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9)
- 2023(6879)
- 2022(5785)
- 2021(5441)
- 2020(4592)
- 2019(10277)
- 2018(10179)
- 2017(19642)
- 2016(10776)
- 2015(12234)
- 2014(12206)
- 2013(11879)
- 2012(11093)
- 2011(9951)
- 2010(10201)
- 2009(9762)
- 2008(9606)
- 2007(8486)
- 2006(7479)
- 2005(7091)
- 学科
- 济(38189)
- 经济(38081)
- 管理(35988)
- 业(31034)
- 企(26586)
- 企业(26586)
- 财(15793)
- 方法(14507)
- 制(14207)
- 数学(11959)
- 数学方法(11808)
- 中国(11447)
- 农(10329)
- 融(9594)
- 体(9592)
- 金融(9592)
- 业经(9484)
- 银(8762)
- 银行(8749)
- 务(8627)
- 财务(8605)
- 财务管理(8579)
- 贸(8553)
- 贸易(8550)
- 行(8412)
- 易(8409)
- 企业财务(8177)
- 体制(8146)
- 学(7057)
- 划(6566)
- 机构
- 大学(152994)
- 学院(149514)
- 济(64896)
- 经济(63567)
- 管理(57273)
- 研究(51890)
- 理学(48511)
- 理学院(47949)
- 管理学(47397)
- 管理学院(47072)
- 中国(40911)
- 财(36278)
- 京(31802)
- 财经(27165)
- 科学(26999)
- 所(25256)
- 经(24676)
- 中心(23526)
- 江(23108)
- 研究所(22190)
- 经济学(21030)
- 财经大学(20313)
- 北京(20310)
- 农(19766)
- 范(19180)
- 师范(19020)
- 院(18899)
- 经济学院(18841)
- 州(17884)
- 业大(17694)
- 基金
- 项目(95616)
- 科学(76334)
- 研究(73854)
- 基金(71140)
- 家(60779)
- 国家(60257)
- 科学基金(51926)
- 社会(49327)
- 社会科(46681)
- 社会科学(46672)
- 基金项目(36848)
- 省(34882)
- 教育(33848)
- 自然(30815)
- 划(30116)
- 自然科(30097)
- 自然科学(30088)
- 编号(29591)
- 自然科学基金(29573)
- 资助(28663)
- 成果(26724)
- 制(25025)
- 部(22820)
- 重点(21602)
- 国家社会(21223)
- 课题(20474)
- 教育部(20363)
- 性(20119)
- 创(19902)
- 发(19760)
共检索到240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董克用 张栋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养老金制度经历了有自我保障到家庭保障再到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过程。自工业革命后社会保障替代家庭保障以来,社会化的养老金制度已经历经了百余年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了一个由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多主体参与,财政、企业、个人的多渠道筹资,公共管理、私人管理以及企业与个人决策的多元化管理,包括公共养老金(Public Pension)和私人养老金(Private Pension)的多样化模式。不同的养老金发展模式都是在养老金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第二支柱 公私 私人 养老金体系 分野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工
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特别强调养老金者贫困的消除,促进养老金制度的公平,强调个人养老保险的经济责任,促进养老储蓄的增加和加强规制。目标是建设一个强化个人责任、公平、简化、负担得起和可持续性的养老金制度。我国不可能也不能照搬英国的制度。但其中有若干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有关加强个人的责任,鼓励民众为未来的退休增加储蓄,最低所得保障、注重对弱势阶层的保护、延后退休等措施,可为我国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养老金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养老金改革 养老储蓄 养老保险制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秀云
<正>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演进,世界上一大批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发布的预测数据,全球60岁及以上的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21亿,这一指标在2000年仅为6亿。人口加速老龄化给各国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公共养老金支出的持续增长对各国政府财政构成了严峻挑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忠民
本文对美国公共养老金机构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就有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可以借鉴美国养老金制度的经验,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多支柱的制度体系,国家既要保障没有能力对自己进行保障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又要防止由国家包办的一切;建立和完善可持续的养老金管理制度;加强养老金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
养老金 国际经验 制度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在1951-1983年间成功完成了不同纳税主体税率由不同到统一的过程。而中国统筹养老金税费承担主体的费率目前仍处于不同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企业职工与个体户税率设计特点,剖析其对中国统筹养老金税费承担主体费率规划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公共养老金 税率 中国 统筹养老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穆怀中
公共养老金指数化调整已经成为各国公共养老金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各省市根据国务院精神也陆续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多数省市设计的调整指数与工资指数相似。文章通过数理分析,找到基于工资指数的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特点,并运用德国历史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为中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工资指数 公共养老金 调整指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睢党臣 吴雪
