型;在国际规则下实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林萃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迅速增长,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利益纠纷也随之增加。由于国际法、国内公法、国内私法存在适用性上的差异,法律规范冲突就不可避免。在处理国际投资经济纠纷中,投资者—国家仲裁是最常用也是最权威的争端解决机制。对国际投资仲裁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明确国际纠纷仲裁中的利益平衡策略,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贸易、跨国投资提供指引,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司法保障构建积累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于宁  
反倾销措施是一种被WTO多边法律体系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其宗旨是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它体现了市场开放与适度保护的统一。由于反倾销措施是以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的,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君君  
公共利益的实体界定是难以实现的,为此从程序上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成为必要的选择。公民参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符合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要求,并有利于各方对公共利益的接受、实现实质法治、控制行政裁量权。为实现公民参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有必要进行制度上的建构及作出合理的限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决策的基础。通过回顾现代城市规划诞生之前西方哲学思想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指出公共利益从单一、同质的公共利益向越来越多元、综合的公共利益演变的逻辑,并发现公共利益内涵的重构与规划理论的重构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从而为分析我国新时代下公共利益的内涵提供支持,以此作为讨论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逻辑的起点和基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君  
首先阐述了在《物权法》中界定公共利益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物权法》中不界定公共利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庆华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方在倾销造成国内产业实质损害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 ,会损害进口国下游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反倾销程序中引入公共利益评价 ,能够避免反倾销成为片面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手段 ,而使其服从于公共利益的需要。WTO和欧盟、加拿大等成员方的反倾销立法对公共利益问题作了不同规定 ,主要体现在公共利益条款和减幅征税条款中。我国现行反倾销条例未就公共利益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应予完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莉  
公共利益是理论上与实务上一个极重要,却又模糊不清、备受争议的概念。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公共利益的概念也不断改变,而争论至今尚无定论。文章从法学理论角度对公共利益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法律规定的公共利益才是真正的公共利益,抽象的、模糊不清的公共利益法律条款是对个人利益的威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鹏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克清  张晓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