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6)
2023(9079)
2022(7279)
2021(6828)
2020(5332)
2019(11836)
2018(11839)
2017(21973)
2016(12009)
2015(13387)
2014(13320)
2013(12646)
2012(11490)
2011(10337)
2010(10469)
2009(9878)
2008(9744)
2007(8790)
2006(7916)
2005(7397)
作者
(32761)
(27154)
(27106)
(25959)
(17210)
(12859)
(12384)
(10454)
(10342)
(9894)
(9207)
(9193)
(8777)
(8629)
(8556)
(8354)
(8134)
(7967)
(7918)
(7888)
(7004)
(6620)
(6391)
(6246)
(6220)
(6135)
(6112)
(6091)
(5447)
(5322)
学科
管理(42818)
(39952)
经济(39869)
(34213)
(30088)
企业(30088)
(16696)
(14949)
方法(14291)
业经(12514)
中国(12424)
(12262)
数学(11622)
数学方法(11352)
(10131)
财务(10087)
财务管理(10063)
(9809)
企业财务(9591)
理论(9334)
(9023)
银行(9013)
(8564)
体制(8247)
(8215)
(8058)
金融(8055)
农业(7748)
地方(7199)
(7196)
机构
学院(164369)
大学(163638)
管理(63160)
(61833)
经济(60257)
理学(53016)
理学院(52447)
研究(51771)
管理学(51657)
管理学院(51308)
中国(41703)
(35451)
(34012)
科学(29646)
(26730)
财经(26389)
中心(25663)
(24508)
(23671)
(22497)
(21699)
研究所(21530)
(21371)
北京(21332)
师范(21146)
业大(21057)
财经大学(19381)
(19335)
经济学(18812)
技术(18468)
基金
项目(107734)
科学(84682)
研究(84037)
基金(76694)
(65599)
国家(65026)
科学基金(56324)
社会(53197)
社会科(50219)
社会科学(50206)
(42684)
基金项目(39757)
教育(39451)
编号(36318)
(35217)
自然(33817)
自然科(32993)
自然科学(32987)
自然科学基金(32409)
成果(31850)
资助(29976)
(26521)
课题(24998)
重点(24100)
(23518)
项目编号(23412)
(22700)
(22324)
国家社会(22244)
(21795)
期刊
(72945)
经济(72945)
研究(49569)
中国(38196)
(30549)
管理(24591)
学报(23704)
教育(23240)
(21883)
科学(20501)
大学(18626)
(18274)
金融(18274)
学学(17103)
技术(15929)
图书(14355)
农业(14096)
财经(13639)
业经(12132)
(11594)
经济研究(11100)
书馆(10303)
图书馆(10303)
问题(9145)
理论(9107)
实践(8344)
(8344)
职业(8332)
财会(8225)
情报(8111)
共检索到260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顾敏康  白银  
公共信用信息异议制度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关系到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处理、应用的准确性和信用信息主体的权益保障。在中央政策性文件的指导下,地方性的信用法规规章基本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异议制度,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公共信用信息异议制度积累了有益经验。现有异议申请条件仍存在权益保障与信用管理的双重困境,异议处理止损功能尚需完善,异议后续救济利益尚需强化保障等问题。为此,在未来的社会信用立法中需要完善异议申请条件,拓宽申请主体至与信用信息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将披露信息存在不准确、不完整、不适当的情形规定为申请事由,并明确法定的异议申请期限。同时,应明确异议受理机构,统一适用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为异议申请备选单位的“同步走”模式,统筹划分异议流程环节并匹配对应的一般期限及特殊延长期限。此外,还应明确异议案件性质,将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机构经手的异议纠纷定性为行政诉讼案件,适用举证倒置原则,切实保障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王海蕴  
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公平正义。充分发挥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法治保障作用是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本文结合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现状,探讨了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从建立疑难问题反馈机制、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评价制度、优化人才政策、推广线上普法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制度优质高效的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永军   袁潇  
职教高考制度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完善职教高考制度。针对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实践中学位制度及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统筹实施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本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比例有待提升、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影响因素和困难较多等问题,优化职教高考制度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学位制度及推进立法进程、统筹加强对职教高考制度的类型化实施、扩大相关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的比例、协同解决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多重困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文波  周慧静  
当前,公共信用信息已逐渐被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中,但其内涵亟待界定以及增值路径也缺乏探究。公共用信息信息可以分别从"信息""信用""公共"属性进行界定,并以信息双要素为理论基础对公共信用信息进行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的增值路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进一步优化"信易贷"模式建议:优化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增值利用的法律保障环境;构建公益化导向的风险定价机制;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的市场化增值开发机制;夯实公共信用信息增值应用的技术保障手段;加强多源异构公共信用信息的数据融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圆  张庆飞  
2016年1月,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推行债委会制度。2016年7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做好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6]1196号),指出对于债务规模较大的困难企业,该企业三家以上的债权银行机构可发起成立债委会,并按照"一企一策"的方针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措施,有序开展债务重组、资产保全等相关工作。由此,债委会制度进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圆  张庆飞  
