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1)
- 2023(2629)
- 2022(2178)
- 2021(2013)
- 2020(1686)
- 2019(3804)
- 2018(3583)
- 2017(7022)
- 2016(3680)
- 2015(3915)
- 2014(3593)
- 2013(3469)
- 2012(3077)
- 2011(2748)
- 2010(2670)
- 2009(2433)
- 2008(2436)
- 2007(2151)
- 2006(1816)
- 2005(1634)
- 学科
- 济(14038)
- 经济(14021)
- 业(11309)
- 管理(10405)
- 企(8549)
- 企业(8549)
- 方法(6410)
- 数学(5562)
- 数学方法(5508)
- 财(5172)
- 农(4953)
- 中国(4139)
- 农业(3781)
- 贸(3372)
- 贸易(3370)
- 业经(3341)
- 务(3329)
- 财务(3329)
- 财务管理(3324)
- 易(3321)
- 企业财务(3165)
- 学(2899)
- 收入(2728)
- 地方(2490)
- 制(2449)
- 和(2367)
- 理论(2294)
- 教育(2293)
- 环境(2165)
- 发(2013)
- 机构
- 学院(46771)
- 大学(46720)
- 济(19575)
- 经济(19224)
- 管理(17723)
- 理学(15408)
- 理学院(15233)
- 管理学(15000)
- 管理学院(14902)
- 研究(14699)
- 中国(11368)
- 财(9445)
- 京(9435)
- 科学(8424)
- 财经(7474)
- 中心(7011)
- 经(6807)
- 江(6771)
- 范(6671)
- 所(6640)
- 师范(6631)
- 经济学(6518)
- 农(6153)
- 研究所(6019)
- 业大(5992)
- 经济学院(5933)
- 北京(5816)
- 州(5501)
- 财经大学(5494)
- 院(5469)
- 基金
- 项目(32410)
- 科学(25870)
- 研究(25453)
- 基金(23869)
- 家(20492)
- 国家(20291)
- 科学基金(17580)
- 社会(17055)
- 社会科(16123)
- 社会科学(16121)
- 基金项目(12540)
- 省(12354)
- 教育(11910)
- 编号(10613)
- 划(10323)
- 自然(10260)
- 自然科(10014)
- 自然科学(10012)
- 自然科学基金(9859)
- 资助(9094)
- 成果(8599)
- 国家社会(7471)
- 部(7443)
- 重点(7391)
- 发(7194)
- 创(7024)
- 课题(6872)
- 项目编号(6750)
- 教育部(6721)
- 制(6715)
共检索到69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尤小雁 刘晨昕
在财政部出台的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大量运用,成为此次修订的一大特点,这对于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商业语言的国际趋同的意义是无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的现阶段,公允价值的运用困难重重,其重要表现在:按照三个级次确认公允价值存在困难;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增加了所得税调整计算的难度;增加了中介机构和仲裁监管机构判断企业对资产或负债计量合理性的难度。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存在着一些没有规范到的细节和理解上的模糊认识,亟待解决。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葛家澍
本文讨论公允价值计量面临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带来新意。假定所有资产和负债都按公允价值计量(即应用所谓"调到市价会计"),财务报告有可能使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建立在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基础上。联系到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是最相关甚至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建立在三个基础上:础上:a.它的初始确认不是实际的,而是假想的交易;b.作为计量属性,它仅仅是估计价格;c.它的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而不是两个主体间的交换。很明显,假定上述基础丧失了(例如,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则用公允价值来计量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必定产生疑问。本文的结论是公允价值仍是财务会计的一个有用的计量属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调到市价会计 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复生 辛苗苗
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运用的成熟度,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相关金融工具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时机尚未完全成熟。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上市公司若广泛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相反,却为企业人为操纵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工具 会计目标 资本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永泽 马妍
2011年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关键时期,但在公允价值应用方面仍面临着许多特殊问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实施四年有余,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仍面临应用困境。究其原因,市场条件不完善、准则限制条件严格、相关指引缺失、会计计量理念转变困难和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只有在始终保持审慎态度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才能应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困境。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李端生
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严密的会计准则体系、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是全面推行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文章结合我国实际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企业推行公允价值面临的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荣莉
《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计量方面作了较大的改进,使得我国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分析上市公司的年报我们发现,《企业会计制度》运用三年来,在财务报告的计量方面也存在计量随意性大,报表粉饰更加严重的现象。
关键词:
历史成本原则 谨慎性 实质重于形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奥喜平
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的会计计量,强调的是计量对象的交换价值。为了保证计量结果的公允性,计量对象最好存在着活跃的、有序交易的市场,然而现实中经常存在着非活跃市场、无序交易甚至无市场的情况。文章通过追踪公允价值的产生和发展、分析公允价值的特点及其优缺点,阐述了公允价值在现实世界中面临的挑战及其适应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挑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耿同劲
国有产权不可分割性的特质决定了国有经济委托人不拥有合法的个人产权 ,不是具体的人格化的个体 ,难以对其机会主义行为实施惩罚机制 ,所以 ,国有产权委托人缺乏努力设计和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等克服委托 -代理问题的制度安排的内在激励 ,也就很难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现代化是个体化、人格化清晰产权的结果 ,而重构个体化、人格化清晰产权又与国有产权不可分割的特质不相容 ,因此 ,国有产权存在着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困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桂杰
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国外已成为一种趋势 ,在我国却并不顺利。文章认为公允价值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尽管实际运用中 ,由于使用者的逐利动机、会计准则制度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及执法不严等 ,导致在关联交易、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和资产减值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但是通过引入全面收益并且建立良好的实施环境 ,它也就具有了实务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全面收益 实施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何建丽
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前沿中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尤其是采用公允价值,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基于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继而对新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的具体准则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对策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计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冯雪彬 樊文斌 王耀
自2007年我国全面推行新版的《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就成为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对于价值变动频繁且幅度较大的金融资产而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其进行计量,可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但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现行会计、审计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正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审计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审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俊华
公允价值计量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缺陷。本文运用公司行为金融理论,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投资行为异化的影响机理,用Ohlson估价模型分析公允价值计量降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临界条件;用公允价值目标资产贴现模型和可转债估价Black-Shoes模型,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并用银行的风险管理工具和金融监管指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传递金融顺周期性。最后,给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动态减值准备模型,该模型具有逆周期机制,能实现金融稳定,克服公允价值顺周期缺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小舟 吴伟
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特别是遭到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界的强烈反对。以美国银行业协会(ABA)、国际金融协会(IIF)为代表的反对者们认为,在不断下跌的市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资产,造成投资者更糟糕的未来预期,从而对市场持续失去信心,加剧或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及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应当暂停取消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秋梅 吴祖耀
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却倍受责难,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完善统一公允价值成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公允价值会计如何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会计领域中发挥作用也成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其外部应用坏境出发,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会计 会计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