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8)
2023(17275)
2022(14466)
2021(13233)
2020(11103)
2019(25141)
2018(24873)
2017(47816)
2016(26458)
2015(29507)
2014(29550)
2013(28946)
2012(26206)
2011(23542)
2010(23368)
2009(21683)
2008(21190)
2007(18533)
2006(16365)
2005(14581)
作者
(77948)
(64742)
(64436)
(61135)
(41122)
(31074)
(29054)
(25277)
(24646)
(22952)
(21986)
(21924)
(20673)
(20249)
(20002)
(19950)
(19604)
(19256)
(18519)
(18389)
(16248)
(15810)
(15671)
(14696)
(14520)
(14378)
(14252)
(14248)
(13091)
(12768)
学科
(101595)
经济(101437)
管理(78471)
(71984)
(59395)
企业(59395)
方法(43897)
数学(37821)
数学方法(37405)
中国(29905)
(28736)
(28441)
业经(24126)
(23036)
(23025)
地方(20871)
农业(18777)
(18011)
贸易(18003)
(17463)
(17100)
财务(17022)
财务管理(16989)
环境(16666)
理论(16629)
(16158)
(16127)
企业财务(16119)
银行(16057)
技术(15962)
机构
大学(376333)
学院(372876)
管理(145799)
(145326)
经济(142038)
研究(127191)
理学(126598)
理学院(125122)
管理学(122929)
管理学院(122255)
中国(92487)
科学(81048)
(80573)
(68679)
(66351)
(64169)
业大(60078)
研究所(58669)
中心(56634)
财经(54590)
(54484)
农业(52281)
北京(50381)
(49630)
(48751)
师范(48186)
(46297)
(43878)
经济学(43827)
财经大学(40631)
基金
项目(261022)
科学(204093)
基金(189580)
研究(185914)
(167601)
国家(166229)
科学基金(141690)
社会(118244)
社会科(111925)
社会科学(111898)
(101469)
基金项目(101258)
自然(93207)
自然科(90997)
自然科学(90971)
自然科学基金(89320)
(86197)
教育(84311)
资助(76474)
编号(74609)
成果(60313)
重点(58626)
(56540)
(54985)
(53954)
课题(51478)
创新(50516)
科研(49892)
国家社会(49027)
(48519)
期刊
(158284)
经济(158284)
研究(109035)
中国(70877)
学报(66242)
(60853)
科学(58117)
(52410)
管理(52210)
大学(49452)
学学(46858)
农业(41097)
教育(38611)
(30807)
金融(30807)
技术(29547)
财经(26653)
业经(26105)
经济研究(25132)
(22702)
问题(22347)
(20781)
图书(19873)
(19110)
科技(19089)
业大(17586)
理论(17354)
现代(16945)
技术经济(16628)
商业(15897)
共检索到540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郑辉  王斌会  
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和经济稳定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从公共养老金制度视角探寻促进城乡人口流动和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动能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养老金待遇提高、城乡工资差异扩大可引致城乡人口流动,使城市化水平上升;城市住宅价格则具有抑制作用,城市房价上升进而生活成本提高会阻碍城乡人口流动,影响城市化进程。为对冲城市化进程放缓态势,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在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刚性约束下,除应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外,还应在持续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在城市公共养老金制度均衡条件允许下,适度提高城市养老金待遇水平,增强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引力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郭林  
国内外学者对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这主要集中于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和制度外变量的关系、国际视野下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特征和完善与中国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模式选择和制度优化等三个方面。应理性审视对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研究的已有文献,特别是客观看待中国"个人账户空账"、"养老金缺口"以及"名义账户制度与基金投资"之间关系等问题。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研究的未来指向是:基于多学科思维,从多要素出发,立足于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作理性科研,逐渐形成"社会保障学科气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林  
理论界尚乏对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实施条件的专门研究。本文在剖析公共养老金基金制个人账户计划(FDC)和名义账户制(NDC)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国家制度变量,对个人账户制度的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进而以这些条件为标准,对中国个人账户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转制成本的有效消化、具备基本要素和监管机制较为健全的资本市场、科学的精算机制和信息系统、有效的就业政策是个人账户制度建立所需的基本条件。同时,个人账户制度的规模要与一国国民产出分配结构、总税率、贫富差距状况等经济变量相适应。面对中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空账"窘境,名义账户制不失为其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董克用  张栋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养老金制度经历了有自我保障到家庭保障再到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过程。自工业革命后社会保障替代家庭保障以来,社会化的养老金制度已经历经了百余年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了一个由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多主体参与,财政、企业、个人的多渠道筹资,公共管理、私人管理以及企业与个人决策的多元化管理,包括公共养老金(Public Pension)和私人养老金(Private Pension)的多样化模式。不同的养老金发展模式都是在养老金改革和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近荣治   瞿强  
