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1)
2023(4952)
2022(4160)
2021(3915)
2020(3179)
2019(7396)
2018(7476)
2017(13362)
2016(7735)
2015(8906)
2014(9435)
2013(8904)
2012(8492)
2011(7807)
2010(8174)
2009(7618)
2008(8317)
2007(7664)
2006(6858)
2005(6343)
作者
(23677)
(19673)
(19518)
(18661)
(12671)
(9352)
(8939)
(7528)
(7484)
(7450)
(6782)
(6746)
(6512)
(6357)
(6211)
(5967)
(5905)
(5883)
(5752)
(5598)
(5138)
(4897)
(4787)
(4753)
(4522)
(4490)
(4405)
(4278)
(4093)
(4037)
学科
(28761)
经济(28713)
管理(24366)
(22050)
(20245)
企业(20245)
方法(11348)
理论(9884)
(9828)
(9741)
业经(8064)
中国(7816)
(7692)
数学(7680)
数学方法(7498)
(6985)
财务(6966)
财务管理(6940)
(6836)
教育(6727)
企业财务(6565)
(6141)
(5586)
银行(5570)
(5212)
农业(5163)
(5104)
贸易(5101)
教学(4902)
(4901)
机构
学院(118763)
大学(118659)
(41122)
管理(40227)
经济(39927)
研究(38252)
理学(33598)
理学院(33121)
管理学(32312)
管理学院(32096)
中国(29569)
(25987)
科学(24681)
(23038)
(21089)
(20293)
(18696)
师范(18522)
(18242)
研究所(18030)
财经(17710)
中心(17063)
(16819)
北京(16417)
(15805)
业大(15695)
师范大学(14720)
农业(14144)
技术(14058)
(13756)
基金
项目(68267)
科学(52678)
研究(52396)
基金(47349)
(41012)
国家(40593)
科学基金(33989)
社会(31000)
社会科(28997)
社会科学(28986)
(27269)
教育(25979)
基金项目(24455)
编号(23154)
(22990)
自然(21550)
自然科(20989)
自然科学(20979)
成果(20749)
自然科学基金(20616)
资助(19421)
课题(16859)
重点(16096)
(14889)
(14306)
(14217)
(14189)
(14123)
项目编号(13896)
大学(13362)
期刊
(54757)
经济(54757)
研究(37311)
中国(26206)
教育(21531)
(21209)
学报(19289)
科学(16948)
(16663)
管理(15813)
大学(14437)
学学(13157)
技术(11132)
农业(10801)
(10523)
金融(10523)
财经(9376)
业经(8859)
(8090)
图书(8023)
经济研究(7483)
(7077)
财会(6998)
问题(6822)
职业(6230)
书馆(6082)
图书馆(6082)
会计(5967)
(5862)
论坛(5862)
共检索到188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陈云  谢志华  
会计计量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会计计量的核心。因此,为了能够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有用的相关会计信息,会计计量中选择的计量属性是否公允、计量结果是否适当等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实务问题,同时也是会计领域尚未得到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对新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运用规制的分析发现,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在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内涵、属性的演化和我国会计规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规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蒋燕辉  
通过分析当前国际会计准则有关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标准、存在缺陷、产生缺陷原因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可知,公允价值会计症结在于会计要素确认不准,金融工具计量属性不能把握。而全面推广公允价值会计并不能根本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应审慎看待公允价值会计的推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美华  
微观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寻找隐藏在价格之后的商品的真实价值,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商品的真实价值是供求双方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均衡价格,实际交易价格环绕均衡价格上下波动并不断地向其靠近。公允价值是现实条件下所能找到的最理想的交易价格,因而是最贴近商品的真实价值的交易价格,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的计价基础,可以如实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建湘  曾胜  
随着会计计量理论的发展,会计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公允价值的本质及现实运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优缺点及现实运用中的难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董必荣  
目前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本质有"独立计量属性观"、"复合计量属性观"、"计量目标观"和"检验尺度观"等多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各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不同理解和规定密切相关。公允价值是在传统的"基于交易会计"逐步转向"基于价值会计"过程中形成的,公允价值的本质应放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进行定位。"基于价值会计"在会计目标定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基于交易会计"有一定区别。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力图实现的一种理想目标,各种计量属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公允价值体现了"真实与公允"会计理念对采用各种计量属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鹏飞  
公允价值本质上应该是指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但公允价值理论上完美无缺,实务操作上则颇为无奈,因此只能以市场价格或估值代替。在市场有序与理性的情况下,两者基本一致;若市场无序或受操控,则会出现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情况,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对此,本文提出了严格界定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实施、改进披露思路、改善应用基础与加强培训教育等若干对策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天法  
作为诸边的国际贸易协定,GPA奉行公开、公正、透明和非歧视的原则,对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建立廉洁政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协定,GPA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对于垄断和垄断性价格问题、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发展政府采购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本文在分析其缺陷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健  
本文在回顾公允价值会计概念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允价值会计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同时提出现代会计目标等理论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新会计准则运用公允价值的特征。认为要给公允价值会计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目前还需从发展资本市场、改革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深化会计人员教育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伟  
本文揭示了公允价值在现行会计准则应用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分析了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根源,从理论上论证了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在财务报表计量中的作用,对IFRS13《公允价值计量》中公允价值的定义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几点商榷意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必荣  
目前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认识,由此引发了会计学界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不同观点之争。公允价值的本质应放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进行理解,它是会计计量力图实现的一种理想目标,而不是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级次不应该依据计量属性本身的性质来划分,而应该依据会计计量时所用参数的可靠性程度来进行划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德珠  梁红漫  
在新古典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框架中,作为本质论的一致时间偏好理论与作为决定论内容的"期限偏好"(preferred habitat)概念相互矛盾。本文用新兴的行为经济学不一致时间偏好理论替换面临严峻挑战的新古典一致时间偏好理论之后,逻辑一致地阐述了期限偏好的形成、决定及技术表达,弥补了传统理论的本质论缺陷。在这个新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框架中,本质论与决定论得以完全地统一。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邵毅平  张健  
财务会计采用的计量属性在历次经济危机中都要经受考验和争议,由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蝴蝶效应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的凸现更是加剧了争议。我们在对历史文献进行研究基础上,从公允价值的产生、发展过程对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工具披露等焦点问题上阐述,进而对公允价值在经济运行中起到的蝴蝶效应的争论进行本质上的探析。我们的结论为:蝴蝶效应的产生不在于公允价值的计量,而在于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假设前提发生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