2016年1月,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推行债委会制度。2016年7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做好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6]1196号),指出对于债务规模较大的困难企业,该企业三家以上的债权银行机构可发起成立债委会,并按照"一企一策"的方针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措施,有序开展债务重组、资产保全等相关工作。由此,债委会制度进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圆  张庆飞  
2016年1月,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推行债委会制度。2016年7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做好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6]1196号),指出对于债务规模较大的困难企业,该企业三家以上的债权银行机构可发起成立债委会,并按照"一企一策"的方针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措施,有序开展债务重组、资产保全等相关工作。由此,债委会制度进入
[期刊] 征信  [作者] 蒋都都  杨濯嫘  
目前,我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面临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公共信用信息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权属不明、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监督制度不健全等法律困境。为此,应当明确信息中心的法律地位,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规则,明确公共信用数据的公共资源属性,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的监管机制,以促进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共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晓萍  
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质是企业制度的再选择,即用现代企业制度来改造和代替传统的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它不仅打破了公有制内部以及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垄断堡垒,促使资源、产权的自由流动和大规模投资的迅速形成,而且有利于产业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红梅  黄明东  
学区制是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优质均衡,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设计与现实选择。有别于英美"学区制"以"自治"为核心的制度变迁逻辑,我国学区制受到行政管控逻辑的支配,呈现出鲜明的"自上而下"的路径依赖特征,不可避免地导致学区自主发展能力弱化,改革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从而使学区制改革陷入低效的"纳什均衡"状态。为此,回归学区制"自治"内核成为优化学区制改革最佳路径,在组织管理模式上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在制度变革方式上由"行政驱动"向"自主变革"转变,最终形成"自治""主动""内生""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晓伟  
职业院校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针对职业院校教师项目化培训存在的碎片化与随机性有余、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足等问题,亟待实现从项目化到制度化的培训转向,并在制度供给、发展平台、培训网络、课程资源、专家资源、实践载体、协同机制等方面进行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实践优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露  周建国  
在政策倡导与实践探索的双重推动下,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成为应对新问题、化解矛盾冲突与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作为一个“神奇”的概念,创新同时满足组织行动所追寻的合法性逻辑和结果逻辑。处于多重制度环境中的基层行动者,或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境、特殊需求与利益选择塑造“典型实践”,或迫于制度化压力而采取任务式创新、趋同化创新与展示型创新等策略行为,由此形成基层治理创新的不同实践样态。基层治理创新乱象丛生,有碍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基于制度与行为的融合视角,阐释基层行动者的制度压力与回应行为及其制度性同构、策略性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乱象生成于合法性逻辑对结果逻辑的挤压、策略行为运作的隐性空间以及制度逻辑与行为逻辑的互构,进而提出从识别创新样态、矫正创新乱象与促进创新变革等方面优化基层治理创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颖  
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扎根于我国肥沃的历史土壤,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任人唯贤"的优良传统,汲取了"能上能下"的管理理念,还延续了"退而致仕"的退出机制。在实践层面,该制度基于"党管人才"的政治原则而设计,以"五湖四海"和"任人唯贤"为具体工作指导方针,尤其注重通过党风廉政建设来提升其治理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实现了从"党委负全面领导责任"到"党委负主体责任"的历史性转变,进一步强化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贯彻"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并不断释放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加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的一项可能性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刘晶晶  闫志军  
学校制与学徒制是我国两种主要职业教育制度,二者均存在优势与不足。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精湛技术的现代工匠,需要融学校制与学徒制为一体,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基于默会知识、技能获得等基础理论,完整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完整要素、完整知识、完整教师、完整过程四个方面。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对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构建完整职业教育制度应完善不同层级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制与学徒制相互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现代工匠成长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华  
通过对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实践困境的分析,比较了典型国家与地区信息公开的收费模式,以及引入收费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创新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制度的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