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3)
2023(7339)
2022(6102)
2021(5559)
2020(4649)
2019(10611)
2018(10514)
2017(19771)
2016(10895)
2015(11639)
2014(11246)
2013(10789)
2012(9385)
2011(8314)
2010(8165)
2009(7848)
2008(8083)
2007(6690)
2006(6033)
2005(5292)
作者
(30687)
(25684)
(25619)
(24234)
(16258)
(12426)
(11542)
(9988)
(9709)
(8946)
(8794)
(8395)
(8252)
(8113)
(8034)
(7963)
(7682)
(7600)
(7445)
(7373)
(6588)
(6225)
(6101)
(5800)
(5739)
(5720)
(5719)
(5513)
(5085)
(5053)
学科
(40059)
经济(39991)
(37298)
管理(36920)
(33689)
企业(33689)
(19547)
方法(19401)
数学(17179)
数学方法(17073)
(13512)
财务(13508)
财务管理(13486)
企业财务(13019)
(12244)
业经(10244)
(9984)
中国(9635)
(9587)
体制(8447)
(7827)
贸易(7825)
(7776)
(7648)
农业(6708)
(6708)
银行(6677)
技术(6629)
(6299)
金融(6299)
机构
大学(148866)
学院(147935)
(61861)
经济(60906)
管理(58804)
理学(51812)
理学院(51301)
管理学(50621)
管理学院(50354)
研究(48885)
中国(37293)
(31581)
(30198)
科学(30038)
(28596)
(24774)
财经(24762)
业大(24573)
(22693)
农业(22632)
研究所(22544)
中心(21463)
(20897)
经济学(18873)
北京(18718)
财经大学(18615)
(17412)
商学(17322)
(17220)
商学院(17183)
基金
项目(101806)
科学(80222)
基金(76124)
研究(69421)
(68557)
国家(67957)
科学基金(58217)
社会(46660)
社会科(44283)
社会科学(44273)
基金项目(40955)
自然(39264)
(38702)
自然科(38366)
自然科学(38351)
自然科学基金(37740)
(33349)
教育(32258)
资助(29822)
编号(25913)
重点(23107)
(22840)
(21954)
(20530)
创新(20471)
科研(20166)
成果(20096)
国家社会(19914)
教育部(19734)
(19345)
期刊
(63849)
经济(63849)
研究(42608)
(27721)
学报(27547)
中国(27288)
(23972)
科学(23295)
管理(21404)
大学(20484)
学学(19660)
农业(15476)
(13597)
金融(13597)
教育(13383)
财经(12851)
经济研究(11632)
(10831)
业经(10658)
技术(9809)
(9024)
财会(8482)
问题(8420)
(7934)
会计(7545)
商业(7369)
业大(7073)
(7012)
科技(6758)
技术经济(6518)
共检索到213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慧凤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改变了营业利润的构成,也改变了净利润的计量方法。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不具备可分配利润的特点,但因为改革后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能直接以净利润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作为利润分配基数,必须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本文提出应尽快修改《公司法》中利润分配条款。这对规范公司利润分配行为,抑制公司利润分配中机会主义倾向、保持公司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选民  王尔  熊伟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会计国际协调的发展,公允价值由于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现行和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被广泛应用,也使得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得到广泛普及。但是,近年来的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市场价格产生巨大波动,使得公允价值的应用备受质疑。文章结合价值理论,以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市场价格为核心,通过分析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找出价格决定的关键,以期说明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从而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晓磊  
由于历史成本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公允价值应运而生。笔者认可公允价值是一个计量属性,并认为广义公允价值包含传统计量属性以及狭义公允价值。这样划分使得公允价值概念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马沙  
公允价值在会计中的实践已经证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存在重大的缺陷,它使会计计量的稳健性原则受到巨大冲击。本文从宏观、微观、市场行为、市场参与者心理等角度解析公允价值理念的意义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中的运用应当审慎。为修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缺陷,宜采用"平准价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肖健  成志辉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可能成为企业利润操纵的一个手段。本文将详细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中容易被企业用于利润操纵的几个方面,以期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监管机构,防患于未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晓慧  李超  
集团公司利润分配是以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利润或是以合并财务报表归属母公司利润为基础的问题,不仅现行的法规文件中规定不同,而且不同公司的实际做法也不一样。为了厘清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不同法规文件以及国内外利润分配基础的比较研究,提出一些对公司利润分配政策的建议及展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江嘉  
会计作为一个反应性系统,环境的变化始终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环境变化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受到极大的环境影响。文章从社会经济环境角度来探讨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旨在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角度,获得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更为深入的理解。文中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应运而生,要更好地发挥公允价值计量的作用,必须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合理干预和监管作用、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设施、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密切与评估界的合作,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公正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家兴  王欣健  梁武全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进入我国会计领域还不到二十年时间,但其应用却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3年到1996年属于公允价值引入阶段。1993年,韩颖编译的《英汉汉英双解会计辞典》第一次对"fairvalue"进行了翻译,译为"公平价值,指合理或公平的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绍凤  吕景秋  沈吕琼  冯宴玲  
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3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利润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业绩波动的程度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弱,房地产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小,不具有显著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付代红  
成本与公允价值混合计量是当前我国会计的现实选择,但成本与公允价值具体如何结合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问题。综合考虑会计目标的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公司治理结构的均衡、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会计计量应朝两个方向进行改革:其一,更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将第三级次的公允价值估价权力由企业内部转移至以外部资产评估机构,使公允价值的估价更"客观"、更专业;其二,扩大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改为公允价值入账;存货改为成本入账,公允价值补充披露;投资性房地产改为全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晓红  赵灵敏  
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其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公司治理又如何影响其价值相关性,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公司治理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9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以及公司治理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信息增强了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公司治理对公允价值相关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相较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作用效果更强,公司治理是提高公允价值相关性的一条可靠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宏岩  朱彩虹  
在全球性金融监管改革进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人们重新从不同角度审视过去的监管制度。本文正是从在此次危机中受到广泛争议的公允价值计量角度出发,审视公允价值计量的性质与特征,审视其与银行监管的适应性关系。并基于其本质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监管体系中的不足和缺陷,进而寻找发挥其效力、规避其不足的监管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小舟  吴伟  
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特别是遭到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界的强烈反对。以美国银行业协会(ABA)、国际金融协会(IIF)为代表的反对者们认为,在不断下跌的市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资产,造成投资者更糟糕的未来预期,从而对市场持续失去信心,加剧或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及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应当暂停取消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晓红  陈华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本文研究了金融工具分类和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和真实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高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占比重,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大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同时,本文还验证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盛琐岩  张玉兰  权慧  
新会计准则规定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公允价值能否成为房地产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引发争议。文章以房地产行业4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房地产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选择偏好则是少提资产减值损失,而应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营业外收支方式并不明显,最后对公允价值应用提出建议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