随着老龄化社会日益严重,日本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国民对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不信任情绪逐渐滋生,从而导致公共养老金的未纳率持续上升。目前,政府把恢复公共养老金未纳率、重振国民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信任作为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个人账户空账、养老金运作收益低、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公共养老金未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金制度 未纳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郑辉 王斌会
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和经济稳定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从公共养老金制度视角探寻促进城乡人口流动和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动能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养老金待遇提高、城乡工资差异扩大可引致城乡人口流动,使城市化水平上升;城市住宅价格则具有抑制作用,城市房价上升进而生活成本提高会阻碍城乡人口流动,影响城市化进程。为对冲城市化进程放缓态势,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在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刚性约束下,除应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外,还应在持续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在城市公共养老金制度均衡条件允许下,适度提高城市养老金待遇水平,增强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引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晓涵 张玄 岳希明
养老金体系和制度的发展完善离不开税收制度的支持。各国政府基于不同的政策目标,形成了不同的养老金税收制度。美国、日本和韩国在养老金税收制度设计方面具有较为成熟和丰富的经验,可为我国提供重要的参考。目前,我国养老金税收制度相对简单,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未来可以借鉴美国、日本和韩国养老金税收制度的实践经验,考虑对基本养老金在领取阶段征税、强化企业/职业年金计划的税收激励、设计多元化的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并设计更加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朝才 刘军民
欧债危机的爆发为欧洲福利国家敲响了警钟,在此次债务危机中,包括养老金制度在内的福利制度是其重要诱因。过于慷慨的社会保障福利使国家不堪重负,加上"老龄化成本"不断显性化和货币化,逐渐使福利国家亦步亦趋深陷债务泥潭,一旦经济下滑和财政短收,就很容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亚敏 王浩
加拿大养老金制度(CRIS)体系主要由三重保障组成,即加拿大养老金与老年金、老年金补贴、个人登记退休储蓄计划,加拿大的养老金制度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本文结合加拿大CRIS的案例剖析和统计研究,从社会经济学的观点和逻辑链条出发,对开展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政府的角色和责任、资金的筹集和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检视,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加拿大 养老金体系 社会保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克用 周宁 施文凯
税收政策是推动私人养老金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拥有典型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其中占据主要份额的401(k)计划、传统个人退休计划(Traditional IRAs)、罗斯个人退休计划(Roth IRAs)的税收政策具有代表性,其特点在于:建立缴费与税收递延额度上限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促进养老金积累;根据雇员及其家庭成员的雇主养老金计划参与和收入水平等情况,设置差异化缴费与税收递延额度上限;立足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相似的税收优惠模式设计并打通资金跨支柱转移渠道;基于惩罚性税率设置有限宽松的提前支取制度,严监管与重需求并举。美国私人养老金计划税收政策对我国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改革的启示在于:我国应注重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模式,扩大优惠范围;充分利用现阶段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税收优惠模式高度一致性特点,加快推进跨支柱资金转移渠道建设;适度提高税收优惠上限及缩小不同收入水平群体间的税收优惠额度差距,促进制度公平;适度放宽提前支取情形并设置提取税率,引导理性选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鑫 孙立娟
日本自1954年实施《厚生养老金保险法》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公共养老金待遇水平以养老金财政精算结果为依据不断地进行调整。20世纪70年代,为了抵御通货膨胀,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引入了随工资和物价浮动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进入21世纪,为了应对少子老龄化给日本公共养老金财政可持续带来的挑战,在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上引入宏观经济浮动指数,即养老金待遇的调整要考虑参保人数的减少和平均寿命的延长。面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充分考虑工资、物价浮动以及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金财政的影响,建立适合我国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近荣治 瞿强
日本建立的覆盖全体国民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历史并不很长,但是目前已经面临着很大的财政困难。超过预期的高速人口老龄化是财政灾难的一个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还是没有资金保障的承诺。这个承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变为福利国家前夕,由政府作出并被国民接受的,当政府比较年轻、养老金制度还不成熟时,轻易取悦民众比较容易,但是算帐的一天终究会到来。日本现在正面临着这样艰难的现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