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3)
2023(11022)
2022(9394)
2021(8818)
2020(7763)
2019(18031)
2018(18045)
2017(34537)
2016(18785)
2015(21464)
2014(21534)
2013(21059)
2012(19342)
2011(17312)
2010(17220)
2009(15872)
2008(15953)
2007(14216)
2006(11710)
2005(10170)
作者
(54545)
(45829)
(45681)
(43469)
(29020)
(21919)
(21013)
(17927)
(17296)
(16307)
(15608)
(15520)
(14337)
(14281)
(14277)
(14113)
(14111)
(13610)
(13225)
(13043)
(11286)
(11182)
(11130)
(10535)
(10370)
(10344)
(10166)
(10030)
(9290)
(9174)
学科
(77554)
经济(77473)
管理(54407)
(52318)
(43834)
企业(43834)
方法(42118)
数学(37400)
数学方法(36844)
(21171)
(19546)
中国(17224)
(17091)
业经(15631)
(14493)
财务(14442)
财务管理(14410)
(14235)
贸易(14234)
(13821)
企业财务(13636)
理论(13005)
地方(12987)
农业(12972)
(12616)
(12180)
技术(11232)
环境(11164)
(10787)
银行(10752)
机构
大学(272359)
学院(271551)
(107532)
管理(106751)
经济(105336)
理学(93307)
理学院(92277)
管理学(90382)
管理学院(89865)
研究(85372)
中国(63296)
(56441)
科学(54869)
(48949)
(45955)
(42911)
业大(42352)
中心(40931)
财经(40233)
(39653)
研究所(39511)
农业(36588)
(36495)
(35398)
师范(35004)
北京(34524)
经济学(33409)
(31424)
(30824)
经济学院(30452)
基金
项目(187787)
科学(147637)
基金(137044)
研究(134020)
(119937)
国家(118974)
科学基金(102334)
社会(84042)
社会科(79655)
社会科学(79631)
(73786)
基金项目(72929)
自然(68241)
自然科(66670)
自然科学(66644)
自然科学基金(65451)
教育(63309)
(62551)
资助(56643)
编号(54365)
成果(43497)
重点(42654)
(41931)
(39317)
(39075)
科研(37114)
课题(36857)
创新(36517)
教育部(35843)
大学(35468)
期刊
(108277)
经济(108277)
研究(69733)
中国(44732)
学报(44444)
(40310)
科学(40028)
(39601)
管理(36402)
大学(33440)
学学(31683)
农业(27077)
教育(26731)
技术(25664)
(19763)
金融(19763)
财经(19505)
业经(17855)
经济研究(17277)
(16637)
(14955)
问题(14849)
统计(14596)
(14015)
技术经济(13914)
图书(12987)
财会(12949)
(12867)
理论(12761)
资源(12229)
共检索到374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晓彦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的定义,资产公允价值指市场参与者于计量日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将收到或转移负债将支付的价格,其目的在于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脱手价格。在这里,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以市场参与者对资产的最高最佳使用为前提,即使资产或资产组使用价值最大化,此原则决定了计量资产公允价值的估价前提,即使用前提和交换前提。而文章通过实例特别是有关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案例的分析,发现其概念与计量框架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如脱手价格能否担当公允价值的问题、脱手价格的确定问题、操作难度与成本问题、交易成本问题、虚拟交易的不确定性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乃飞  陈艳  
本文在介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6年9月15日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可以适度使用公允价值,并且要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尤其是要加强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邹小平  吕跃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祥耀  潘莹  
本文回顾了I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发展历程,对IFRS 13的核心内容及亮点加以评述,并对IFRS和USGAAP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仍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制定相应的标准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范长江  王飞  
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公允价值的本质和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存在冲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与企业股权结构、外部相关者使用会计报告的模式紧密相连,需要公允价值审计准则和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支撑,公允价值应用环境也需要改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垚  鄢宇  
2005年10月21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完成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工作稿)》(简称《工作稿》)并设定了一个统一的计量框架。由于《工作稿》的出台是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倡导目标导向准则制定模式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本文拟从“目标导向”角度出发,结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工作稿》进行解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美红  
本文通过论述公允价值的三个层次、估计公允价值的三种方法和现值技术的三个要素,构建了我国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路晓燕  
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使公允价值日益受到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公允价值的实施必须解决其计量问题,FASB在2004年推出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经过反复讨论,FASB在2005年发布了准则草案,并计划在2006年正式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本文主要介绍F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草案的基本框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军  彭俊伟  
本文在梳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实证分析框架,来解释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结论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银行的主要亏损来源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贷款资产;目前的实证研究还没有充足的直接证据证明公允价值资产可以更好地预警危机,但是存在着间接的证据支持这个观点,需要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表现出顺周期性,实证的结果既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但总体来说,支持的证据更强。因此,金融机构未来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资产价值的及时披露以及对贷款拨备的计量功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知  余玉苗  
本文针对公允价值及其会计计量属性的特征,结合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学说,就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其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对企业经营管理(含销售模式、信息系统、经营业绩与评价、盈余管理、所得税、利润分配)、投资者、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税务部门与上市公司监管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具体会计准则,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衔接的规定与细则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著伟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建立了完整的确认和计量体系。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入手,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有效地确认公允价值来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磊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其一大亮点,也是与国际趋同的重要表现之一。新准则中首次将投资用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列示,并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文章就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实际应用情形进行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彭江嘉  
一、合理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证2007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发布的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假设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可收到或转让一项负债应支付的价格。该定义规范了公允价值理论框架和应用指南。显然FASB把公允价值的计量环境理想化,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郭永清  屈梅英  
一、公允价值的计价技术在确定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时,按照符合公允价值交易的条件是否已经发生可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确定情况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已经发生;二是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尚未发生,这时就需要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进行的评价,所以即使是采用估计的方法也应该是尽可能多的采用市场因素,少用估计和假设。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伍刚  
本文从分析面值与现值的关系出发,揭示了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的实际利率法的不足,并提出了新的实际利率法。同时,还探讨了对负债的现值计算的有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