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5)
2023(6959)
2022(5630)
2021(5063)
2020(4140)
2019(9232)
2018(8667)
2017(17535)
2016(9165)
2015(9973)
2014(10029)
2013(9976)
2012(9060)
2011(8455)
2010(8807)
2009(8775)
2008(7693)
2007(6913)
2006(5760)
2005(5403)
作者
(28581)
(24173)
(23833)
(22773)
(15248)
(11621)
(10671)
(9084)
(8928)
(8737)
(8162)
(8131)
(7801)
(7663)
(7614)
(7402)
(7051)
(7000)
(6880)
(6740)
(5886)
(5805)
(5758)
(5444)
(5442)
(5391)
(5299)
(5046)
(4977)
(4745)
学科
(39932)
经济(39895)
管理(29846)
(28762)
(24105)
企业(24105)
方法(20210)
数学(17763)
数学方法(17604)
(11817)
中国(9933)
(9567)
(9056)
金融(9056)
(8709)
(8355)
财务(8340)
(8334)
财务管理(8331)
企业财务(8081)
(8024)
银行(8012)
业经(7932)
(7652)
(7412)
贸易(7406)
(7190)
环境(7076)
技术(6505)
理论(6154)
机构
大学(142426)
学院(140538)
(61193)
经济(60047)
管理(53977)
研究(47829)
理学(46818)
理学院(46321)
管理学(45549)
管理学院(45288)
中国(37214)
(29553)
(29520)
科学(28669)
财经(24396)
(24221)
(23646)
(22375)
中心(22041)
研究所(22021)
业大(21094)
经济学(20662)
(19862)
经济学院(18845)
农业(18836)
财经大学(18637)
北京(18253)
(17212)
(16259)
师范(16022)
基金
项目(96717)
科学(77501)
基金(74390)
(66236)
研究(65933)
国家(65760)
科学基金(56885)
社会(44885)
社会科(42823)
社会科学(42812)
基金项目(38940)
自然(38108)
自然科(37320)
自然科学(37308)
自然科学基金(36696)
(35629)
(30855)
资助(30838)
教育(30352)
编号(23645)
(22200)
重点(21880)
(20161)
国家社会(19966)
(19583)
教育部(19291)
科研(18956)
创新(18891)
人文(18416)
成果(18378)
期刊
(61863)
经济(61863)
研究(40701)
学报(25427)
中国(24481)
(23999)
科学(22182)
管理(20741)
(19839)
大学(19209)
学学(18470)
(16939)
金融(16939)
农业(13411)
财经(13403)
(11553)
经济研究(11241)
技术(10797)
教育(9506)
业经(9150)
问题(8206)
(7448)
(7412)
技术经济(6939)
理论(6907)
商业(6802)
(6710)
统计(6677)
国际(6475)
业大(6459)
共检索到203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浩峰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作用的争议。本文探索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由系统流动性视角实证分析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市场数据和公允价值计量信息后发现,公允价值计量扩大了市场危机的传染效应,加速证券价格的下跌。进一步的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对传染效应的作用途径后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导致证券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趋同,加速了市场危机期间证券的流动性枯竭效应,从而解释金融危机期间证券价格循环性下跌与流动性枯竭的现象。此外,经过样本分离等稳健性分析后,非金融行业以及不同产权情况同样存在上述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卢启金  
"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在会计史上出现较晚,但是财会领域对财会报告公允性的要求却由来已久。"公允"作为财会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的最大"价值",必然会与现实交易的实际价值产生差异,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实际交易价值。那么公允价值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即客观反映资产在理想状态下的定价期望,因而公允价值具有假设性、合理性、严谨性等多种特点,对于财会报表编制、金融市场研究、上市企业股权转换等都具有显著参考价值。切实深入研究探索公允价值会计在财会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为财会、金融领域体系完善和优化,以及地区金融政策、宏观调控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剑  
本文从流动性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把流动性划分为资金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和货币流动性,阐述流动性的扩张和收缩与金融危机的相互联系。重点分析流动性与金融危机纵向和横向传染的四条机制,包括银行同业市场中流动性危机的传染、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相互传导、预期传染和心理恐慌以及跨国溢出与挤出。文章进一步对流动性的国内和国际监管及流动性危机的救助与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俊华  
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成为全球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顺周期效应的根源是银行家急功近利和缺乏风险意识、金融系统管理和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及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和资本市场的混响效应。解决顺周期效应的对策是完善公允价值的实施和披露、建立逆周期机制以及加强会计与金融监管的合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秋生  
为了增加银行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BaselⅢ增加了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两个指标来加强对银行资本流动性的监管。由于企业会计准则、银行资本流动性和银行监管之间的联动关系,根据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原则,通过净稳定资金比率和流动性覆盖比率的变化对银行流动性加以监管不会减轻顺周期效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程晓佳  徐星美  赵兰芳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初现到如今大范围恶化,并向实体经济转移,探寻次贷危机根源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公允价值会计成为"替罪羊"。次贷危机暴露出哪些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建兵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曾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受到质疑。本文在介绍公允价值产生背景以及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亚干  
面对不断扩大的次贷危机,某些金融界人士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这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本文在剖析公允价值计量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基础上,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是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体现公司财务状况的相对较佳的计量方法。我们不应完全抛弃或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情况,本文提出我国必须关注各国的现实选择,尽快完善相关会计规定,加强金融监管,逐步推行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万兰芳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人们将焦点直指公允价值能否满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上。在公允价值计量实施过程中,要正视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问题,让公允价值尽可能接近理想假设条件下的公允程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鹏飞  
本文从会计角度对次贷危机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虽较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更具相关性,但其在提高资产负债相关性的同时却降低了收益质量,从而降低了投资有效性。本文建议改进公允价值基础上的披露形式并引入VaR披露模式,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蕾  
次贷危机的影响从金融市场逐渐扩大至实体经济,理论界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而理论界对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争议颇多。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首先分析次贷危机的成因,并探讨在次贷危机中体现出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在肯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同时提出完善该计量模式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江龙  刘丹丹  于红雨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在这次席卷全美的次贷危机中暴露无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从之前的备受推崇到现在的备受质疑。本文对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暴露出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与决策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是完善和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娟  李慧蓉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成为经济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按照公允价值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虽然可能成为市场泡沫的催生剂,但其仍然是相对合理的资产计价模式。但是金融危机也促使我们思考在确定公允价值方面的具体作法,使之更加完善,应该建立适用于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完善现有公司业绩的评价体系,实现金融资产减值与市场环境的协调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