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5)
2023(10365)
2022(8826)
2021(7931)
2020(6505)
2019(13885)
2018(13707)
2017(26270)
2016(14067)
2015(15421)
2014(14788)
2013(13993)
2012(12589)
2011(11466)
2010(11605)
2009(11325)
2008(11019)
2007(9812)
2006(8697)
2005(8119)
作者
(37569)
(31293)
(31223)
(29743)
(19660)
(14826)
(14235)
(11809)
(11681)
(10977)
(10534)
(10491)
(9853)
(9801)
(9665)
(9640)
(9313)
(9286)
(9122)
(8748)
(7700)
(7620)
(7320)
(7133)
(6940)
(6925)
(6894)
(6806)
(6223)
(6096)
学科
(54088)
经济(54001)
管理(50386)
(40612)
(36127)
企业(36127)
(18970)
方法(18624)
(16252)
数学(15268)
数学方法(15104)
(14497)
中国(14218)
环境(14039)
业经(13855)
地方(13647)
(11637)
(11620)
财务(11598)
财务管理(11572)
企业财务(10999)
(10801)
(10687)
体制(9758)
(9209)
(8998)
银行(8991)
农业(8929)
(8843)
金融(8840)
机构
学院(195448)
大学(192752)
(78210)
经济(76465)
管理(75014)
理学(64590)
理学院(63888)
管理学(62957)
研究(62842)
管理学院(62570)
中国(47656)
(41188)
(39383)
科学(36500)
财经(31686)
(30015)
(29980)
中心(28899)
(28455)
研究所(26818)
(26079)
师范(25869)
(25189)
经济学(24455)
北京(24160)
业大(24134)
(23860)
(23399)
财经大学(23343)
经济学院(21907)
基金
项目(131654)
科学(105610)
研究(100840)
基金(96181)
(82525)
国家(81854)
科学基金(71464)
社会(67056)
社会科(63494)
社会科学(63479)
(51871)
基金项目(50422)
教育(45818)
自然(43260)
(43010)
自然科(42174)
自然科学(42165)
编号(41939)
自然科学基金(41384)
资助(37006)
成果(34344)
(31091)
重点(30226)
(29073)
(28932)
课题(28687)
国家社会(28372)
(28132)
创新(26302)
项目编号(26134)
期刊
(91836)
经济(91836)
研究(57493)
中国(39343)
(34551)
管理(28266)
学报(25924)
科学(25503)
(24003)
教育(21887)
大学(20426)
学学(19311)
(16976)
金融(16976)
农业(16081)
业经(16042)
财经(16041)
技术(15386)
经济研究(14700)
(13770)
问题(11502)
图书(9952)
财会(9473)
(9315)
商业(8989)
(8913)
现代(8761)
资源(8729)
科技(8657)
会计(8446)
共检索到291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鹏  陈语  
环境邻避事件是城镇化进程的衍生物和副产品,也是政府治理难题之一。将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引入环境邻避议题,能够为厘清环境邻避治理困境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公共价值视域下的环境邻避治理追寻的是公共价值集合的最大化,呈现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共生共存、互动互融的统一体。通过引入张力分析工具,从使命目标、政治决策、运营执行三个层面剖析环境邻避治理的张力场域。基于战略三角模型,立足重塑公共价值的使命管理、吸纳多元主体偏好的政治管理、完善利益补偿的运营管理三个维度构建环境邻避治理的整合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应益华  
在高校财务治理过程中,存在重视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问题,现有文献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较为分散,研究公共价值视域下的高校财务治理对高校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财务治理碎片化、缺少统一的价值逻辑、监管体系不完善等,本文通过分析公共价值理论和高校财务治理契合的基础,以公共价值识别、公共价值创造和公共价值管理为逻辑,提出高校应从识别公共价值、进一步明确财务治理主体的责权利、强化公共价值预算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公共价值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公共价值创造网络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财务治理水平,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任洁  
创造和凝聚公共价值是东盟区域治理过程中的核心诉求。五类指向不同范畴的公共价值集合构成了东盟区域治理中的公共价值清单(分别指向东盟共同体、国际对话与合作、全球议题、公共行政能力、公民社会)。独特的圈层结构和"东盟模式"构成了东盟的公共价值实现机制,围绕创造公共价值的三层结构(以政治家为代表的核心层、以学者智库为代表的第二轨道、以公民社会为代表的第三轨道)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东盟在其内部成员国与外部对话国之间凝聚和创造了共同认可的公共价值。在东盟的权力运行轨迹中,作为东盟政策和规划的决定者,各国政府领导人构成的核心层扮演了公共价值创造的主导角色,而由专家、学者、媒体人等非官方人员构成的第二轨道则起到知识传播和价值传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体化进程中公民参与不足的问题,促进了东盟各国政府对公共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对公共价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任洁  
创造和凝聚公共价值是东盟区域治理过程中的核心诉求。五类指向不同范畴的公共价值集合构成了东盟区域治理中的公共价值清单(分别指向东盟共同体、国际对话与合作、全球议题、公共行政能力、公民社会)。独特的圈层结构和"东盟模式"构成了东盟的公共价值实现机制,围绕创造公共价值的三层结构(以政治家为代表的核心层、以学者智库为代表的第二轨道、以公民社会为代表的第三轨道)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东盟在其内部成员国与外部对话国之间凝聚和创造了共同认可的公共价值。在东盟的权力运行轨迹中,作为东盟政策和规划的决定者,各国政府领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立伟  
公共评估与一般评估业务的差异决定了公共评估机构与一般评估机构在性质定位、价值取向、运作特点、管理机制等方面也存在本质差别。本文从公共评估业务的本质特征着手,分析公共评估机构应有的性质功能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公共价格评估机构的制度设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远  姜雯  申俊龙  
近年来,国际上以公共价值管理为核心的公共政策管理理论不断发展,这为我国公共政策理论研究及公共价值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疫苗市场研究属于公共价值研究范围,我国公共管理如何超越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建构中国特色的公共健康价值理论,建立公共价值管理的疫苗市场治理体系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公共价值视域下,结合国际有效的多中心市场治理理论,研究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利益相关者有机协调的多中心共同治理疫苗市场的管理问题,为我国疫苗市场的"善治"提供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胜岳  王贺  
