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3)
2023(10736)
2022(9430)
2021(8895)
2020(7480)
2019(17235)
2018(17386)
2017(33231)
2016(18035)
2015(20447)
2014(20321)
2013(20039)
2012(18227)
2011(16222)
2010(16012)
2009(14433)
2008(14090)
2007(12199)
2006(10413)
2005(8943)
作者
(52231)
(43019)
(42857)
(40750)
(27619)
(20615)
(19497)
(17091)
(16315)
(15421)
(14910)
(14277)
(13536)
(13495)
(13240)
(13056)
(12975)
(12918)
(12340)
(12271)
(10719)
(10538)
(10428)
(9767)
(9673)
(9673)
(9520)
(9491)
(8602)
(8521)
学科
(70405)
经济(70339)
管理(55447)
(53161)
(45706)
企业(45706)
方法(36013)
数学(31081)
数学方法(30645)
(17336)
技术(17007)
(16937)
中国(16568)
(16327)
业经(15673)
理论(13488)
地方(12953)
(12088)
贸易(12084)
农业(11965)
(11890)
(11823)
财务(11754)
(11736)
财务管理(11736)
环境(11395)
企业财务(11089)
(10509)
教育(10338)
(10193)
机构
大学(255339)
学院(254110)
管理(105601)
(95527)
经济(93303)
理学(92539)
理学院(91549)
管理学(89772)
管理学院(89319)
研究(80737)
中国(57708)
(54750)
科学(52497)
(41460)
(40085)
业大(39215)
(38424)
研究所(36897)
中心(36580)
(35331)
北京(34630)
财经(34333)
(33936)
师范(33635)
(31210)
农业(30173)
(29893)
(29395)
技术(28969)
经济学(27365)
基金
项目(180663)
科学(141632)
研究(132598)
基金(130078)
(113144)
国家(112215)
科学基金(96826)
社会(81119)
社会科(76822)
社会科学(76801)
(71098)
基金项目(69618)
自然(64329)
自然科(62809)
自然科学(62797)
自然科学基金(61631)
教育(61137)
(59696)
编号(54733)
资助(53909)
成果(43383)
重点(39942)
(39398)
(38149)
(37747)
课题(37232)
创新(35469)
科研(34608)
项目编号(34169)
教育部(33626)
期刊
(99563)
经济(99563)
研究(71020)
中国(44812)
学报(39938)
管理(37867)
科学(37326)
(33351)
教育(31274)
(30863)
大学(29944)
学学(28011)
技术(26008)
农业(24245)
业经(16431)
(15834)
金融(15834)
经济研究(15618)
财经(15555)
图书(15527)
技术经济(14418)
科技(14399)
(13070)
理论(12918)
(12652)
问题(12480)
实践(12163)
(12163)
情报(11664)
现代(11281)
共检索到353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咏平  黄艺  
一、公允价值及其评估技术内涵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都受到国内外会计学术界长期而入的研究,其中包括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FASB(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的研究。时至今日,各个机构对公允价的定义并没有一致的标准,不同的机构形成了不同情况下的各其特点的不同的定义。我国所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指出交易的公平于交易双方应当都是持续经营的企业,经营规模不会有较大程的缩减,或者是在不利于自身的条件下仍然会坚持交易的正常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郭永清  屈梅英  
一、公允价值的计价技术在确定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时,按照符合公允价值交易的条件是否已经发生可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确定情况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已经发生;二是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尚未发生,这时就需要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进行的评价,所以即使是采用估计的方法也应该是尽可能多的采用市场因素,少用估计和假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灿  李晓彤  
促进农地有序流转以及适度规模经营是现阶段农村土地改革的总方向,在此过程中,如何对农地经营权进行合理估值、有效保障流转各方利益主体的权益,已成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中的一个大目标、新挑战。随着学术界对公允价值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公允价值估值理论与方法在农地经营权估值中的研究得以展开,虽然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对农地经营权估值领域的一个突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曲艳梅  
本文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分别就市场法、期望现金流量法、期权定价法对不同环境、不同业务的资产公允价值评估技术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30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本文对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准则应用的拓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历史,分析其应用现状,为我国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韩东平  王亚鸣  
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当前现实经济环境中应用障碍的分析,得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现实情况下应谨慎使用的启示,并力图寻求解决其在现实应用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永泽  马妍  
金融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饱受争议,有关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已近三年时间,文章结合2007年、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对公允价值应用状况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使公允价值在我国这种特定的经济和市场现状下得到较为适当的应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康萍  
公允价值的引入与大量应用是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情况、运用特点以及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新会计准则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楠楠  任若恩  郑海涛  
公允价值作为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在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方面具有很大的适用性。鉴于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强大优势,寿险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理应采用公允价值作为其计量基础。由于寿险合同的特殊性,寿险负债公允价值的评估具有不小的难度。本文即对寿险负债公允价值含义、适用的评估原则和金融估值方法的探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任婷婷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最大的不同在于引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即允许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不具有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君民  张艾雯  
针对公允价值在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应用较少的现状,在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积极参与国际公允价值会计改革、着力改善公允价值的市场条件、详细披露并解释企业的选择以及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于永生  
文章梳理我国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分析认为,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构建系统"公允价值会计框架"基础上研究制定一项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独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统一指导我国财务报告计量实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婧  
本文对公允价值理论进行了概要性阐述,明确了公允价值的涵义、实质及其计量等相关问题,进而追溯了公允价值理论在我国的形成发展历程,分析了每个应用阶段的历史原因和特点。重点论述了公允价值理论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其在现行会计处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公允价值理论在我国应用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使公允价值发挥有效作用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治纲  
我国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在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可以看到"公允价值"的运用。那么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难点问题?公允价值应用两年后存在什么相关问题?公允价值是否被上市公司用来作为新的重要盈余管理手段?这些问题均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己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经历了提倡、回避和重新引入三个阶段。文章就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