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5)
- 2023(10408)
- 2022(8694)
- 2021(7921)
- 2020(6580)
- 2019(14631)
- 2018(14095)
- 2017(27524)
- 2016(14833)
- 2015(16094)
- 2014(15774)
- 2013(15318)
- 2012(14035)
- 2011(12381)
- 2010(12870)
- 2009(12258)
- 2008(12044)
- 2007(10692)
- 2006(9478)
- 2005(8617)
- 学科
- 济(51271)
- 经济(51211)
- 业(45407)
- 管理(43727)
- 企(35568)
- 企业(35568)
- 方法(24307)
- 数学(21155)
- 数学方法(20943)
- 银(20644)
- 银行(20498)
- 行(19143)
- 制(18716)
- 财(18243)
- 中国(17536)
- 农(15346)
- 融(13999)
- 金融(13999)
- 贸(12594)
- 贸易(12580)
- 易(12330)
- 审计(12202)
- 业经(12026)
- 务(11946)
- 度(11935)
- 财务(11931)
- 制度(11929)
- 财务管理(11862)
- 企业财务(11324)
- 业务(11106)
- 机构
- 学院(202880)
- 大学(201508)
- 济(85212)
- 经济(83457)
- 管理(80439)
- 理学(68838)
- 理学院(68186)
- 管理学(67204)
- 管理学院(66851)
- 研究(65460)
- 中国(60658)
- 财(45374)
- 京(42010)
- 科学(38654)
- 农(38209)
- 财经(35365)
- 所(32819)
- 经(32233)
- 中心(32172)
- 江(31552)
- 业大(30668)
- 农业(30415)
- 研究所(29340)
- 财经大学(26503)
- 银(26462)
- 经济学(26201)
- 北京(25682)
- 银行(25351)
- 州(24997)
- 经济学院(23863)
- 基金
- 项目(134423)
- 科学(106021)
- 基金(99826)
- 研究(94726)
- 家(87947)
- 国家(87177)
- 科学基金(74955)
- 社会(62403)
- 社会科(59261)
- 社会科学(59244)
- 基金项目(52353)
- 省(51552)
- 自然(49898)
- 自然科(48711)
- 自然科学(48695)
- 自然科学基金(47881)
- 划(43833)
- 教育(42817)
- 资助(41093)
- 编号(36996)
- 重点(30184)
- 部(29937)
- 成果(29339)
- 创(28228)
- 发(27698)
- 科研(26488)
- 创新(26374)
- 国家社会(25944)
- 教育部(25810)
- 课题(25481)
共检索到312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会丽 蒋巍 余玉龙
由于公允价值存在假设性、未实现性等内在缺陷,从而加大了公允价值的审计风险。本文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允价值应用情况及公允价值计量对审计风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允价值数据库以拓展审计证据获取渠道、突出风险分析和资产价值评估审计重点,优化公允价值审计程序、强化分析性复核程序等控制公允价值审计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公允价值 审计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董栋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根据新准则体系,公允价值法被系统地运用到金融资产的首次确认和后续计量上,特定的实物资产也可以有选择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银行监管资本的计算需要利用大量的会计数据。扩大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范围会加剧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信息的波动性,增加人为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相对而言,中国银监会2004年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未考虑新准则在扩大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后,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对监管资本的影响。所以新准则扩大公允价值法的适用范围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绪军
公允价值的内涵特征是公允的市场价格。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提高信息质量、增强经营能力以及与国际接轨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公允价值具有计量属性上的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和在实际应用上的困难。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商业银行 对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国强 傅绍正 张俊民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当前被广泛运用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7)中。然而,公允价值运用在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同时,却因其充斥着大量主观判断与估计,给公允价值审计带来极大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公允价值估计中的审计风险,成为注册会计师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审计师可能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公允价值审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会计估计 审计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贞 周才友
巴塞尔Ⅲ在中国落地,银行审慎监管进入新时代。曾经一度遭遇质疑的公允价值计量在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时代被重新认识与重用。显然,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当前金融风险会计信息管理仍然不可替代,公允价值仍是博弈金融风险最有效的会计工具。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金融风险 资本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红忠 赵玉洁 周冬华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公允价值会计被认为是顺周期机制,放大了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广受诟病。本文尝试从正向冲击和逆向冲击角度研究公允价值是否存在放大作用。研究发现两类冲击下系统性风险均存在;公允价值会计作用不对称,逆向冲击下放大了系统性风险,正向冲击下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分析逆向冲击的作用渠道时发现,市场流动性不足是放大作用的显著原因,银行以公允价值计价的风险敞口和资本充足率对放大作用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系统性风险 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璐
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层级理论,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公允价值层级信息、银行外部审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以及第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正向作用明显,且逐层增加,但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负债的影响并不显著;银行外部审计有助于抑制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不利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小涛
文章分析归纳了发达国家引入公允价值会计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新的金融工具分类方式对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影响;指出在当面的中国市场状态下尤其要关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同时金融工具的分类会引起监管资本的波动,进而改变银行的风险管理行为。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风险管理 可靠性 金融工具分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进 赵颖
文章从公允价值角度出发,界定了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中公允价值的定义;度量公允价值的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变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可通过外部市场、信贷周期的缩短、银行资产员债表的变化及资本监管的亲周期诸方面影响资本监管的行为。
关键词:
公允价值 次贷危机 资本监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婧 吴将君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财务报表的确认、计量和呈报等方面均出现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实施公允价值审计。但是,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依然存在很多争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钟岳松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被誉为新《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亮点之一。公允价值以资产负债的现时价值或未来价值为计量起点,弥补了历史成本基于过去交易的缺点,使财务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并使计量属性和财务报告目标一致。金融企业是受公允价值计量影响最大的行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利 马可哪呐 周微 蔡春
本文以公允价值审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外部审计功能的发挥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控的作用。在剖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公允价值审计是有助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控,并以公允价值审计在银行业的实施状况为基础,从建立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同机制,以及构建外部审计与银行监管的协作框架两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公允价值审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控机制,旨在更好地发挥外部审计的功能作用,加强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控,促进金融稳定,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后军 陈简豪
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引起银行杠杆顺周期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又是与银行自身,乃至于宏观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杠杆存在显著的顺周期行为,而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不会放大这种顺周期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得到,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会降低公允价值对银行杠杆顺周期行为的影响,同时银行资产中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比例的提高也会改变两者的关系。总体来说,公允价值并不是引起银行杠杆顺周期行为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其运用程度的提高,这种关系会发生变化,银行及其监管部门对此需要谨慎对待。
关键词:
银行杠杆 顺周期 公允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著伟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建立了完整的确认和计量体系。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入手,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有效地确认公允价值来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平
银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与银行审慎性监管存在根本性冲突,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文章具体分析了银行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对资本充足性监管和监管风险评级的不利影响,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采用削弱了审慎性银行监管的有效性。这一研究结论事实上为最近两年有关"公允价值会计核算与金融危机挂钩"的业界观点提供了一种解释,因为金融危机的形成一般都会找到来自于银行监管方面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