通过对云南省杞麓湖流域的实地调研考察,基于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核心框架,构建实施过程子系统与环境结果子系统的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辅以层次分析法对云南省杞麓湖流域3个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村落环境治理、农田废水循环以及河口湿地建设项目综合绩效分别为0.801 0,0.780 2,0.498 9,对应项目绩效评价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绩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说明该绩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2)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缺失是造成3个水环境治理项目综合绩效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如何体现政策的民主价值、构建可持续运行管理监督体系是改善政策绩效的根本途径。以公共价值为基础框架的水环境治理项目绩效评价不仅涵盖了不同行为主体对不同利益与目标的追求,而且修正了单一环境结果绩效评价造成的误差,使绩效评价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并为水环境污染治理绩效评价提供了新视角、新尝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远卓  葛红毅  傅春  
邻避问题的化解与治理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邻避问题背后的多元价值冲突,从行政哲学的理论出发,借助波兹曼公共价值失灵模型构建研究框架,找到邻避问题与公共价值之间的关联,探索公共价值失灵的原因和特征,通过政策制定与传递失灵、补偿机制与利益分配失灵、公民权益与社会回应失灵三方面探索邻避问题的解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敏  
环境管理机制创新是我国应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进一步有效实施环境管理的必然选择。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是政府环境规制、企业环境规范和社会公众共同认知三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通过协同治理以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为此,应不断推进环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进一步完善协同治理的环境规制;创新与完善环境协同治理的参与、监督制约机制;培育环境协同治理的市场机制,使得企业由被动环境管理变为主动环境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颖林   陈乐棋   郭思延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公共价值的实现是评价此类项目基于PPP模式运作必要性的关键因素。将公共价值的实现作为构建政府构建激励机制的基础,基于政府部门与项目投资方的公平感知,构建了项目特许运营阶段双方的激励效用函数,通过演化博弈分析,研究了政府基于固定补贴及动态可调节的激励机制。结果表明:首先,投资方的生产能力、政府及投资方的公平偏好水平、项目的经济效益及激励机制的设定都会对公共价值的实现产生影响。其次,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政府激励决策的设置和投资者努力策略选择与公平偏好程度之间才呈现出正向关联。最后,四种参数情境下补贴额度、公平偏好程度对政府与投资者的策略影响不同,为了保障激励机制执行的有效性,其设定也应有所差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宇  
在中国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正式以"印太"取代亚太,并制定了"印太战略"作为"印太"的地缘政治指导方略。"印太"和"印太战略"的出台,折射出世界权力转移过渡时期内,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紧张。在"印太战略"中,美国试图通过重构亚太地区的盟友及伙伴关系,形成从欧亚大陆东南包围欧亚大陆的"C型战略弧",制衡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国家的崛起,以及边缘地带国家和枢纽地带国家的联合,继续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均势。在"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中,至少蕴含着中美在"印太"地区内围绕着权力地位、国际制度及地区秩序等多重竞争,这些竞争共同构成了"印太"的地缘政治张力。从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的构建理路来看,"印太"是对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凸显了地缘政治竞争中海权国家和边缘地带国家联合制衡陆权国家和边缘地带国家的联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业应  张学立  陈景信  
精准脱贫的公共价值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它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扶贫主体在协调互动的基础上,运用一定手段对贫困地区及其贫困人口开展精准帮扶,以期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要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做好以公共价值理念为基础的精准脱贫绩效评价,把精准脱贫绩效评价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之中。本文在科学理解公共价值及其在精准脱贫中的价值考量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心理效益"四位一体"精准脱贫绩效评价的框架构建,并通过贫困退出机制和脱贫发展机制剖析了精准脱贫工作的运行机制,进而为"脱真贫、真脱贫"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俊弛  马永驰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具有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矛盾问题尖锐,妥善解决困难的特征,且近些年来我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数量以每年29%的速度增长,处理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成为我国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现有研究多从概念的构建、事件特点分析、冲突原因的探索、治理策略进行分析,鲜有事件动态分析难以建立分析框架。本研究引入公共价值管理作为分析工具,对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危机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动态过程诠释,建立并验证"价值-过程"分析框架,演绎此类事件的发生机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林艳  喻辰捷  
社区教育管理问题频现,严重制约着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纵深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政府一元行政管理局面为现代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教育治理。建立良好的社区教育治理运行机制有利于改善社区教育治理现状,优化社区教育治理环境,因此,针对目前社区教育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亟待在协同治理理论指引下,构建科学化的决策运营机制、精细化的执行运营机制、全面化的监督运营机制、民主化的协调运营机制和人本化的服务运营机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农村老年组织是重要的内生型社会治理力量,是组织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考察晋江C镇老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发现精英老人的多元权威、经济资源的内部循环,以及治理结构与社会单元的耦合,共同赋予该组织较强的自组织能力,同时构成老年协会作为内生型治理资源的根基。基于此,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化的组织建设、公共化的组织目标和弹性化的组织管理对社会组织进行改造,吸纳老年协会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其村民自治、管理民俗活动和服务老人等社会治理功能。在老龄化背景下,发挥农村老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具有现实必要性。建立老年组织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化机制,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利于动员村庄内生力量促进组织振兴,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