日本建立的覆盖全体国民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历史并不很长,但是目前已经面临着很大的财政困难。超过预期的高速人口老龄化是财政灾难的一个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还是没有资金保障的承诺。这个承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变为福利国家前夕,由政府作出并被国民接受的,当政府比较年轻、养老金制度还不成熟时,轻易取悦民众比较容易,但是算帐的一天终究会到来。日本现在正面临着这样艰难的现实。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近荣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青  李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伟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其中核心部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替代率目标定位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春玲  
整合企业年金计划是美国企业年金计划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美国公共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年金计划之间最直接的联结,以及公共养老金制度对企业年金计划的直接影响。美国公共养老金制度与企业年金计划的联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合企业年金计划的构成;二是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姜永宏  黄德鸿  
中国工业化进程十分漫长,社会经济二元性结构长期存在,这决定了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二元性:在城市和农村不得不实行不同的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业化过程本身就伴随着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工业和城市转移,这又要求城市养老金制度与农村养老金制度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否则会阻碍劳动力流动,影响工业化进程。以基金制为主体的养老金制度无疑具有良好的融合性。人口老龄化又促使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转轨中的隐性养老金债务困扰着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上又不可能将隐性债务转嫁给企业和个人,中国养老金制度必须得到政府转让国有资产、财政投入等方式的支持;另一方面,为体现公平,实现再分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秀云  朱浩  
公共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对保障退休者基本生活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具有积极作用。在少子化老龄化背景下,德国和日本分别以“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为依据,纳入反映人口结构变化的修正因子,以内化制度赡养结构老化的风险。代际分担机制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在职者在化解养老金缺口方面承担更多责任,但在职者承担比例下降、退休者承担比例提高;通过准DB型养老金待遇调整模式实现代际利益均衡。借鉴德国和日本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以准DB型模式平衡代际利益。同时,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适当下调公共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并兼顾政府财政承受能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银华  龙朝阳  
本文在一个内生经济增长的OLG模型框架下研究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对个人消费和储蓄的长期影响。分析表明,公共养老保险对个人消费和储蓄有着不同的影响。存在家庭内部赡养的情况下,适度规模的公共养老保险基金不会降低个人储蓄率,而通过降低生育率,提高个人消费。较大规模的公共养老保险基金则先后挤出个人储蓄和消费水平。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鑫  孙立娟  
日本自1954年实施《厚生养老金保险法》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公共养老金待遇水平以养老金财政精算结果为依据不断地进行调整。20世纪70年代,为了抵御通货膨胀,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引入了随工资和物价浮动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进入21世纪,为了应对少子老龄化给日本公共养老金财政可持续带来的挑战,在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上引入宏观经济浮动指数,即养老金待遇的调整要考虑参保人数的减少和平均寿命的延长。面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充分考虑工资、物价浮动以及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金财政的影响,建立适合我国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睢党臣  吴雪  
随着老龄化社会日益严重,日本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国民对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不信任情绪逐渐滋生,从而导致公共养老金的未纳率持续上升。目前,政府把恢复公共养老金未纳率、重振国民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信任作为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个人账户空账、养老金运作收益低、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公共养老金未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与指导。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佩   林义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大力发展养老金融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构建养老金融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以及比较国际实践提出中国养老金融发展仍面临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亟待优化、契约型金融机构发展滞后、资本市场成熟度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2020年经合组织国家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探索了养老金融发展对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养老金融发展质量提升能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完善,该促进作用在养老金制度成熟度高、国民金融素养高的国家会更加显著。进一步地,在实证分析的结果上提出养老金融创新与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