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0)
2023(5826)
2022(4791)
2021(4364)
2020(3771)
2019(8185)
2018(7711)
2017(14918)
2016(7743)
2015(8536)
2014(8253)
2013(8126)
2012(7468)
2011(6774)
2010(7300)
2009(7521)
2008(6591)
2007(5986)
2006(5501)
2005(5358)
作者
(20730)
(16975)
(16703)
(16303)
(10740)
(8065)
(7743)
(6693)
(6316)
(6096)
(5746)
(5740)
(5469)
(5341)
(5337)
(5295)
(5111)
(4980)
(4845)
(4709)
(4518)
(4053)
(4007)
(3966)
(3903)
(3888)
(3776)
(3745)
(3430)
(3407)
学科
(29022)
经济(28975)
(24920)
金融(24920)
(24894)
管理(24411)
(22675)
银行(22668)
(22194)
企业(22194)
(22050)
中国(16342)
(11897)
(10979)
中国金融(10915)
方法(10203)
(9335)
(9011)
财务(8991)
财务管理(8980)
企业财务(8663)
业经(8260)
数学(8204)
数学方法(8109)
(7979)
地方(7642)
理论(7283)
(6514)
农业(5831)
体制(5563)
机构
大学(106507)
学院(105363)
(44864)
经济(43835)
管理(40014)
中国(33947)
理学(33392)
理学院(33090)
研究(32928)
管理学(32668)
管理学院(32466)
(24617)
(21589)
财经(19120)
中心(18655)
(17990)
(17475)
银行(17410)
(17181)
科学(16899)
(16375)
(15983)
金融(15695)
(15220)
经济学(15151)
人民(14989)
(14697)
(14358)
财经大学(14263)
(13901)
基金
项目(63451)
科学(50618)
研究(49646)
基金(46910)
(39187)
国家(38783)
科学基金(34201)
社会(32927)
社会科(31203)
社会科学(31199)
(24453)
基金项目(24030)
教育(23087)
编号(20730)
自然(20432)
自然科(19989)
自然科学(19985)
(19941)
自然科学基金(19676)
资助(19154)
成果(18337)
(14219)
重点(14175)
课题(13913)
(13820)
国家社会(13745)
项目编号(13581)
(13524)
(13428)
人文(13015)
期刊
(50870)
经济(50870)
研究(35883)
(29610)
金融(29610)
中国(23239)
(20834)
管理(15203)
教育(13765)
学报(13724)
(13088)
科学(12280)
大学(10914)
财经(10455)
学学(9879)
(8895)
经济研究(8107)
业经(7816)
技术(7770)
农业(7347)
图书(7318)
理论(6546)
问题(6093)
实践(5973)
(5973)
财会(5585)
书馆(5548)
图书馆(5548)
(4889)
会计(4791)
共检索到176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杰  陆宇建  
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后,企业界尤其是金融企业对公允价值发出了严厉的责难,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不得不对公允价值运用条件和范围加以修正。我们发现,有关公允价值的争议不仅仅是各个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利益之争",而且也是有关公允价值理论基础的"学理之争"。所谓公允价值,通俗地讲就是"市价"。其基本要求是:公司在期末编制财务报告时,对有关资产和负债按当时的"市价"重估,"市价"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直接调整所有者权益,其目的是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现时价值,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透明,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相关的决策信息。公允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建兵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曾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受到质疑。本文在介绍公允价值产生背景以及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明春  刘西红  
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备受关注,损失惨重的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加剧金融危机,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因此,本文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决策有用观和金融创新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但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历史成本适用的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缺乏相关性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从经济发展的特定环境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应该仍然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会计信息,结合补充公允价值的信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将是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章新蓉  蒋艳  
文章从会计目标、财务报告质量及资本市场发展方面指出推进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性,并从完善外部环境和制度以降低公允价值应用成本、借鉴PDCA循环形成持续改进公允价值应用程序及建立健全公允价值应用的内部机制等三个方面阐述推进公允价值应用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娟  李慧蓉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成为经济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按照公允价值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虽然可能成为市场泡沫的催生剂,但其仍然是相对合理的资产计价模式。但是金融危机也促使我们思考在确定公允价值方面的具体作法,使之更加完善,应该建立适用于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完善现有公司业绩的评价体系,实现金融资产减值与市场环境的协调一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安红梅  
随着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到全球的蔓延,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被一些金融界人士指责为次贷危机的"帮凶"。在2009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许多银行家强烈呼吁彻底改革资本充足和公允价值会计等金融规则。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仍值得信任,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能带来哪些启示?值得深入思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旭东  逯东  
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背景、焦点和原因。文章从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是否优于历史成本、为什么会计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会计如何与金融监管相协调并在金融稳定中发挥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为我国企业正确认识和运用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京海  陈新辉  
思考一: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欧美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是否暂停公允价值计量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是存在缺陷的。如在非流动的市场上,形成资产或负债的价值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估计技术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甘露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因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被指责"推波助澜"而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本文阐述了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国内外应用情况、对银行监管的影响,以及危机漩涡中的争议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连起  王纪平  
在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背后,有关公允价值赖以形成的基础及其经济后果,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与公允价值的局限,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评估与应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世纪课题,等待我们深长思之。一、公允价值是什么,怎么样?1.公允价值计量的前世今生。公允价值的发展源于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志国  赵振全  苏治  
上个世纪后期,Fama(1970)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EMH)在现代金融学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认为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得的信息,股票的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即预期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价格对信息反映的任何滞后只是短期存在的。这一假说在其提出后的10年内,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检验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实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朝霞  
文章针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定义、理论基础以及与其他几种计量属性的关系,最后指出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董必荣  
目前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本质有"独立计量属性观"、"复合计量属性观"、"计量目标观"和"检验尺度观"等多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各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不同理解和规定密切相关。公允价值是在传统的"基于交易会计"逐步转向"基于价值会计"过程中形成的,公允价值的本质应放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进行定位。"基于价值会计"在会计目标定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基于交易会计"有一定区别。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力图实现的一种理想目标,各种计量属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公允价值体现了"真实与公允"会计理念对采用各种计量属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冷琳  
公允价值无疑是当前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从产权会计角度对公允价值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剖析,对其定义及概念展开理论阐述,从本质与实施条件方面指出公允价值运用的局限性,并对现阶段如何提高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效果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